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1|回复: 0

新研究揭示语言发展的第一步

[复制链接]

5904

主题

6599

帖子

7159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59
发表于 2019-12-6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研究揭示语言发展的第一步[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LFE
原理
[color=rgba(0, 0, 0, 0.298)]Today
[color=rgba(0, 0, 0, 0.298)]

世界上近6000种语言是如何形成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科学家试图在实验中模拟新的交流系统的发展过程,得到了惊人的结果:哪怕是学龄前的儿童,也可以自发地发展出能表现自然语言的核心属性的交流系统。

人类语言的形成问题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谜。鉴于这是个可能需要用上千年的时间才形成的系统,因此讨论失聪人士要如何自发地创造出新的手语会是件很有趣的事。据已有的观察表明,当互相陌生的失聪人士被带到一起时,他们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想出自己的手语。与之相关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尼加拉瓜手语。

有趣的是,在这些新奇语言的发展中,儿童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却没有被记录下来,正如新研究的第一作者Manuel Bohn所描述的那样:“对于社会互动是如何变成语言一事,我们知之甚少。这就是我们的新研究的用武之地。”

最近,一系列新的研究试图完全重现这一过程。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想法,但其中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在不交谈的情况下互相交流?在用Skype进行讨论时,两名研究人员突然想到了解决方案:他们请孩子们待在两个不同的房间,让他们之间彼此建立Skype连接。在设置过程中进行短暂的熟络之后,研究人员会偷偷地关掉声音,接着他们发现孩子们找到了一种新的、超越了口语的交流方式。

孩子们的任务是在一个协调博弈游戏中对有着不同主题的图像进行描述。对于具体的东西,比如锤子或叉子,孩子们可以很快就能通过模仿相应的动作(比如吃东西)找到解决办法。但研究人员不断用新的、更抽象的图片来挑战孩子们传达信息的能力。例如,他们用一张白纸作图片,所要表达的是“空无一物”的意思,“无”是很难通过模仿来描绘的。尽管如此,两个孩子还是完成了这项任务的:

一开始,传达信息的孩子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手势,但她的搭档让她明白,对方并不知道这些手势是什么意思。突然,传递信息的孩子将她的T恤拉到一边,指着她彩色T恤上的一个白点。这时二人之间有了真正的突破——白色!就像白纸一样!后来,当角色互换时,原本接收信息的孩子的T恤上并没有白点,但她还是用了同样的方法:她把T恤拉到一边,然后指着它。对方立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实验中的孩子会使用相同的手势——即符号,来表示同样的事物,这种规约映射正是自然语言的核心。| 图片来源:Manuel Bohn

在很短的时间内,两个孩子就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建立了一个符号。在研究过程中,孩子们要描绘的图像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复杂性也反映在了孩子们的手势上。例如,为了传递两只动物之间的互动的信息,孩子们为不同的角色和行为设计了不同的动作,并把它们结合起来,这就类似于创造了一种小型的局部语法。

所以语言是如何产生的?依目前的研究来看,以下步骤似乎是合理的:首先,人们通过与事物相似的符号为行为和事物创建参照。这样做的前提是在互动的同伴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经验基础。同伴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模仿来协调,从而他们可以对同样的事情使用相同的符号。如此一来,这些符号获得了人际意义,并最终获得了规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号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抽象,单个符号的意义也变得更加具体。当需要交流更复杂的信息时,语法结构就逐渐被开始出现。然而,在当前研究中最令人惊诧的是,这些过程可以在可控的环境下、在30分钟内被观察到。

这些研究表明,交流不能仅用语言来表达。当无法使用传统的口头语言表达时,人们就会寻找其他途径来传递信息。这种现象构成了新语言发展的基础。新的研究描述了发展一门新的语言的最初几步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而基于这些发现又衍生出更多新的问题,Bohn说:“观察新发明的交流系统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是非常有趣的,例如当它们被传递给新‘一代’的用户时。有证据表明,语言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系统化。”

参考来源:https://www.mpg.de/14206191/how-does-language-emerge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3-28 13:45 , Processed in 1.0925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