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与Eagle先生进行讨论!
《弧的原理》一书初稿于八十年代,正式出版时鉴于其特定历史的纪念意义,未作很大修缮。虽逻辑明晰但文字奥涩,也缺如了“能与能量”一章,望见谅。
Eagle先生的问题,核心疑惑是关于弧理论的认识论原理,也就是说弧理论的建立依据。下面简要地分几个层面商讨。
一、传统认识论原理:
笼统地讲,唯心性和唯物性。它们分别强调了理性感知作用的心源性和物源性。二元论者则是强调了两者的共源性。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理性载体的自然原生态之一的人类,其本体的天然属性可能因此被“割裂”了。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在自然层面上是否是同源的?或者说,其中的某些方面是超然的?如果回答不了一根本问题,则争论无可终止。
总结性的看,就是物性或非物性的问题。假如物性并非是宇宙真实的最底层面纱的话,那么,物质世界所呈现的相对性就上升为其必然的普适性基础的核心原理。
二、当代比较流行的认识论原理:
譬如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提倡从直接直观和先验本质中提取知识,强调“先验的经验”和“纯粹逻辑”。
现象学暗含了一种认识原则:意识背后的“潜规则性”。换言之,就是意识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支配意识活动的那些潜规则的了解。进一步的暗示,就是那些潜规则总是与意识之外相互关联着的。“可意识的结果“总是本能性地忽略那些”超验及纯粹逻辑“的存在,而忽略的这些可能正是理性通向真实的本性基础。
现象学本质上是上述传统认识原理的发展和继续,其基本认识意义,或许还可以理解成把规范着传统认识方式的“狭义”相对性原则之立论基础从精神中”移出“的一种方法性提示。或者说,它暗含了主、客观两者所共享的某种“广义”相对性原则。
三、弧的认识原理:
首先,弧来源于一个根本性疑问:物质是自然存在的基本形式吗?
其次,弧对这个基本提问进行了解答。
事实上,弧在寻找与相对性相适配的那个天然自在的本征态方式。“弧”就是那个自在本征态方式的抽象表述。
弧学说的认识论前提很单一:即能的唯一性。能是自然自在体系实在性的基础,弧进一步否认了物质第一性的认识假设。
弧学说用弧形式来描述能的这种唯一性,1/4圆周作为弧形式的基本范式。弧的径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同一性,弧的弦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统一性。参见下图:
实际上,《弧的原理》就讲了两句话:一是非时空性的相对原理及其逻辑,二是这个相对原理的标准形式学体系,或说弧几何的标化体系。简要解述如下。
所谓的非时空性相对原理,主要指的是自然能自身的原始相对性。弧形式的径、弦关系表征了这种原始性相对。这也是弧认识论的起始点。弧形式的唯一性,即纯能的唯一性,在逻辑上是不可认知的。但如果通过弧径和弧弦的相对关系,则可以完整而有效地表征纯能在形式学上的这种原始唯一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径和弦本身并非是实在的能,相对于绝对弧而言,两者都只有纯粹的形式学意义。只有弧本身才具备实在性意义。
弧形式本身是无量纲的,无长短、大小、粗细、质地之分。但如果一定要量化它,可以通过对径和弦的分别赋义方式来来解决,由此可知,弧径和弧弦互为根号2的倒数。再进一步推广,径也可以赋义为:数、时间、绝对、同一等;弦对应的就是量、空间、相对、统一等。需要注意的是,描述绝对弧相对性的径和弦之间是非对称性质的,或说是原始破缺的。形式学上,弧规范着径,径规范则弦。换句话说,弧同一性的形式表述是径,弧统一性的形式表述是弦。弧的原始相对性在其认识意义上就是自然自在世界的同一性与统一性的相对形式关系律。沿着径和弦的各自赋义走下去,将会导生出关于自然能在的两种认识论体系。弧理论认为。自然同一性优先于其统一性,或说自然同一是认识第一性的。弧径和弧弦的相对形式,就构成了弧的原始相对性,也是弧哲学的认识论根基。
再来看看原始相对性的进一步演化。
这里指的是绝对弧之间的形式学演化。弧与弧之间有多种相对关系,弧学取半圆为标准相对关系,其他的为非标化关系。这里只讨论标化弧。
上图表示两个绝对弧之间的标化形式学关系,也可以用2的一次方进行表述。图中的弧径等于1/2弧弦。此时的弧弦反映了其所包含的两个绝对弧(或两个弧径)。2的一次方,表征着相对之相对,是弧线。以此类推,2的二次方是弧面,2的三次方时,就形成了一个三维体,也到达了弧形式学的最高相对层级。所以说,弧原理相对性的最高形式层级不能过3。啰嗦一点地讲,就是原始相对、相对之相对、相对之相对的相对,以及相对之相对的相对之相对。
弧理论由弧几何原理认为:自然能在世界分四个天然层面:纯能、能场、能波、能子;分别对应于绝对弧、弧线、弧面、弧子,其中,纯能是非全对称的,其余三者是全对称的。参见如下对照表格。
上述表格中的弧几何体系不包含有物质形式。物质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呢?物质形式是弧几何的一种非对称性构造。如图所示。
物质形式源于弧线(面)的非对称性,该结构在弧几何中称之为类弧子,其中连接两者的弧形态称之为弧旋线。弧哲学中,定义大弧线(面)为光态;小弧线(面)为磁态;关联两者的中间过渡态为电态。光、电、磁取义于物理学,但非同义词。
如果电态表征着一起物质形态的基本存在形式的话,那么,此刻我们就终见“人影”了。看样子人类是被圈在了能的非对称之中的。人若“不动”,必定天地“动”。也就是说,把弧旋线“拉直”了,作为世界的中心望四处查看的话,这个世界一定是旋动不息的。这完全符合当代科学的观测结果和普遍认知。诸如“能量不灭”、“自然世界没有直线运动”等等。但如果认为物质及人类都是旋动的化,那么在类弧子场结构中,就必定存在某个速度极限。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前提假设之一的“光速不变性原理”。这也意味着相对于物质运动而言的能在本底是相对静止的,符合于当今流行的主流哲学观念: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弧认识论首先摒弃了物质第一性的传统认识观念,包括被物质性所规范和制约的理性第一的认识原则。从宇宙存在的基本根由开始——能在假设,通过创立弧几何学体系而逐层回归推理到物质和理性层面。直白地讲,就是弧理论把人类本能的、传统的“逆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改变成了一种反本能的、新颖的“顺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
弧理论以能在唯一性假设为前提,从单一的弧形式,完全依据弧形式学的自在逻辑规定,反演出人类理性世界中的那个熟悉的日常宇宙。它“排除”了理性在推理过程中的“判定权”,明确指出理性反映真实时的内秉性缺陷。所谓的主观与客观在某种自然意义上是等价的,两者间也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对关系。之所以主观理性具备反映客观真实的可能性,不是因为理性的超然能力,而是因为它们都共享着同一个统一化的存在基础——电态,换言之,就是非对称性关系的形式载体——弧旋线。作为一切物质、生命体、人类及其理性的天然基础的电态,上承光辉,下着磁浮,通过弧旋得以自身呈现。
(鉴于时间关系,以上草成内容,难免语义不详之处,权作Eagle先生参考之用吧。有关弧哲学、弧几何学的更多介绍,请参见本论坛其他专题资料。谢谢参与和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