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363|回复: 179

Mr Eagles: 读《弧的原理》的疑惑与发问(2)

  [复制链接]

5

主题

140

帖子

140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0
发表于 2017-4-1 0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弧的原理》的疑惑与发问
By Mr Eagles


以下是我读《弧的原理》原著产生的疑惑,在这里向作者请教,若发问浅显或有重复,
这里一并请作者包涵,请作者不吝赐教,不再赘述

第一章  弧及其自然属性
第二段
“认识是相对的,由认识主体(人类)与认识客体(自然)构成认识的相对双方。认识源于形式,形式反映(反映:即对立的统一态。下同)内在。认识是内在形式的反映,内在是形式的规定,形式是认识反映的规定。一切自然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弧,必定是自然存在真是内在的形式反映或说人类感知的对立同一态”

以下是读者(本人)对此段话概念的理解,请作者指正,以期符合弧认知:

1.认识是相对的:这里强调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两者必须同时存在的二元性。


2.认识源于形式:形式是否指人类(主体)对客体(自然)的感性认知,通俗的讲是否是
眼睛所看到的的图形。认识是否指人类(主体)的理性抽象。


3.形式反映内在(反映:即对立的统一态。):
A.形式:人的感性认知形式。
B.内在:客体本身
C.态:形态
D.对立:这里对立是否与1中“相对”同义,即同时存在的二元的。
E.统一:说两者是统一的即二者在某一层面是一的,通俗的讲在某种角度是一回事。


4.认识是内在形式的反映:
人类(主体)的理性抽象 与 人类(主体)对客体本身的感性认知形式 互为对立统一,即主体理性抽象与主体对客体的感性认知形式在某一层面是一的。



5.形式是认识反映的规定:
这里“认识反映”如何理解?
这里认识反映应理解为“认识的反映”,还是“认识反映”等同于“认识”?


6.“一切自然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弧,必定是自然存在真实内在的形式反映或说人类感知的对立同一态”:
同5:这里形式反映应理解为“形式的反映”,还是“形式反映”等同于“形式”?
自然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弧:这里的形式是否也是指人的感性认知形式?还是主体的理性抽象的形式属性
整句是否可翻译为:人的感性认知形式——弧必定是人(主体)对客体(自然内在)的感性认知形式的对立同一态,
这里产生困惑:感性认知形式是感性认知形式的对立同一态,两者本应同一
还是应当翻译为:主体的理性抽象的形式属性——弧必定是人(主体)对客体(自然内在)的感性认知形式的对立同一态。
如果是后者,同一如何理解,一个是感性认知形式,一个是理性抽象的形式属性,二者如何必定同一?

因这段话反复阅读,并联系上下文,头脑中产生多种理解排列组合,导致无法往下阅读,
因此这里需要与弧达成一致,才能深入。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7-4-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与Eagle先生进行讨论!

《弧的原理》一书初稿于八十年代,正式出版时鉴于其特定历史的纪念意义,未作很大修缮。虽逻辑明晰但文字奥涩,也缺如了“能与能量”一章,望见谅。


Eagle先生的问题,核心疑惑是关于弧理论的认识论原理,也就是说弧理论的建立依据。下面简要地分几个层面商讨。

一、传统认识论原理
笼统地讲,唯心性和唯物性。它们分别强调了理性感知作用的心源性和物源性。二元论者则是强调了两者的共源性。

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理性载体的自然原生态之一的人类,其本体的天然属性可能因此被“割裂”了。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在自然层面上是否是同源的?或者说,其中的某些方面是超然的?如果回答不了一根本问题,则争论无可终止。

总结性的看,就是物性或非物性的问题。假如物性并非是宇宙真实的最底层面纱的话,那么,物质世界所呈现的相对性就上升为其必然的普适性基础的核心原理。

二、当代比较流行的认识论原理:
譬如以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Phenomenology)。提倡从直接直观和先验本质中提取知识,强调“先验的经验”和“纯粹逻辑”。

现象学暗含了一种认识原则:意识背后的“潜规则性”。换言之,就是意识结果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支配意识活动的那些潜规则的了解。进一步的暗示,就是那些潜规则总是与意识之外相互关联着的。“可意识的结果“总是本能性地忽略那些”超验及纯粹逻辑“的存在,而忽略的这些可能正是理性通向真实的本性基础。

现象学本质上是上述传统认识原理的发展和继续,其基本认识意义,或许还可以理解成把规范着传统认识方式的“狭义”相对性原则之立论基础从精神中”移出“的一种方法性提示。或者说,它暗含了主、客观两者所共享的某种“广义”相对性原则。

三、弧的认识原理:
首先,弧来源于一个根本性疑问:物质是自然存在的基本形式吗?
其次,弧对这个基本提问进行了解答。
事实上,弧在寻找与相对性相适配的那个天然自在的本征态方式。“弧”就是那个自在本征态方式的抽象表述。

弧学说的认识论前提很单一:即能的唯一性。能是自然自在体系实在性的基础,弧进一步否认了物质第一性的认识假设。

弧学说用弧形式来描述能的这种唯一性,1/4圆周作为弧形式的基本范式。弧的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同一性,弧的表征着自然实在的自我统一性。参见下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实际上,《弧的原理》就讲了两句话:一是非时空性的相对原理及其逻辑,二是这个相对原理的标准形式学体系,或说弧几何的标化体系。简要解述如下。

所谓的非时空性相对原理,主要指的是自然自身的原始相对性。弧形式的径、弦关系表征了这种原始性相对。这也是弧认识论的起始点。弧形式的唯一性,即纯能的唯一性,在逻辑上是不可认知的。但如果通过弧径和弧弦的相对关系,则可以完整而有效地表征纯能在形式学上的这种原始唯一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径和弦本身并非是实在的能,相对于绝对弧而言,两者都只有纯粹的形式学意义。只有弧本身才具备实在性意义。

弧形式本身是无量纲的,无长短、大小、粗细、质地之分。但如果一定要量化它,可以通过对径和弦的分别赋义方式来来解决,由此可知,弧径和弧弦互为根号2的倒数。再进一步推广,径也可以赋义为:数、时间、绝对、同一等;弦对应的就是量、空间、相对、统一等。需要注意的是,描述绝对弧相对性的径和弦之间是非对称性质的,或说是原始破缺的。形式学上,弧规范着径,径规范则弦。换句话说,弧同一性的形式表述是径,弧统一性的形式表述是弦。弧的原始相对性在其认识意义上就是自然自在世界的同一性与统一性的相对形式关系律。沿着径和弦的各自赋义走下去,将会导生出关于自然能在的两种认识论体系。弧理论认为。自然同一性优先于其统一性,或说自然同一是认识第一性的。弧径和弧弦的相对形式,就构成了弧的原始相对性,也是弧哲学的认识论根基。

再来看看原始相对性的进一步演化。

这里指的是绝对弧之间的形式学演化。弧与弧之间有多种相对关系,弧学取半圆为标准相对关系,其他的为非标化关系。这里只讨论标化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表示两个绝对弧之间的标化形式学关系,也可以用2的一次方进行表述。图中的弧径等于1/2弧弦。此时的弧弦反映了其所包含的两个绝对弧(或两个弧径)。2的一次方,表征着相对之相对,是弧线。以此类推,2的二次方是弧面,2的三次方时,就形成了一个三维体,也到达了弧形式学的最高相对层级。所以说,弧原理相对性的最高形式层级不能过3。啰嗦一点地讲,就是原始相对、相对之相对、相对之相对的相对,以及相对之相对的相对之相对。

弧理论由弧几何原理认为:自然能在世界分四个天然层面:纯能、能场、能波、能子;分别对应于绝对弧、弧线、弧面、弧子,其中,纯能是非全对称的,其余三者是全对称的。参见如下对照表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述表格中的弧几何体系不包含有物质形式。物质形式是如何产生的呢?物质形式是弧几何的一种非对称性构造。如图所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物质形式源于弧线(面)的非对称性,该结构在弧几何中称之为类弧子,其中连接两者的弧形态称之为弧旋线。弧哲学中,定义大弧线(面)为光态;小弧线(面)为磁态;关联两者的中间过渡态为电态。光、电、磁取义于物理学,但非同义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电态表征着一起物质形态的基本存在形式的话,那么,此刻我们就终见“人影”了。看样子人类是被圈在了能的非对称之中的。人若“不动”,必定天地“动”。也就是说,把弧旋线“拉直”了,作为世界的中心望四处查看的话,这个世界一定是旋动不息的。这完全符合当代科学的观测结果和普遍认知。诸如“能量不灭”、“自然世界没有直线运动”等等。但如果认为物质及人类都是旋动的化,那么在类弧子场结构中,就必定存在某个速度极限。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前提假设之一的“光速不变性原理”。这也意味着相对于物质运动而言的能在本底是相对静止的,符合于当今流行的主流哲学观念: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弧认识论首先摒弃了物质第一性的传统认识观念,包括被物质性所规范和制约的理性第一的认识原则。从宇宙存在的基本根由开始——能在假设,通过创立弧几何学体系而逐层回归推理到物质和理性层面。直白地讲,就是弧理论把人类本能的、传统的“逆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改变成了一种反本能的、新颖的“顺向”看世界的方式方法。

弧理论以能在唯一性假设为前提,从单一的弧形式,完全依据弧形式学的自在逻辑规定,反演出人类理性世界中的那个熟悉的日常宇宙。它“排除”了理性在推理过程中的“判定权”,明确指出理性反映真实时的内秉性缺陷。所谓的主观与客观在某种自然意义上是等价的,两者间也是一种非对称性相对关系。之所以主观理性具备反映客观真实的可能性,不是因为理性的超然能力,而是因为它们都共享着同一个统一化的存在基础——电态,换言之,就是非对称性关系的形式载体——弧旋线。作为一切物质、生命体、人类及其理性的天然基础的电态,上承光辉,下着磁浮,通过弧旋得以自身呈现。



(鉴于时间关系,以上草成内容,难免语义不详之处,权作Eagle先生参考之用吧。有关弧哲学、弧几何学的更多介绍,请参见本论坛其他专题资料。谢谢参与和分享!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7-4-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Mr. Eagle,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弧几何与非欧几何不同。主要区别点:

1、前提假设不同。
2、非欧几何是基于欧氏几何的发展,而弧几何则是完全创新性几何。
3、两者的哲学基础不同。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140

帖子

140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7-4-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三,弧的认识原理"有如下疑问

我参考了《从物质时空观到弧理论的思考》一帖中的基础概念,截取内容如下:

“”介绍弧说之前,有必要先理清几个基础概念,如下:
1、态:天然的原在性状。
1、自然元态:能。天然条件下的绝对、唯一、全同、原在、静止、实在。
2、能:能的自在同一态,或说纯能。其基态是光和磁。不可交互或说不可见。
3、能量:能的自在统一态,或说寻常物理能。其基态是电。可交互或说可见。”

基于以上定义,
我做如下理解:
(1).“自然元态:能”
这里我理解为:能是自然的元的天然原在性状
(2).“能:能的自在同一态”
基于我理解的(1):“”天然原在性状”是“天然原在性状”自身同一的“天然原在性状”,也好理解
(3)"能量:能的自在统一态"
字面解读:"能量"是“能"(天然原在性状)自身的统一的"天然的原在性状"
通常使用的"统一"义为:多个事务在某一角度的一致性或整合,通俗如"打球,跑步"统一与"做运动"。
这里"能量"是"能的自在统一态"
我产生如下疑问:
能自身如何统一?
因前述“能:能的自在同一态,或说纯能。其基态是光和磁。"
是否可理解为:
能有光磁两个基态,两基态的衍生成为可见时统一于能量?

因此概念与后文中弧几何中的自我统一性相对应,该如何理解,希望作者以予解答(^_^)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7-4-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两点,供参考。

一、就“统一”一词的广义而言,与哲学术语中的“统一”一致。
二、这里重点谈一下狭义的“统一”。

所谓狭义,主要是特指弧理论叙述及描绘过程中的特定意义。简单地讲,就是“弧合”的弧哲学意义。

所谓弧合,就是弧自身的相对态。既然弧几何中规定了弧形式是绝对的、唯一的,那么就不可能有“第二个”弧形式与其对应。

相对于绝对弧,它是自然本在态的形式描述,也就是说无物其外。因此,物理人体及其精神在逻辑上也必定被包含其中。一切处于其“里内”的认知主体,完全没有可能脱离出来在其“外面”观察它。认知所可以感受到的是它的一致性和对称性,这也是人类关于自然存在的基本经验体会。如果一定要在其内的“现在”进行某些观测的话,可以有三种基本情形:

1、沿径的圆心矢向:表征着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则表现在弧几何中就是反弧(弧弓的凸面),对应的哲学问题是”哪儿来?“。表现为我们眼中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凸面”的弧形式。
2、沿径的反圆心矢向:表征着弧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表现在弧几何中就是顺弧(弧弓的凹面),对应的哲学问题是”哪儿去?“。表现为我们眼中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凹面”的弧形式。
3、沿着弦朝两端看的话,就是构成弧自身实在性的极限态。对应的哲学问题是”啥东西?“。表现为我们眼中看到的万事万物都是“波状”的弧形式。


相对于弧合,分两大类:
1、绝对弧合:各向全同的纯粹能,是光态或磁态。其一维是能场,二维是能波,三维是能子。这里面没人,也是不可知的。
2、相对弧合:是各向非全同的纯粹能,是电态。其一维是重力场,二维是螺旋波,三维是能量子(即物质)。这里边就有人了,我们最多习见的也正是这种能量子(物质)存在态。


由此可知,我们人类以及宇宙万物只不过是各种能隙(能场的非对称弧合态)“夹缝”中的一过性的能量子存在状态。我们及我们的宇宙源自于同一的能的非对称性,早晚也要回归到能的全同里去的。也因此,我们有了“哪儿来?”,“哪儿去?”,“啥东西?”的感受。


(草复见谅,希望对Mr Eagle研弧有所助力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7-4-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两句:

“立身”于物相中的认知主体,其关于自然自在的基本涉及层面,必定是“波”层面。然而,波必须由“场”来规范,因而传统及现代科学也不得不涉及到“场”层面,但“波”遮掩了更为基本的“场”,“场”在认知习惯中更多地表现为某种无可视见的抽象场,并非有具体对应(物)的自然实在场。现代科学理论中的场多是作为对"波“、”粒“起规范约束作用的理论场。

弧哲学的方法论是弧几何。弧几何中体系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类弧(类弧子结构)。类弧构造是一切物质形态存在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性的弧几何构型。彻底了解和建立类弧结构,弄清楚其与寻找物质形态之间的混淆,对于解脱习惯认知(或说本能惯性)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人类天然理性缺陷自我设置的"陷阱”,弧只是一个摆脱本能缺陷的方式之一。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0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6
发表于 2017-4-8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Arcman先生别来无恙。今天很高兴看到eagles先生的发帖,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弧学理论,我也借这个机会把自己对弧理论的思考和疑问谈一谈。


      首先概括一下我对的弧理论的浅显认识,1.人类的认知存在天然的边界 2.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能及能量才是。能交换生成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日常所说的宇宙),我们的身体及精神俱是能交换的产物。3.由弧的几何推导出自然能在和宇宙的关系。


    1.        人类认知存在天然的边界
     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几种基本的方法,一类感知抽象,即“经验+直觉”,这是早期人类用的方法,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常用这种方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在多次经验之后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然后再到新的经验中去验证这个道理。过去的儒家、佛教、墨家、道家都是用这种方法的。另外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是西方的理性逻辑。西方人科学的源头是希腊,起源是形式逻辑学方法。形式逻辑学方法最简单的代表是理科学,它把复杂事物简化为几个定理、几个公式,然后又用这些定理和公式推理出整个系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发现只用形式逻辑学方法认识事物是不全面的,还应加上实验,这一结论诞生了现代自然科学。因此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古希腊时期的形式逻辑,另外一个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培根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通俗而言就是说以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事物。
    我们永远不能看到世界的本源真实样子,仅仅是通过看、听、触等感官,把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经由电信号传输到人的大脑中。人是通过感知、理性、实践来认识世界的,这这些认知从头到尾脱离不开人性的。得出人类对自然存在的认知有个边界,这从逻辑上是可以说的通的。

    2.        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能及能量才是。能交换生成我们所在的物质世界(日常所说的宇宙),我们的身体及精神俱是能交换的产物。
目前最主流的科学看法任务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无论是相对论、量子论,以及后面发展的弦论、M理论,超弦理论都在循着这个思路走,然而这些理论都无法解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相对论认知了光速在任何参照系不变的现象,但却不能说明光速的这一现象及形成原因,量子论不能解释能量子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弧理论提出了能及能量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从东方的哲学传统和思想来看,与周易的阴阳学说、老子的“道”、佛学的“梵”有一脉相承的地方。所以谈到物质(精神)不是世界的本源,能及能量才是,我并不感到惊讶。


   3.由弧的几何推导出自然能在和宇宙的关系。

   Arcman先生在《弧的原理》及相关资料有详细的论述,由于弧理论的思想变革性,有很多地方还是未能领悟,提的问题也可能比较粗鄙,还盼赐教和原谅
   
1)先生在《弧说——关于物质存在与宇宙本性》(书稿)中提到用圆圈作为人对自然的认知范围的等同性的表征形式。书稿中提到把圆作为等同性的表征形式。圆的最高维度是三维,即圆球。把圆拆分成两个相互垂交的圆面。一个二维的圆面,进一步拆分成两个半圆的圆环。一个一维的半圆圆环,还可以再次拆分成两个四分之一圆环。最后定义四分之一的圆环为“弧”为等同性的最简表征形式。


     这里就提出疑问,为什么把圆拆分为半圆,进而拆分为四分之一圆弧,而说四分之一圆弧为等同性的最简表征形式,是人为定义的概念吗,为什么不是整个圆或者八分之一圆?为什么弧的数和量能反映自然自在世界的同一性与统一性的相对形式关系律,这也是认为人为赋义的?
  
2)弧的天然对应物是自然能,具象化的说法就是光、电、磁。光和磁是能的绝对存在方式,电是能的相对存在方式。在类弧子构造中,定义大弧线(面)为光态;小弧线(面)为磁态;关联两者的中间过渡态为电态。


   不同径的弧代表的含义,为什么自然能会有大弧和小弧之分,不同能级差的弧为什么会交互而生成电态,其交互终结的条件是什么,是弧的径达到同一的状态吗?

3)弧与弧之间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弧旋方式。类弧子中的两个相互弧合垂交的弧也只能通过”扭转“才可以实现相互同化。这种扭转不是任意的,只能发生在相应弧面构成的弧子表面(球面)上。把这一扭转过程的轨迹,连接成线,就是弧旋线。


     类弧子结构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还是随能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个结构。为什么弧与弧之间的转化是以弧旋的方式,0度弧旋线、0-90度弧旋线、90-180度弧旋线又是在表征什么?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7-4-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遇Jupiter先生,很开心!
仙家品茶,闻香知树。毕竟是高手啊!


今与先生着重探讨问题一:“为何必弧而非它外?“

但凡人知之端皆“人为”是也,要紧的是此“人为”是否彼“天为”,或近乎天地“自为”。统而盖之,自古习得,像理二法。一曰还原解析,二曰归纳推理。与先生按形象方式逻辑地展开讨论吧,分述有二:

一、还原式:
凡此种种西学,科学方式是其经典代表。其哲家精要二基:“在乎?“和”点乎?“。有”点“则”在“,无“点”则非。
“点“为万事万物之归纳抽象,其术源自欧氏。科学据其“点”要而渐繁,衍今成军。相继万般,拓展细化,穷其志以求“点”简。
沿承对”点“之还原解析,大至宏观寰宇,小至微观波粒。大“点”不知当今寰宇”几何?“”几个?“,小“点”而不明”在“或”不在“。其至宗者也必定困扰于其“点”悖。究其因,当是“在“与”点“的二元化初谬所致。且看:

1、说“在”,者必“在”其外;者于其内,则无其所指之原“在”,乃另“在”。是曰:“在”不自论。有云:客体。
2、“在”与“非在”像于者;无者,则“在”否无可其谓。是曰:“在”乎于者,非孤自“在”。有云:主体。
3、故云:“点”说之初,以置者于其外而立。此“点“乃”点“之外在像,并非者于其中的共生像。是曰:”点“之二元性。有云:“我思故我在“。

可鉴,“点“有其限,者无其度。若宏大组合,点点相连,“点“外有者,客无其界,者无足驻之地。若微渺拆分,纷像聚拢,”点“化为波,者无”点“依,遂失物性,尴尬于波粒混沌之境。故曰:”点“术已尽其用,需合二为一不可。

二、归纳式:
盖观众象,取其大成,反演归真,是用求同之术。
若取”点“作物,因原初二分,主客相对,虽实证左辅,仍难合一。且看:

1、主客皆物,物物相对,物之极穷,主客合一,理不自通,非谬即悖。是曰:主性从客(物)。有云:相对论。
2、物非自生,无能无物。是曰:物非宗源,唯能是也。有云:量子论。
3、可知,“点“之归纳,实非元真。有云:弧说。

可鉴,主客二元相对并非“点“本。主客合一,是以物同。观者入物,一统时空。时空二元,乃为物本。物源于能,能孤在。非能自合而不可。能不合,者不在,不可知。能合物生,有者,观像唯弧。

便于直观解析,画了个图,供参考。

ball-1.png



(时间关系,下次接着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7-4-9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弧不否认传统哲学及科学观的正确性,弧批判的是其局限性,并试图解析其局限成因。

在弧看来,传统哲、科不过是人类天然本性的生物学必然,它们所表现出的理性功能及作用,始终被人类天然本能所内秉的自在逻辑而框定,它们从未引导人类理性跨越出其本能的底线。由于物质形态并非自然宇宙的本元性基态,它是次元性的。因此,固守传统,就是固守本能,就是拒绝对人类本性有限性的批判,就是坚持人类中心论的继续。众所周知,惯性维系着物理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人类本能也是根深蒂固的天然惯性方式之一,不同的是,它不是发生在理性视界中的外系统,而是发生在关于世界性状描述的理性判定系统的视界自身!

理性始于经验像,性同则识,性异则惘。“像”之定义,宛若物理学中任意运动系统的初始态,决定了该系统的未来全部,可谓“一锤定音”。传统哲学及科学,以物质形态作为自然存在的基本形式,无形中,皈依了本能驱动,而忽略了其自身作为物质形态的天然次元性性质。哲学及科学说到底就是像理,就是对初始经验像的理性处理方式和方法。因由这些方式方法皆源于本能驱动,因此其有效性的极限范畴,也不可能超越出物质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理性有着内秉性的缺陷。不能认识并有效的克服这些缺陷对理性的影响,人类的理性之光就不能得以进一步的放散,进而更进一步地贴近自然真实。弧说的提出,即基于此。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发表于 2017-4-10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关于为何‘必弧而非它’的帖子,条理清晰、酣畅淋漓,如醍醐灌顶!极其简明而又透彻的演绎了弧论的认识论意义及其与它论的区别。

先生的小图十分有趣,就人与自然的关系,令人遐想。
比如球內的人会想到柏拉图的洞穴说和现代物理学的宇宙膨胀说以及各项同性说。而置身球外,确切地说,这个时候我是很难设想的!虽然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说,可是谁又曾见到过‘世外高人’?这里,还请老兄就图详解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10-7 09:34 , Processed in 0.6417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