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学是建立在自然本底基础之上的认知体系吗?(3)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科学是建立在自然本底基础之上的认知体系吗?(3)

如果时空是非自然性质的, 那么科学将归属于人类的意识创造,意味着它将服从于人类的天然本性,而非是真理的化身。
在其根本性上,将不具备反映真实自然全貌的可能性。其功效将被人性所框定,其实用范畴无过于人与自然两者间的关联关系。科学由此也仅仅适用于知然,而不是知所以然。这种知然的解析方式,发展到人、物同源的临界状态时,必定出现科学体系在逻辑上的诸多悖论。悖论的出现,并非自然系统出了问题,而是科学系统出了问题。如果悖论出自非基础性层面,科学体系可以通过修正的方式实现新的自洽。一旦逼近或涉及到人和物之间的同源基础之时,这种修正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近代科学关于时间和空间性质的修正主要体现在广义相对论。具体方式是通过把时间和空间合并,即时空化而完善理论上的缺陷。但这种方式是反日常体验的,把科学进一步地推送到了远离人类本能能动性的位置,科学也因之而被进一步的神化。

很显然,广义相对论非常实用,但并未完善。这种非完善性,不是因为科学进步的阶段性原因所导致的,而是因为涉及到了科学建立之初的原始基础。为了处理重力困惑,不得已的把时间和空间进行了“变性”处理,使之失去其平直性、广延性,变成了质量的“伴舞”。借此方式,绕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然属性以及在科学系统中的定位等本质性问题。

现代宇宙学的大爆炸学说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这个学说试图说明宇宙起源,也即时间和空间的起源。无论该理论的后继发展其结果如何,究其前提而言,那个无限致密的、时间和空间全然不存在的、极小的宇宙之弹,且不管它有多么的违背平常经验,至少说也是一种把科学所面临的自身基础问题从科学体系的局内推到“局外”的权且之计。这个学说实际上也没有回答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自然性质这一核心质问。

科学首先是人类的,其次才是自然的。没有生命存在的宇宙,也无从谈起人类科学以及科学说反映出的自然意义。人的天然本性也是其所创生的科学的基本属性。人类是物质的,人类存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而存在,因此科学在本底基础层面,也无能于时间和空间之外。作为物质性的人类,存在于宇宙之中而非其外,宇宙整体的时间和空间也必定包含了人类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在宇宙整体作为物质存在的前提背景之下,任意两个事物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都必定被“添加”了一个参照时间和空间系。换句话说,传统习惯中,人类对事物进行观察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运动关系,就不得不通过某个”额外“第三方作为参照。

打个比方而言,传统的认识方式好比是三个旋动球之间的运动关系模式,需要“立足”于三个球的任意一个作为观察基础,才能说明其他方的运动状态,姑且称之为“三球模式”。爱因斯坦相对论改变了这种传统的三球模式,他直接取消了作为共同参照方的第三个球,在特别定义了任意一个球都有一个共同恪守的最大速度之后,建立起了新的“两球模式”。如果说三球模式是九个空间维度,三个时间维度,合并约化后是六个空间维加一个时间维,总计七个维度的话,那么,两球模式就是总计五个维度。所谓七维度,就是在三球模式中,三球各自的两个空间维度 = 6 + 1(并入到参照系时间维度里的另外两球的两个运动矢向维,共享时间维)=7。而五维度,就是在两球模式中,两个球的各自空间二维 = 4 + 1(并入到共守最大速度下的时间维度里的另外两球的两个运动矢向维 ,共享时间维)=5。这的确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两球模式的最直接认识效应,是把“自以为”静止的观察方彻底扯进了旋动系统,使其抛弃了习惯中那个一直作为参照的“系外”的时间和空间系。变三球模式中的三个均可作为参考的时间维刻度方式,简化为了最大速度条件下的一个时间维的刻度方式。简单地讲,就是传统的三球模式中的观测系统中时间刻度是相对可变的,依据于系内所有的运动物体谁被选择作为共享参照刻度而定;但在两球模式中,时间刻度因最大速度的引入而“固化”,系内所有的运动物体都必须以光速为共享参照。相对论时空观本质上是把事物的普遍时空相对性,“浓缩”到了光速条件,令事物间原本的自由性相对,变为强制性相对。这样的处理,虽同样普适,但有违习惯和常识。

这里要问,最大速度的引入其前提本身是自然且完备的吗?


(待续)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4 10:08 , Processed in 0.49329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