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话弧说:物质的运动性和时空性之自然基础及关系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0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话弧说:物质的运动性和时空性之自然基础及关系


物质形态是以现代科学为代表的关于宇宙认识的实在性基态。广义的物质观念中,包括了寻常物质、暗物质、反物质、电子、光子及基本粒子,甚至能量、暗能量等等多相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一切物质形态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

为了定义和描述物质的实在性及其运动性,时间和空间就上升成为了某种“必不可缺如”的物质性的存在基础。一切有关物质存在的观念背后,都隐含了时间和空间,两者构成了与物质存在密切关联的“背景化”框架。这一关联,导生出传统宇宙观的基本思维定势:没有非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物质。反过来说,就是没有物质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意义的。

概括起来,运动性和时空性是物质存在的要素。

让我们解析一下,看看传统物质观或说当代科学观所对应的自然成因及其认识意义。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运动的本性和时间、空间的本性这两个核心问题。为了方便解析,这里借用一下传统哲学中“主体”和“客体”的概念。

主体-客体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关于人类经验分析的哲学论题,产生于这样一个前提:世界由客体实体)组成,主体观察者知觉或假定客体作为实体存在。这种对经验的划分的导致了主体是怎样与客体相联系的问题。”——引自wikipedia.org

1、主体与客体实在的运动一致性:
就目前看,人是物质性的这一观念是传统宇宙观的主流观念。

既然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被时空制约的,主体也无可例外,包括其功能——精神理性及生物行为。主体的一切经验获得也都必定是运动的、时空的,而无关乎于与其关联的客体运动状态和时空性质。是时空条件下的运动把主体、客体关联在了一起。呈现这一基本关联的自然实在性,被表达成为“物质”。

换言之,无论主体、客体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主体收获的任何来自客体的作用,都必须通过时空条件下的运动效应。任何主体因其动态本征的规定,其“没办法”停下来,故此,其一切经验体会及理性效应也必定是动态化的历史沉积。由此而知:运动是主体与客体发生自然关联的关联“方式”

2、客体与主观意识的时空一致性:
主体感知到客体的存在是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条件的。抽离开时间和空间为前提的客体,或者不处于同一个时间和空间体系的客体,就“没办法”与主体发生任何方式的相互关联。换言之:时间和空间是主体与客体被自然关联在一起的关联“条件”。

3、运动和时空的关联性:
也就是“方式”与“条件”的相互关系,现代物理学中的场论讲的就是这种关系。

把“方式”解析开来,其实就是形式关系。用抽象表达形式,并通过对形式的定义来推演被抽象事物的运动特性和规律,这也是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所在。因为科学方法论来源于主体与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动态经验。

那么那么如何解析“条件”呢?其实就是对一切形式关系一致性的规制。例如,物质观把物质作为存在的基元形态,描述这一基元系统的形式关系一致性的被定义为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为描述物质的形式关系所提供的物质在运动特征上的一致性规定。换个说法:时间和空间是把运动进行“固化”的主体约定。

4、运动和时空的同源性:举例说明:就人体的物质组成而言,我们身体也是处于一种时间上动态的空间“固化”态。事实上,组成我们身体任何一个细胞及物质成分,都在连续更新着,严格地说,我们的身体在任何“此刻”都是“新”的!人体的吐故纳新在维系着主体的存在,而人体的吐故纳新,本质上是元素的吐故纳新。人体同源于物质元素,没有物质元素就没有人类。物质元素的吐故纳新是主体续存的基础。

元素如何做到其吐故纳新呢?
简单地说,元素的吐故纳新就是“吃进去”能量和“吐出来”能量的过程。形象地讲,一个元素,如果吃进去的能量和吐出来的一样多,处于平衡态,它就会一如既往,不胖不瘦、长命不“死”的呆着。如果吃进去的多,吐出来的少,就会发胖,这在物理学常见的例子就是电子轨道的跃迁现象和燃烧现象。如果吃得少,吐的多呢?就会消瘦,运动减少。物理学常见的是冷冻环境中的元素。如果饿到极致,元素没什么可吃的了,就会瘦的没了肉,仅剩下皮包骨头,皮粘贴在骨头上,失去其弹性。这在物理学上常见的例子就是超导现象。如果把一个吐故纳新给“拦腰切断”呢?那就会变成两个“不长命”的吐故纳新。这在物理学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高能粒子的对撞现象。

姑且不论元素的构成,但从上述比喻中,可以理解到电子是表达物质运动状态的自然基础。电子吃进去或吐出来的都是能量,能量进出元素,都是以电子为标准刻度来丈量的。由此看,电子就是描述运动性状的最小化能量单元,引用现代物理学中的术语,就是量子,弧学中称电态。

那么什么是元素的“食源”呢?这就是光子了。那元素吐出来的是什么呢?也是光子!也就是说元素的吐故纳新与人的单向性不同,它竟然是双向的!吃端既是进口,也可以是出口;吐端也是如此这般的两用。听起来有些恶心,但事实如此。进”和“出”这两个口,表现在元素身上就是其极化特征,弧学中分别成为光极和磁极。两类光子表现在电子身上时,电子的旋向相反。顺时针旋向(也称右旋性)时,弧学中称作磁至光的过程,简称磁光效应,包括磁生电效应、电生光效应;逆时针旋向(也称左旋性)时,称作光至磁,简称光磁效应,包括光电效应,电磁效应。无论磁光效应还是光磁效应,光和磁之间必须经过电子作为计量衡的“称重”处理,才能相互转化,电子是联络两个端口通达彼此的“桥”,且是唯一的桥!如此,电子变成了转递能量的“两性人”,决定电子究竟是两性中的哪一性的是其旋向性,而体现电子旋向特征的表观效应即其运动性。

谁又在决定着电子的运动性呢?自然是那些“进进出出”的光或磁了。也就是说,光、磁之间的能量差,就构筑起了运动的平台。电子并非是能量的化身,而是光、磁能量差的那个“差”的化身。也就是弧学中的能级或能阶差。按大小对能阶差进行排序,其结果就是所谓的能等。能阶并不直接参与运动,但决定着运动的初始条件。对运动从初始到结束的全程性能量变化状态的描述是能级。

由此看来,所谓的自然元素,不过是对“过路”能量的过称过秤。这就好比高速公路旁边的Weight Station(称重站)。公路两边的称重站都只对单向车流称重。任意能量卡车流经时,都必须以电子为基准度量单位被称一称那样。单位时间内进入称重站的卡车多,能阶就高。过秤卡车的吨位差别越大,能级就越大。最小卡车吨位与最大卡车吨位的排序结果,对应的是各自能等。吨位越小,能等越低。除此之外,这个电子秤站还有个“毛病”,卡车载重不是电子尺度的整倍数就禁止进站,必须加载或卸载,只能以刚刚好的整倍数载重才允许进入站内过秤。

为了得到净重量,还需要“去皮”,也就是消除承载着能量的卡车的自重。但卡车和货物是粘在一起的,拆不开。如何讲?譬如我们对以水分子为单位的一朵水花儿进行精细测量,水体是产生水花的基础,水花是水分子的运动状态。为了得到水花的净值,就必须禁止使用水分子,而一旦去除掉了水(卡车车皮),水花也就没了。要想搞明白水花(净重),就必须涉及它的载体(车皮)。两者纠结撕扯,难能离散。自然界有没有这样奇葩的实际事件呢?举个实例看一看吧。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19 07:28 , Processed in 0.6302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