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子的一生:877.75秒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7 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子的一生:877.75秒[color=rgba(0, 0, 0, 0.3)]

[color=rgba(0, 0, 0, 0.3)]Original [color=rgba(0, 0, 0, 0.3)]二宗主
原理 [color=rgba(0, 0, 0, 0.3)]Today
[color=rgba(0, 0, 0, 0.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子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粒子。大多数存在于自然界的中子是非放射性原子核的一部分,在那里,它们基本上可以永远存在。在宇宙物质的某些原子中,中子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甚至更长时间。

但是,自由的中子(如核裂变过程所产生的中子)是不稳定的,它们的寿命很短,只有大约15分钟的时间。因为这些自由的中子会衰变为质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衰变的中子会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一直以来,物理学家都希望能够完美地了解中子的精确寿命,这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至关重要。通过知晓中子的寿命,物理学家可以推测出是否还存在其他有待发现的基本粒子。可以说,中子寿命之谜是解答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中几个大问题的关键,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的早期状态和基本粒子的行为。

然而,物理学家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仍无法就中子寿命问题达成一致。

一直以来,物理学家们试图用两种方法来对此进行测量,一种被称为“瓶方法”;另一种被称为“束方法”。用这两种方法得出的测量结果并不一致,瓶方法得出的中子寿命是14分39秒;而束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14分48秒。这相差的约9秒的时间对于一个寿命只有15分钟长的粒子来说,是不容忽视的重大差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物理学家通常有两种方法来测量中子寿命,一种涉及到瓶子结构的容器,被称为瓶方法;另一种涉及到粒子束,被称为束方法。|图片设计:原原

现在,一项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新研究表明,一个由多个科学家团队组成的合作组利用瓶方法,对中子的寿命进行了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测量。新的结果表明,中子寿命为877.75秒(约14.629分)、不确定度为0.039%(约0.005分)。这一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精度是同类测量结果的两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实验被称为UCNτ(UCN指超冷中子,τ指中子寿命),它始于十多年前,但对于最新公布的结果则是基于2017年和2018年运行的两个实验。

从实验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面临一些艰巨的挑战,比如自由的中子很容易与原子结合,因此,研究人员必须在实验装置内创造一个非常严密的真空,以防止气体进入。此外,他们还必须大幅降低中子的速度,这样中子才能捕获并计数。

在UCNτ团队于2017年和2018年进行的两个瓶方法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不同的步骤来冷却中子,最后的关键步骤是让中子与固态的寒冷的氘相互作用,使中子失去能量,从而将中子减速到超低温度。他们将这些中子置于一个浴缸大小的真空瓶中,瓶子装置配备有约4000块磁铁,强大的磁场可以阻止中子与瓶子表面接触,从而将自由的中子困在瓶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浴缸大小的高效超冷中子探测器。|图片来源:Michael Pierce / LANL

在瓶子中,这些中子开始衰变为质子。在每轮实验中,中子会被置于瓶子中一段足够长的时间。研究人员要做的就是通过复杂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每个周期结束的时候,清点瓶中的剩余中子。接着,他们会将新的中子再次装入瓶中,重新开始这个过程。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人员通过这两个实验总共统计了4000万个中子。

为了消除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偏差,合作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由加州理工学院、印第安纳大学,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研究人员领导,以一种“”的工作方式展开研究。

每个小组都配有一个“”的时钟,这些时钟被故意调节得更慢一些,这一“错误”直到实验的最后才会被纠正。如此一来,研究人员就无法知道实际究竟经过了多长时间,也就无从知道中子的实际寿命。这使得实验更加可靠,因为它避免了研究人员为了使结果符合预期数值,而造成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差。

在实验完成并收集了所有数据后,三个小组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分析数据。令人惊喜的是,三个小组发现,虽然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却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答案,这是惊人一致的结果。最后,研究人员得出中子衰变的平均时间为877.75秒,计算精度优于百万分之四百,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结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新的结果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用瓶方法和束方法得出的结果会出现9秒左右的不一致性。这意味着这两种测量方法之间仍然存在分歧,它表明要么其中一种方法存在系统性错误,要么物理学中存在某些仍有待理解的未知事物。

但新的精确结果为解决中子寿命之谜提供了独立的评估,帮助科学家更接近一个答案。现在,UCNτ团队正在进行新的改进,以求进一步提高精度。在未来的实验规划中,物理学家们也将进一步完善束方法进行的测量,从而最终找出导致中子寿命之谜的,究竟是系统性误差还是新的物理学。

#创作团队:
编译:二宗主
#参考来源:
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how-long-does-a-neutron-liv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812-z
https://news.iu.edu/stories/2021/10/iub/13-physics-neutron-lifetime-measurement-study.html
https://www.jhuapl.edu/NewsStory/211011-scientist-zero-in-on-neutron-lifetime-using-data-from-moon
#图片来源
封面素材来源:Caltech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4-26 13:09 , Processed in 0.5130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