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Jupiter123

Jupiter:关于传统物理和弧学理论的比较认知-1

  [复制链接]

3

主题

91

帖子

91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0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3、传统物理学和弧几何都提到“基态”这个概念。传统物理中,氢原子电子正常情况下处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也就是1s轨道上,是为基态。但是受到外来能量激发(例如吸收一个光子),它就可能跃迁到较高能级去。而在在激发态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辐射光子,回到基态。    弧几何中的“基态”好像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对应于次级弧合的原始态,对于弧几何来说,类弧子有没有一个最低的能级的说法,处于其“1s轨道”是怎么描述的?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3 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Jupiter123 发表于 2018-12-19 08:09
问题1:“能交换”这个词,给人感觉是一直、流动过程的意思。且不说为什么会有能不断交换(可以用自然就是如 ...

Hi Jupiter:

大节迫近,迟复见谅!


“能交换”的本义是指自身交互作用的特定自作为模式。于纯能体系,表述这种特定自作为模式的形式学特征是弧性的,也即弧几何学。而体现这种特定自作为模式的基本交互因子是能量。这里的能量完全对等于传统物理学中的“能”和“能量”的物理概念。

能的交互作用,是一切物质存在的天然源头,也即传统经验或理性观念中的“时间”和“空间”产生唯一条件。且,能得交互作用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也必将“结伴”出现,两者不可分离而独存。

有了“时间”和“空间”,也未必出现“物质”,时间和空间仅仅是物质存在的唯一性基础。因为“能量”不等(义)于“物质”,尽管爱因斯坦提出了其质能公式,很遗憾,这是一个有缺陷的限制性理论,或者说,它描述了在该理论前提规范的特定条件之下能量状态与物质状态之间的某种关联,是一种“半跨”(能量与物质)性揭示。严格地说,爱因斯坦质能公式依旧是物质层面的理论。基本理由是:它揭示了物质与能量的某种关联性,但未能给出这种关联的明确理由。

换言之,体现能交互的自然因子可分为两类:

一是纯能状态下的如“光”、“磁”,其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是所谓的“场效应”,这类的能量称之为非运动属性的场能,或说静场。静场能是时间和空间的“刚体”。从运动的观点看场能,只能是”波动”。最现实的例子就是量子力学所描述的核物理景象。所谓的“自然元素”其实就是一种运动观念条件下的场能存在。“打碎”原子的实际意义是通过人工方式“扰乱”了原在的场能状态。一旦这些人工干预终止,场效应(场能恢复自身本来状态的倾向)就呈现了出来,并借此而形成了现代科学中的种种“规律”。

二是能量状态下的如“电”,其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也是所谓的“场效应”,不同的是这类的能量称之为运动属性的场能,或说动场。动场能是电态存在的“刚体”。运动观念下,其基本运动方式只能是“旋动”。体现能量交互作用连续性的天然状态,即自然原素的连续性(自然元素表)。

如果假定自然元素是“物质”的话,那么上述过程不包括分子。分子是如何出现的呢?很简单且唯一:是电态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类精神世界与自然真实——能在层面——最起码也是“隔离”了两层(电和能量)。

最后讨论一下“能交换的终结”:

鉴于上述,逻辑上“能交换的终结”不可能是一个真实命题。但作为“存在中”的问题,能交换的终结”其实多指人工干预。从宇宙中的任意局域系统来看,其能交换的终结”之真实过程是与上述逆向而行的,也即先是物质消失(电态交互),其次是能量消失(能量交互),最终是能交互终止(自作为)。



匆匆,见谅!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3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弧观念中的“光”、“电”、“磁”概念与传统科学中的光电磁概念完全不同。这里再次做一简述描述。


光态和磁态:
1、除了交互作用时矢向相反外,其余条件下完全是一回事。换言之,光和磁要么是交互态,要么是全同态。弧几何中描述光磁全同态的几何形式是绝对弧子构造,光磁交互态的是类弧子构造
2、都是场构性质的能在状态。是时间和空间可存在的“刚性”先决条件。也因此,光磁间不可直接交换。
3、都是静止的无质量的。既不可被创生也不可被毁灭。

电态:
1、仅存在于光磁交互态,或说仅存于类弧态。自然元素是电态存在的天然基态。是传递光磁交互作用的最基本“路径”方式,其弧几何形式即电弧旋
2、是光磁交互作用的介渡状态,即电态场。是时间和空间可续在的“柔性”先决条件。电——光、电——磁是可交换的。换言之,光磁交互作用的间接交换模式是电态且唯一。
3、是永动且“可质量化”的。既可被创生也可被毁灭。


物理现实中如何区别光磁类和电类交互因子及其方式呢?有一个简明的指标:光磁的无限且可叠加性,或说电态的有限且不可叠加性——空间占位性。一切交互态都是占位性的,或说不可叠加的。举个例子: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都是破坏作用各方原有占位性的过程,俗称“力量”。物理“力”的自然本义即占位性的可“变更”性。传统力学描述的仅仅是空间占位性可变更的可能方式及潜在格式。


还有一个经验化的辨别指标,即“可识”性。光磁相对于人类是不可识性的能态存在。也就是说,光磁是人类“看”不到的,只在其介渡态(电态)条件下才是可“见”的。此时可被识别的“光磁”并非光磁原态,而是电态的极限态。换个说法就是极端临界的电态初始态或极端临界的电态消亡态。


传统物理学中把“光”归类于电磁波是基于物质运动性质基础之上的局限性观念。这种观念在穷尽其认识引导作用之后,反而是阻止思想进步且危害极大的观念。事实上,仅仅光的各向同性就足以明证了它相对于运动而言的“背景”性,也即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态场构性质了。光不属于物质范畴,它是一切物质的来源。很多思想混乱,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决定观念原则的那些原初概念出现了重大错误的缘故。人类思想中,是否能够把“光”解放出其本性,将决定着人类文明未来的再度辉煌。



匆匆。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3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PS:

弧说本义不是关于物质世界的理论体系。弧说研究的是自然能在的,简言之是关于的“存在”性的问题。

弧说本论包含了两大基本系统:弧几何学和弧数理学。弧本论中没有关于物质存在的解释。它仅仅是关于能存在的认知性描述。

于弧本论基础之上,才可以推导出物质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物质运动规律的前置“理由”。它可以很好的解释迄今为止传统科学中所有的最基本定律为什么必定是“这个样子而非那个样子的”,并经由这种解读上的“衔接”而进一步引渡到对广泛和普遍的物质现象的新方式规范下的理性认知。

单纯地依据现有传统科学理论是无法推导出弧说的。核心区别在于两者的元观念及衍生而来的思维模式的不同。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

主题

78

帖子

78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78
发表于 2018-12-23 2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辛苦,基本上说清楚了。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情况下,我猜测读者是以习惯性观念来看待弧说的,原则上是把弧说作为物质科学的某种新探索。其实这也正是导致思想困惑和逻辑混乱的基本原由之一。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4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2、

Q:能进入物质泡,它只能是(时间和空间)两者“寸头”。是不是用传统物理学的语言表述为,用一个特定能量光子去激发,才会使氢原子的电子从一个能级“跳跃”到另外一个能级?  
A:是。

Q:再试着用弧几何来表述为,氢原子在外加能量(一个特定能量的光子)作用下,从基态能阶到二级类弧构造?
A:是。

Q:此外,对于弧旋化的次数和传统物理的频率,为什么是对应的不能理解?
A:磁至光电弧旋的“轨迹”在电子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个“圆”。其对应的空间展量仅仅是类弧子构造的“一半”,此时的电平面是180度,耦合时间线也仅仅是一个矢向,作为该过程表征的粒子自旋,电子自旋了360度。同理,只有在加上光至磁的“另一半”电弧旋后,电平面才得以“完整”,表征了电子又自旋了360度。至此,表征性电子自旋了720度,完成了一次弧旋化(或说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循环,一次震荡,一个周期)。

       换句话说,就是寻常时空环境下的所谓“频率”,本质上不是关于能量粒子的实际状态的描述,而是指类弧结构中电平面的“周期化”状态。能量粒子的实际运行轨迹只能是电弧旋状态的,能量粒子的电弧旋运行是电平面(系统的惯性表征)的先决条件。形象地说,就是“两份”电弧旋才可以兑换出“一份”惯性循环。


问题3、

Q:传统物理学和弧几何都提到“基态”这个概念。传统物理中,氢原子电子正常情况下处在能级最低的轨道,也就是1s轨道上,是为基态。但是受到外来能量激发(例如吸收一个光子),它就可能跃迁到较高能级去。而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辐射光子,回到基态。弧几何中的“基态”好像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对应于次级弧合的原始态,对于弧几何来说,类弧子有没有一个最低的能级的说法,处于其“1s轨道”是怎么描述的?

A:弧几何中的电子基态即自然条件下的电弧旋态。也可以形象地说是冷轨状态。处于冷轨状态的电子能量状态仅仅受其所在类弧构造的系统性能量状态的影响,或说类弧构造的能阶状态的影响。冷轨状态下的电子能量相对于本系而言是一个相对确定量,即依据能阶的一个相对“定数”,是曰所谓的“基态”。

       但事实上,作为能交互结构的类弧体系自身的能量状态也是跟随于同一时间轴系的其他“外部”变化而“漂移弗定”的,因此,任意系内电子能量值如果从“系外”来看也必然是随时“漂移”着的。

       更进一步地讲,既没有所谓的电子,也没有什么真正的能量“基态”。电弧旋的“行进”(自旋)过程中,其能量状态也是一路变幻不断的。处于电平面轨道时能量状态最低,而处于磁(或光)极点时则最高。传统观念中的所谓电子能量,本质上是类弧构造体系的光、磁极点能量的相对能差,对应于弧观念中的“能阶”。换个说法,传统观念中所谓的电子基态能量,其实也是对类弧构造中共轭时间轴进行能量“尺度”化表征的方式之一,本义指说的是电子所处“系统”的能量状态,而非电子“自身”的能量状态。



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4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PS:

相对于“冷轨”状态,人工干预条件下的轨道状态可以称之为“热轨”状态。物理条件下,对原子加热,激发电子跃迁,本质上改变的并非是电子能量状态,而是系统的能量状态。类弧构造在能量意义上是“刚性”的,当初始系统的冷轨状态因人工原因或系外原因导致“过载”而发生遵循倍率原则延展并“生长”出次级类弧结构时,或说刚性“套叠”了,就出现了所谓的“跃迁”,实际上是次生性类弧系统中的电弧旋的冷轨状态与初始性系统的冷轨状态的差异性罢了。

所谓热轨状态,不过是经由人工方式而实现的“人造型”次生性类弧构造的过程而已。一旦外部加热终止,人造型次级类弧系统即刻崩塌,而伴随着系统过载能量的被“吐出”,初始系统幡然重现。这是因之系统的时空“寸头”规范着一切类弧构造的能量“吐纳”,所以,原子频谱比将也是固化不变的。




供参考。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3

主题

91

帖子

91

积分

特邀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05: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Mr Acrman在百忙中赐教,也借此机会祝arcman先生及坛友圣诞快乐!

5909

主题

6606

帖子

7166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6
发表于 2018-12-24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Jupiter123 发表于 2018-12-24 04:33
感谢Mr Acrman在百忙中赐教,也借此机会祝arcman先生及坛友圣诞快乐!

Merry Christmas!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10-7 09:30 , Processed in 0.59077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