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rcm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当今十大物理学难题的哲学基础 Discussi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Top Ten Physics Problems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1#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3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说人欲有五:“食欲、色欲、知欲、德欲、美欲 ”。


知、德、美后三欲,其实并非人类之本欲,而是超欲,对应于心理学中所谓“超我”。

“本我”,是由最原始生物冲动所组成,即食欲和性欲,它们共同组成了本我的基本内涵,是狭义的食色。而食欲与性欲的外延,才构成了“自我”。换言之,自我是原生社会生态中个体间的差异性,是广义的食色。

所以,自我服从于本我,但超我却可以改变自我,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本我。

超我通常是自由、虚幻、超现实和理想化的。超我来自于现实世界对自我的压力,或说自我摆脱压力的逃避方式。

一般性而言,超我也通常是随机、散乱、杂序和无规的。超我提供给了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最大活跃性能动,对本我而言,既致命也安全,对自我而言,既可悲也超脱。

锤训超我,才是开智之门。


Happy Thanksgiving Day!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2#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5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宇宙本态是无解的。相对于意识个体而言,宇宙是超链的,它既孤一又分立。


宇宙是怎样的,完全取决于意识个体(你自己)的认识。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你就“定义”了它的“存在”逻辑,无论你的逻辑是否荒谬。逻辑仅仅是宇宙本态不同层面的自洽。这些“自洽”就构成了你所认知的世界之“真理”。

这并非“人择”,也非“虚无”。这决定于意识主体(人类)的天然自性。

宇宙既非“存在”,也非“实在”。所谓“存在”与“实在”不过是自洽的逻辑之边际条件,或说是逻辑的自洽之初始设定。

简单地举个例子:如数学律。
假如你认定宇宙是“无限”的,其数学逻辑就必定是“开放”的,或“无理”的。
假如你认定宇宙是“有限”的,其数学逻辑就必定是“闭合”的,或“有理”的。
假如你认定宇宙是“有限 + 无限”的,其数学逻辑就必定是“开合兼容”的,或“相悖”的

三种逻辑,无疑不是“不可解”的。

宇宙并非“不可知”的,不可知的是宇宙本态。认知逻辑决定了宇宙的“自在”状态,或说可认知的仅仅是宇宙本态的不同“层面”或“区间”。也因此,认识的极限层面或区间,不可能超越其自性的天然“层面”或“区间”。这与如何称谓“它”无关。换言之,认识世界不存在超然于意识个体自性的“知识”与“常识”。

假若自然宇宙被视为“上帝”之作的话,那么,上帝不讲“标准”。上帝所提供的不过是“各讲各话”的逻辑可能性。上帝留给认识的不过是“尽其所能”而非其所不能。这样的宇宙也注定是无解宇宙。

相对于意识个体而言,宇宙是超链的,它既孤一又分立。

任何意识个体一方面都因被约束于其中而不可知宇宙之“孤一”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其各自自然自性而自以为是地将宇宙“分立”成了一个个的可知世界。在这儿,恰恰是一切认识逻辑及其体系的“奇点”或“黑洞”。

意识体的天然自性才是宇宙的“老大”。


圣诞节快乐!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除了五觉(视、听、嗅、味及触觉)外,还有其他感觉方式吗?


直觉、本体觉、幻觉、错觉……,这些算不算?这些常态之“外觉”,是否是五觉程式化的兼并版——直并觉呢?

如若将“五觉”视为空间分立型感觉方式的话,那么“直并觉”就应该是时间统摄型感觉方式。前者的特征是具象、细节和特定化,后者则是笼统、概括和一般化。

一切人类智能皆源于其各自的自体感觉功能,是比理性之窗。如果“五觉”相当于一个房间对外的五个窗口,那么,“直并觉”就相当于五窗同框。

这种同框效应,既是人体天然觉的汇总模式,更是自由意志赖以产生的必要基础。科学在利用五觉寻找“合适”的直并觉,而哲学在整合来自科学的直并觉素材。科学实证主义使人摆脱了汇总模式之个体化的随机(任意)性,哲学使人学会了对汇总模式之共享化的重组(叠加)性。


2024新年快乐!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证对抗的是理性自由度,但这种对抗关系是有限制的。

因为对抗双方都仍旧脱离不开人类感觉。假如人的一切感觉皆失,实证自身还可以被其自证其实吗?还有其辅佐感知的功效意义吗?如果包括实证在内的的理性行为都受限于感觉的话,那么何以抵抗和纠偏人类意志的自由性?

进一步看,如果无法对实证及意志自由加以证伪,为什么还有必要产生那么多的“自由”垃圾?虽然在自然状态下,人类的意志自由诗意志天秉性能力,为什么它会做这种“无用功”?如果把这种无用功状态进行量化处理,是否是在表明我们的“确定性”意志在本原上是来自于意识随机性或波函数?任何实证不过是从中引证率较高或最高的那种內秉可能性而已呢?

换言之,自然本态是混沌的,因之产生的感觉也是万幻的。一旦被意识化成为某一“确定性”事件时,与该事件相关的其他各种可能性都将随之被塌缩“固化”了下来。胜出者,或说剩下的“渣滓”,仅仅是为了迎合实证的胃口。实证本身并无实质性意义,甚至仅仅是个自我欺骗的“道具”或把戏规则。

如此以来,我们与之超联在一起的浑然宇宙还有任何确定性可言吗?

如果人类智能出现之后宇宙“丧失”了自我确定性,那么,人类理性出现之前呢?那样的宇宙是确定性的吗?假如是随机的,是什么“理由”让宇宙从无限可能性中精选出了人类?假如毫无理由,难道人类及其一切都不过是荒唐怪诞的宇宙幻觉吗?究竟人类是致幻之物,抑或是宇宙自在的本征?

作为人与自然超联状态的扭结——电子流布,其本身是确定中的随机。扭结系统的能差决定着该系统在结构性方面的“确定”属性,而能级间的相互交互构成了该系统在功效方面的“概率”属性。这就好比我们确定一颗小树苗会长大,但最终长成什么样儿却是无法预测的那样。事物未来的实际经历是完全由系统内外的随机事件所决定的。或说,任何确定性必定源自随机性,确定 = 迭代性随机。换言之,任何确定都是有条件的局域律,随机才是无条件的全域律。

简言之,自然世界中,随机比确定更基本。

由此而知,人类的感觉不过是随机事件的“探针”。那些随机事件就是每个人的时空“经历”。这些经历被个体的感觉或多或少的收获到,并逐渐沉淀成个体的体验与经验,再之后,将升华成个体的感知与知识。于是乎,任意人类个体的理性在本质上都是不可复制和模拟的孤品。

简言之,宇宙是个性的。

群体意义上而言,共享化的宇宙其实是众多个性化孤品的叠加态。这种叠加参与的个体因子越多,其“还原”宇宙本征态的几率就越高,实证的纠偏作用就越强。进而“实现”人向自然宇宙的反超联,或逆超联。这类的“逆反”活动,其最成功者在当下被称之为“科学”,或“真理”。

啊哈! 一个笑话——理性是拄着随机拐棍的不倒翁!


概括:
1、宇宙本态是不可知的。它是“绝对”、“无限”、“全同”的直并化代名词。
2、最可靠的探知方式是寻找出人与自然的一般性超联形式。它是唯一可确定性的,也是认知极限。
3、几何是一切理性之源。几何的本质是逻辑,而逻辑是先天性的。换言之,几何是逻辑的最简代码。


新年好!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12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圆”


一个思想实验,圆周率π这个数学常数,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

这个理论性的理想实验其背后是电弧旋所决定的。

为什么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很简明的几何描述就是因为圆形是电弧旋的惯性二维投影,也可称之为惯性投影。

简言之:自然无圆。

圆是意识产物而非天然自在。这才是现代认识论错误的根本所在。换言之,人们对宇宙存在的错误形式假设,派生出了现代数学,而现代数学又进一步取代了原始错误假设对理性的主导作用。如此错上加错的循环,衍生出了宇宙在理性层面的种种深层次悖论。

形象地说,圆是“压扁”了的弧旋子构造中的弧旋线,即圆在本质上是开环结构,或说“圆”的本质是不圆

任何一个圆(广义性闭环结构)都包含着至少一个虚拟的闭环之“点”,这个点既是圆的起始(回归)也是其回归(起始)。

此外,二维圆的內秉属性是一维超对称(时间表述)而非形式对称性(空间表述)的。

取一个变了形的几何形状作为“完美”结构的本身就是某种人类本性使然的悲欢剧。美学意义上为什么说“美是缺憾”,皆以为此。


给出正确且完备的“圆周率”就离不开弧旋方程。目前论坛所使用的弧几何数模方程属于“拼接”或说“积木”式方程,这是借用了“老数学”工具所使然。而非我心中所了解的那个能够以一驭万的最终弧学方程。还有些工作要做……


晚安。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9 02:54 , Processed in 0.50511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