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rcm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当今十大物理学难题的哲学基础 Discussi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Top Ten Physics Problems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00: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0”和“1”。


数学是几何的派生,或说高度抽象的几何。

“1”是“0”的反义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有”和“无”。一切数学理论,皆始于“1”或“0”。数学“1”所对应的基本几何形式是几何观念中的“点”。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1”的几何“点”存在着初始性“先天缺陷”,即形式与内涵方面的非完备性的话,那么“1”也必将带有“遗传性”缺陷了。由于几何“点”的内涵模糊,由此而来的“1”也同样是模糊性内涵。

结合前一个帖子的解析可知,传统科学观念中的几何“点”,本质上是物质性的“点”,其所描述的是物质在断续空间状态下的分立属性。换言之,这样的几何“点”或数学“1”必定是忽略了物质存在的连续属性。

物质的空间性状可以通过直线几何或代数加以较好的描述,而物质的运动性状,则需要曲线几何或函数加以较好的描述。

如果是这样,那么几何“点”的进阶形式就应该是空心化的欧氏“点”。但进一步看,如果几何“点”从实心演变为空心时,其实心“点”所派生而来的数学“1”之本义是否也理应进阶呢?否则,数学“1”基础之上的巨大而深刻的体系就必定是以单直模式面对物质的曲直双重属性了。也因此,数学的根基“1”并非是完备的,其反义形式“0”才是跟基本的数学基石。

“0”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哲学上的没或有,物理上的存在与否,数学上的正与负,宗教上的虚与实,易经上的生与消,等等云云。概而言之,就是物质的基本自然属性或说曲直双重性的问题。物质形态的双重属性归根到底源自于时间与空间。时间向度表征着物质存在的“连续性”,空间向度表征着物质存在的“分立性”。

时间和空间是否“游离”在“0”和“1”之外呢?这并非传统文明中各种物质性赋义的观念所能决定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对时间和空间自然属性的非物质性赋义以及二者相互之间的关联律。

简而言之,如果把一切物质归纳为一个数学上的有限集合的话,时间和空间不过是对该“集”中所有元素进行简并规范以期公理化时的组织性要约而已。因此,时间和空间并非是限定性物质集合的元素。

基于物质源自能量这一基本的物理事实,能量可归纳为一个数学上的无限集合的子集。一个能集合中两个子集即能量集合交集,即时间,其并集,即空间。能量的交并集时空

如果能集合作为宇宙存在的“虚部”,而物质集合作为宇宙存在的“实部的话,那么,能集合相对于其中的任何子集而言则是空集,同化能对应的是其子集,统化能则对应于其真子集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7 18: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圆”和“圆形”。


两者不同。

“圆”是可无限叠加的哲学概念,或时间的同一性感念,或能量同一性的形式概念。
“圆形”是不可叠加的几何学概念,或空间的统一性概念,或能量的统一性的形式概念。

“闭合”(同一)态能量必“圆”(同一化形式)。
“开放”(统一)态能量则必“圆形”(统一化形式)。

宇宙世界也因此被简单地区分为“能态世界”和“物质世界”,理性派生而来的宇宙文明即“能量文明”和“物质文明”。换言之,如果能量文明中的人类看宇宙是“双眼皮”的话,处于物质文明之中的人类,其眼中的宇宙则是“单眼皮”。

物质世界作为能量交互作用的混成态,说白了就是能量的统合态,物质不是单纯态的能量,其间并不存在任何真实意义上的几何“圆形”,简言之,物质没有几何“点”

能量世界中,其几何特征是时间一维和空间二维。即零维,一维和二维。
物质世界中,其几何特征是时间一维和空间三维。即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

一切物质形态本质上都必定是能量的统一化状态,其空间属性(三维态)在能量属性(二维态)上的统化投射即“圆形”。

描述宇宙中物质形态的当代几何方法,起于其原初的几何“点”之定义。这个“点”概念早起于亚里士多德,成军于欧几里得。其体系中关于任意几何对象的几何学无限可分割性法则,恰恰是如同当年的原子派所坚持的观念那样,到了原子层面就彻底失效了。

其间的深层原因,概括地讲就是其点定义被错误取“直”的缘故。

简要回顾一下欧氏几何中的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一切都始于一个无大小的零维度点,点的平移及线,线的平移则面,面的平移着体。如此这般,物质世界就可以被加以精准描述了。

时至今日,科学界最大的问题(例如相对论和量子论的相互兼容性)恰恰是出在了当年的这个“零维点”上!

简明地说,欧氏点在原初之时就缺如了点的“断续”问题,或说叠加问题。其内秉含义中,默认了点是无限可叠加的。而其用来描述的几何对象——物质形态——却恰恰是不可叠加的。在物质现象的粗略层面,欧氏几何是具备一定适用性的,但深入到物质现象的精细层面时,它就不得不进行改良和“加固”。也因此,曲线几何应运而生了。

曲线几何的推出及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些物质形态的物理性问题,但并非完善。引入圆形的同时,也把一个更大的隐患(圆形定义问题)给引入了体系,这一隐患迫使曲线几何从一开始变成了一门近似性学科。

看上去“点”由于曲线几何的推出而与“圆形”首尾相接了,其实不然。

点和圆形两者都是没有大小的,其几何学意义上都是孤立的,即闭合系。圆形的同轴旋转可得“点”,圆形的无限凝聚也可以极度逼近一个“点”。换言之,“圆形”是空心化的“点”。或者说,曲线几何明朗化了“点”在其定义之初混沌模糊的内在本义,取而代之的是把直线几何的全班人马嵌入到了“圆形”之圈里去了。也即是说,曲线几何侧重处理的不过是直线几何的那些“边际”性(曲面、球面等)问题。



套入当代科学理念关于物质本质的形态性描述而言:

直线是“芯”,曲线是“壳”,曲直合一,乃曰其“点”

现代几何体系,总体看来犹如一个模糊的“点”外裹了一顶花边软帽。类比而知,爱因斯坦相对论玩的是“点”的里子,量子论玩的是“点”的面子。归根到底,都被一个不清不楚的“点”给耍了。

要想从根子上彻底解困,就必须引入能量观念,玩一把“升维”打击!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4#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19:58 | 只看该作者
电性与电能两者关联但不同。

电性:相对于纯能态而言的非纯能(量)态。通常是指纯能间的交互作用态。即创生宇宙万物的化合能,泛指统化能。电性具备双矢性特征。例如“电子对”。

电能:电性回归纯能的纯化势,也即统一能的分解势,或说由统一能向纯能的同化势。纯化势越强,电能(量)越大。反之亦然。电能具备单矢性特征。例如“正电子”和“负电子”。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3#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19:32 | 只看该作者
新出炉的弧说“电汤”,鲜着呢!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7 01:15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电”或电性?

简单地讲,电是一种能量状态,但不是“纯”的能量态。它是一种好比水和咖啡相互交融时的“杂”态能量,不同的是,能量的这种混杂状态不受熵的约束。换言之,电态是系统中正熵矢向的能量与负熵矢向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渡态,或合成态。

能量如果具备了三种基本性状,或说一切电态所必须具备的三个内秉性质,即矢向性、标量性和旋性。如此这般的能量状态就是物理学通常语义条件下的电能

电能本质上是“纯”能量(例如光态和磁态)之间的交互作用态,或说一种非此能也非彼能的相互交换变迁的一过性状态。简单地说,电能是纯能间的夹缝状态,即能量的能隙态。物体的动力能皆等价于能隙能由此可知,能隙能或电能就是宇宙中所谓的那个“第一推动力”。

作为宇宙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电能,其更基本的前提条件是能隙所表征着的能差。没有能差,也就没有了能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转渡,也就没有了电能。因此,广义而言,宇宙源于能量的非矢性对称(标量对称),运动性是其表征,而物质世界的普遍对称性则是矢性对称(标量非对称)的表征。

广义而言,宇宙来自于能隙(电能)。而电性是能隙存在的表征。电性与电能两者关联但不同。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01:01 | 只看该作者
观测确定性悖论对于人类而言是常态,它源自于人类的天然属性。广而言之,经由物质相对性的观测是不可能获得观测确定性的。

人类的天然属性是什么?

形象地说,是时间和空间的胶皮糖,简称“时空胶皮”。也就是说,人类“完整”的天然本性不仅仅是单一空间性状的或说肉体的,也不仅仅是单一时间性状的或知觉的,而是二者合一,不可分割的“共生体”。

物理学描述下的物质世界中,何种基本存在与其相符呢?

答案很简单:电性。

空间是电性的标量特征,时间是电性的矢量特征。物质存在的理性视野中,二者必不可分,二者之一都不可单独存在。这也是观测(或可比对性)的自然基础和边际限定。

电性(诸如电子,电子云,概率波等)存在很奇妙,关于它,我们知之甚少,或许正是因为它“构成”了的人类理性活动的盲点。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4 19:51 | 只看该作者
物理观测可靠吗?

答案是否定的。若想彻底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观测的哲学原理说起。


什么是观测?

简单地讲,观测就是比对,其比对性差异就是观测结果。

细处看,测量性比对还应该粗略划分为三大类:
“表征”性比对,“实质”性比对和“混搭”性比对。
每一类,又可以再细分为:
原态性状基础上的“自比对”,以及外部性状基础上的“干预比对”。


概括起来看,对于任何物体的观测,本质上不过是其空间性比对,时间性比对和时空搭配性比对。鉴于人类常常把时间看的更根本一些,转换一下用词,就是:分立性比对,连续性比对和速率性比对。任何观测指标都必定可以至少被划定为三者之一。

这种比对与其所对应之结果在大小规模、精细等级、复杂程度、参数多寡等等方面均无确定性关联。

至此,看起来没毛病。是的,也确实如此。


那为何说观测不可靠呢?因为问题出在观测的“实施”上。

基础上的瑕疵,经过精致象牙塔的层层放大之后就会被深深地掩盖,以至于审视任意学科的基础完备性时,不得不采取系统论方式才有可能。换言之,就是通过对系统的结构性、功能性及能动性进行综合评估,或说引入“二度”观测。对于开放体系而言,为了考察被观测系统的完备性就必然会因此而引入新的观测所带来的可能性误差,为了证明这些新误差是否存在,就又不得不引入再一次观测,如此,就形成了一个无限性嵌套的逻辑怪圈。


也就是说,任何观测在逻辑上其实都是误差的叠加态,都是关于被观测对象性状之粗略的、近似的,无穷性误差的衔接链条。无论如何,观测之结果都必定是无法被确定的,或说,观测是通过自身的系统不确定性与被观测事物的系统不确定性之间的比对,原则上是“错上加错”的结果。这是观测实施的自带天性,去不掉,抹不去。


那么“结果”还有用吗?

当然,人类正是通过这种“错上加错”的方式发寻自然真理的。

如果“错上加错”错变小,那就可能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6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2 01:54 | 只看该作者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68#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12:52 | 只看该作者
接着聊……

如果人类心智中的宇宙仅仅是自然自在的宇宙之某个层面的话,那也就是说,人类的心智性宇宙除了自然能量之外是完全有可能与自然的自在宇宙相一致的。换言之,自然宇宙不单单是由物质形态所组成的,它必定也应该包含了心智本体及其性质在内的形态组合。

人类心智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什么呢?

如果能量只是标量性差异,或说是同一性质的,那么其形态学就是无限且连续的,描述这种性状的几何学原理投射在心智上就是所谓的“时间”。
如果能量只是矢量性差异,或说是统一性质的,那么其形态学就是有限且断续的,描述这种性状的几何学原理投射在心智上就是所谓的“空间”。

如果把上述的“时间”和“空间”捆绑在一起的话,那么其形态学就是既连续又断续,且既无限又有限的合成,其性状的几何学原理投射在心智上就是所谓的“时空”。(注意:此“时空”是弧学理论中的一个特指名词,它不等同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为了区分,通常称之为“弧时空”)。


如是可知:
寻常时空(时间和空间)是直线几何学原理的心智基础,也是科学的心智基础。而边际时空(弧时空)则是曲线几何学原理的心智基础,也是弧理论的心智基础。

换言之,人类心智关于能量标矢性状(断续和连续,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有形和无形,……)之不同的关系组合,构成了统摄着人类心智世界基本世界观的超其然之基础。俗话说:你怎样看世界,世界就是怎样的。心智活动,不过是场游戏罢了。怎么耍,全看心境。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6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13:5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能量——人类的认知边界

众所周知,物质世界离不开能量。换句话说,物质是能量的作用结果。

宇宙,作为人类理性视野在的最大能量作用场,其初始和终末也必定是能量,换言之,能量构成了一切物质存在的围栏,同理,能量也构成了人类理性的天然界限。因此,能量的作用规律也必定适用于宇宙全域,必然也包含了人类及其理性。

宇宙可以看作是某种“米汤”,它既包含着一切物质,也包含着能量的一切作用。也就是说,在人类理性的视野中,宇宙包罗万象却唯独不包括能量。

能量作为宇宙事物及其运动的唯一原动力,它渗透在宇宙全域却又毫无踪迹。也就是说,人类对能量的认知都并非是来自能量自身的,而是能量的作用,一切人类知识不过是关于能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的总结而已。关于能量自然,截至目前,我们一无所知。


这就有热闹看了!

自然能量究竟是什么?不知道,也无从回答。我们仅仅可以获知的是它的作用过程或说功效,有诗为证:

但闻萧笛声,
难觅奏曲人。
乐起天地开,
曲终万世沉。

作为宇宙中万千舞者之一的人类,闻声如见或许可能。


再聊。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17 01:15 , Processed in 0.6176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