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Huf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弧与艺术——音乐和绘画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1#
发表于 2019-2-16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覆盖之下的艺术品:六幅有所隐藏的画作[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Emma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2015-07-23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利维坦按:这个“pentimenti”非常有趣,你会发现,从归因学上看,“悔悟”这个汉语译词极其贴切,萨金特的皮埃尔·高特鲁夫人的画作就很能体现这一点。之前还看到报道说,经过X光检验,让-弗朗索瓦·米勒的那幅名画《晚祷》右边的推车里装的也并不是土豆,而是一具婴儿的尸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晚祷》


文/Emma del Valle
译/朱贝壳
原文/mentalfloss.com/article/58518/undercover-art-6-paintings-were-hiding-something

在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画作之下,覆盖着另外的作品,由于不同的原因它们被隐藏起来,不为世人所知。有时,这些隐藏的痕迹可以用肉眼看出来,而更多的时候,只有通过专业的修复,或者X光检验,由艺术史学家或专业的收藏家才能揭示出来。

原因各有千秋,有时是迫于丑闻,画家会遮掉原先有争议性的内容;有时仅仅是画家改变了主意;有时是因为手头拮据,为了省得买新画布而把旧作覆盖掉。

画作修缮之后露出初稿,这一过程称为“pentimenti”,词源于意大利语:悔悟,意即画家对于先前那个决定的悔悟。一个“pentimenti”可以是一只手位置的改变,一条桌布尺寸的放大,一只帽子尺寸的缩小。小的“pentimenti”在画作上可以说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拥有工作室和一群助理的画家。而“pentimenti”的特点也被用于鉴别丢失的名作,如达·芬奇的作品。

这种精心的修改,巧妙的替换以及神不知鬼不觉的省略,在艺术界比比皆是。

1.消失的罗马王头像,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JacquesMarquet男爵”肖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副肖像画于1811-1812年,由当时法国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为拿破仑在罗马的警察局局长所作。在左边的窗帘上,用肉眼就可以发现飘浮着一个完整的儿童头像的痕迹。这幅画作上还有个密涅瓦女神的胸像,一半落在画框之外,与氛围完全不搭。艺术史学家推测这并非最初的构思,而是事后添加的内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到历史的情境中去看,1814年正值拿破仑失势,所有与他相关的人,从在艺术作品中的地位而言,都迅速的过时了。画面中被草草遮盖的儿童头像据推测应该是拿破仑的儿子罗马王,这个出于政治考虑的改动很可能不是出于安格尔之手。

2.隐藏的女人,毕加索的“老吉他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毕加索在他的的蓝色时期(1901-1904)(译注:刚刚成年尚处于人生低谷时期)手头十分拮据,特别困难的时候,他甚至用硬纸板替代帆布作画。有时也会重复使用帆布。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例子是他的“老吉他手”,人们后来发现它底下原本还有一幅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你亲眼见过这幅作品,你也许会注意到在吉他手弯曲的脖子后面似乎浮现着另一张脸。X光图显示出更多的细节:那是一个女人在哺育她的孩子,身边有一头牛和一只羊,田园背景。

3.蓝色房间里的胡须男子,毕加索的“蓝色的房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样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蓝色的房间”除 了色调跟“老吉他手”一样,也同样在底层隐藏了另一幅作品。最近的红外线图显示了“房间”下面的另一幅肖像。一位胡须男子带着好几个戒指,着装正式,神情忧郁的斜靠着。跟“老吉他手”底下的女子一样,他也是毕加索买不起帆布的牺牲品。

4.挑逗的肩带,约翰·辛格·萨金特的“X女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幅“X女士”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她简洁的黑裙,雕塑般的姿态和高傲的神情使她看上去像永不过时的时尚偶像。然而在作品成就之初,它却被认为有失体面而引来一片嘘声,对画家在欧洲的事业发展造成巨大的打击。

画面中的女子是皮埃尔·高特鲁夫人,新奥尔良人。她即将移居法国,希望借一幅肖像向法国的上流社会展示她不凡的美貌。她苍白的肤色被当时的评论界称为“像死尸一般”。而为了获得这样惨白的皮肤,她不惜服用砷,同时为了突出白皙,她把发色染深并给耳朵涂胭脂。

萨金特为了捕捉强烈的对比效果,选了这件黑色礼服裙。更为大胆的,他让其中一根珠宝肩带滑下松垂在胳膊上。

然而画作在沙龙里展出的第一分钟就引来广泛的差评,人们认为肖像“太过暴露”。皮埃尔·高特鲁夫人的家庭在羞愤中要求撤出展览,而萨金特,终于从自信中清醒过来,把松弛的肩带重新挂到已经身败名裂的X女士的肩上。

5.“染发”的“窗边的女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窗边的女人”是伦敦国家美术馆里1500年早期一位佚名画家的作品。在修缮该作品时,人们发现原本看上去像是头发上不太完美的光泽,实则是底层原作透过掩盖层显出的金发。

通过清理和复原,人们发现跟表层中规中矩的褐发女子相比,底层的金发女子更具感染力。她目光深思,表情纠结,紧身衣上有更考究的细节。不知何时何故,她被遮盖掉重新画上一个低调的褐发女子,一副中庸的表情和起伏不大的身材。如今作品已经完全被复原,这位文艺复兴女子终于在国家美术馆重见天日。

6.鲸鱼再现,Hendrick Van Anthonissen的海滩场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十七世纪荷兰画家的作品。当它刚刚被捐赠给菲茨威廉博物馆时,只是平淡无奇的海滩景色。然而场景中一大群人无缘无故的聚集在海滩上引起了修缮人员的注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通过清理,一个人影显现了出来,他似乎站在海平面上。继续往下清理,发现他其实站在一条搁浅的鲸鱼身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条鲸鱼被十分小心的遮盖掉了。原因可能仅仅是不宜作为室内装饰。人们分析,遮盖应该发生在18至19世纪间。画作的主要功能是装饰房间,跟地毯和椅子一样是当时一间体面的起居室里必不可少之物,很可能当时没人愿意在房间里挂一头鲸鱼尸体的画面。如今,这个画作已经完全复原,这头搁浅的鲸鱼终于风光再现,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长久的腐烂了。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2#
发表于 2019-2-23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美学理论的自然底蕴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可协调关系。

生态美学不是人类专属的需求特征,而是一切生物的共性需求。换言之,研究生态美,就必须把目光放眼于整体生物系统而非人类这一局域

尽管人类很强大,但其生态美感却是来自于其对外部事物适应性需求的原始本能。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3#
发表于 2019-2-2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审美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灼见
[color=rgba(0, 0, 0, 0.298)]2/8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审美,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虽然中国有数千年的文明,有世界第二的经济地位,但审美在中国却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还是一种尊严意识。一个审美能力低下的民族,其素质、品格甚至道德水准都会受到影响。只能越来越多人能明辨美好与恶丑,注重审美能力的提升,我们才能撕下所谓“中国式审美”的标签。

前阵子,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的海报和金马奖海报的一张对比图被顶上了热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再来看看颁奖现场背景板对比图,伤害也许更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确定上面那个,不是乡镇企业家表彰大会的现场吗?
据悉2018年金马奖海报由设计师方序中操刀,以面对电影,每个人都是配角的角度出发,这四个侧脸分别来自李安、侯孝贤、巩俐、小野,组成了光影叠嶂的山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53届金马奖主视觉海报由著名海报设计师黄海创作。
选取了获得金马奖最佳影片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创意,海报中央是当年14岁的男主角张震拿手电筒照向暗处的身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

两盆一模一样的猫粮,猫都只吃那个好看的碗里装的。


01
实用主义,正在毁掉中国人的审美

前段时间,一篇《看完父母新装修的房子,想离家出走》的文章在朋友圈里火了。

网友们纷纷吐槽父母装修房子的审美,只能用四个词来形容“不忍直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的父辈,曾经在物质文明不那么发达的时期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讲究的是实用主义。
他们觉得菜就是用来吃的,盘子的目的是装菜、实用,不漏不撒就行。超市里的几块钱盘子最划算。
房子能住就行,最好搞个大红木的沙发,夏天不热,冬天放个垫子能坐就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过度追求实用化的人都是这样,直奔目标而去,一切过程中的修饰和审美对他们都没有什么意义。
美学家蒋勋曾经说过:“美学基本规则——无用的,才是美。”

早在一万年前,石器时代结束的时候,人们就将石斧做成了玉斧,人们用更美好的质地,更精细的手工来纪念过去的文明。“艺术”与“实用”分开了,“美”产生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现代一个物质空前丰盛、什么都不缺的年代,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
而审美力已经逐渐发展为新时代需要的能力。我们更需要住美的居所,穿美的衣服,吃美的食物,将美渗透至生活的细节。


02
审美力,才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微博上有一组图片热搜,源于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讲解员许鑫。
图片的主要内容,是四川省安岳县的石窟佛像修补前和修补后的对比。
修补前的佛像,神态悲悯安详,整体造型兼具唐代之浑厚和宋代之精美。佛像中的端庄肃穆,仿若从石中生长出的人体和五官超自然美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修补后的佛像,颜色超奇怪,失去了刻线的流动,巨石的材质的厚重与坚硬的质感,超自然美感荡然无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还有南宋时候的一尊艺术价值极高的拈花微笑造像,也未能幸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修补后的样子变得文物价值尽失。宗教艺术中的慈悲,谦逊从佛像中透出的美感被毁于一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主管部门说是信众们在1994年和2015年,自发筹钱做的佛像修补。相信这些修补佛像的人,初心也是想要维护文物,绝非是有意破坏文物。
他们有钱、有心意、有修护文物的热情,但是,却唯独缺少了对艺术的审美。
太多国人的审美,还停留在“红红绿绿的多喜气”、“金灿灿的就是好”。
吴冠中先生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季羡林先生曾在他的随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注重实际的民族。”
因为注重实际,小学的美术老师、音乐老师最经常“被代课”;
因为注重实际,太多家长认为:爱打扮的女孩肯定成绩差,爱画画就是不务正业;
因为注重实际,花钱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展,还不如多给孩子买两斤肉吃。
因为注重实用,缺乏审美教育,正在悄悄地将我们的下一代,变成彻头彻尾的“美盲”。
吉林大学教授也曾在2018年毕业典礼上发表过这样的演讲:
“看看我们的校园里,许多男同学穿着一条大短裤,露着带毛的双腿,穿一双拖鞋,身披庄严的毕业礼服满校园逛。你们觉得美吗?
今天,走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人的标准,基本上就是服饰与行为。
相对于其他亚洲人,中国人的服装搭配比如衣裤、鞋帽、鞋袜等的搭配基本是不合体的,远远一看便知道是中国人。”
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根基,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中国的美学在宋朝时期到达了顶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
张彦远在著名的《历代名画记》里所说“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扬,不待粉铅而白“。
”是故运墨而五色具”,使用单一的墨色中创造绘画的色彩艺术已经早于欧洲一千年了。
宋瓷更接近哲学上的审美气质,被称为瓷器艺术的顶峰,全世界至今还在仿宋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范宽被称为千年第一人,《雪景寒林图》是壮美的,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由隐而显,由虚而实,意境深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是现在,对美的麻木、对实用性的追求、美学教育的缺失,使我们渐渐失去了审美能力。

现在很多人穷,往往穷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没有审美力,生活剥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平庸,越来越枯萎。
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对个人而言,审美是一种品质和修养。
美学家蒋勋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审美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的竞争力水平。因为审美不仅代表着整体思维,也代表着细节思维。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培养他的审美力。
审美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03
美能够唤醒我们对生活的尊重
相信大家都听过乞丐和玫瑰花的故事:
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送给了乞丐一只玫瑰花,乞丐回到家之后,他在家里找出一个瓶子装上水,把玫瑰花插进去养起来。
他突然间觉得,这么漂亮的花怎么能随意插在这么脏的瓶子上,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这样才配得上这么美丽的玫瑰!
做完这些工作后,他又坐在边上静静的欣赏着美丽的玫瑰,突然间他感觉这么漂亮的玫瑰怎么能放在这么杂乱的房间里呢?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摆放整齐,把所有的垃圾清理出房间.......
突然间整个房间因为有了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变的温馨起来。这时他仿佛忘记了自己所在何处,正在陶醉时,突然发现镜子中反射出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衣裳褴褛的年轻人,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呆在这样的房间里与玫瑰相伴呢?
于是他立刻去洗了几年来唯一洗过的,也是第一次澡,洗完之后找出几件虽然显得有点旧,但稍微干净的衣服,刮完胡子之后,把自己从头到下整理了一番,然后再照照镜子,突然间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年轻帅气的脸出现在镜子中!
这时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也很不错,为什么要去当乞丐呢?这是他当乞丐以来第一次这样问自己,他的灵魂在瞬间觉醒了,其实我也很不错,再看看房间中的一切,再看看这朵美丽的玫瑰,他当下立刻做出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去找工作,自此之后,他努力勤奋的工作,成为了企业家。
简单的一个故事却折射了一个简单的哲理:
美能够涤荡人的心灵,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
因为,美让我品尝到生命中最甜的那部分的滋味。
美学从18世纪德国从哲学系统里面发展出来,这个字Ast ,在拉丁文的原意是感觉学,是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有非常细腻的感受性。
所以生命的丰厚,记忆的深度,都来自于美学的感受。
尤其在欧洲,文艺复兴不仅仅给这些国家带来了艺术和文化的飞速进步。美学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吃饭,让人怀疑吃的是艺术品,就餐环境讲究到了极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家居的园艺,层次以及色彩,一不小心以为到了童话世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随便走到哪个礼品店,买什么东西,都给你拿漂亮的纸包的好好看看。
再带上美美的手提袋,纸品基本都长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体面癌的国家,真是把讲究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一切并不是装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你可以把早餐变成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阳台变成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软装变这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经过爱,见过美,人就越发能够看清生活的本质,用美对抗世俗的粗糙。

美食与美衣,美的环境全都能让人焕发对生活的热情,一个人专注于审美的过程,就是纳悦自己,滋养身心的过程。
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让我们活在当下,重拾生活的审美。

穿得讲究,吃得精致,常听音乐。

每周一,给办公桌空瓶换上一束鲜花;每周末,在暖阳下享受美美的下午茶;……
也许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总是充满压力和苦痛。
然而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看见美,创造美,用小确幸滋养平凡的时光,享受人生,活出美好和诗意。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4#
发表于 2019-3-5 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私聊


Q :

一些美学家认为,艺术创造和欣赏本质上都是游戏,或和游戏一样的都是人类过剩精力的产物,按弧原理,就“过剩精力”来讲,艺术和游戏都是能量呈现的相关规则和方式而已?
A:
不是且荒诞。


Q :
不能理解为能量的运行法则吗?人类的欲望,难道不能理解为是能量的一种呈现方式吗?
A:
游戏也是一种虚拟满足,但那不是美学而引发的心理补偿性效应。而是一种私欲推动的心理性补偿。人类从来都没有什么精力过剩,应用力比多加以说明的话,就是心理张力。游戏的快感来自占有、侵犯、控制、物化等内流向心理代偿模式。美学则相反。


Q :
游戏和艺术创作活动的不同,在审美机制上一个是由物及我一个是由我及物,这样或者可以分开一个是私欲,一个是审美。张力的矢向不同?
A:
是。张力释放的方向不同。一个是由物及我一个是由我及物。


Q :
这个好理解的多。
A:
这类废话文章很多,近乎于意淫。游戏是满足缺憾,审美是发现缺憾。心理效果完全不同。

游戏引导人们自我麻醉、沉沦、涣散、虚狂,并延伸很多心理疾患,甚至崩溃。艺术则相反,这就是美学的力量。

很简单,就社会基本现实而言,但见游戏玩家不断疯癫,从未有遇欣赏艺术而失智。


Q :
这个是反推。也有在游戏中成长的理论,倡导认为游戏启发了人的创造天性,并有利于健康成长,问题是什么游戏?
游戏的快感来自占有、侵犯、控制、物化等内流向心理代偿模式。这些一类游戏模式的设计就会导致一些恶果。
A:
心理机制方面而言,艺术的基础是共情,游戏的基础是本我。


Q :
这个分类清晰和明确。
A:
任何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都不是审美的心理活动。幼教游戏是一种社交心理的训练,与时下流行语境中的游戏不是一回事。


Q :
老兄,看问题,看的透彻!
A:
过了幼教阶段,你见过还有成人在玩此类游戏吗?如果遇到,那必定是个“病”患者。成人眼里的游戏就是幼儿的一种训练活动而已。若不是因为“偷”的快感,就不会一个“偷菜”游戏搞得那么多成人如呆如痴了!

成人游戏的主题不外乎色情、杀戮、掠夺、侵犯、财富等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着的那些本我缺陷。这些压抑都需要被释放,正面而言,体育比赛、赌博竞技、乃至商业竞争等,但这些都是社群范式的,或说简并化简式释放。而网络游戏提供的则是个性范式的多样化复式释放。

艺术品的竞拍不属于审美范畴,而是财富游戏。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5#
发表于 2019-4-16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惊为天人:精神病患的伟大创作[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From [color=rgba(0, 0, 0, 0.298)]publicdomain
利维坦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利维坦按:文中这些画作和雕塑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由得感慨,里面的任何一幅都甩中国当代某些著名画家一百条街。就想象力、对色彩的敏感程度、构图、线条等等,也完全不输给同时代的那些艺术家,甚至我怀疑,那些如日中天的艺术家是受到这些精神病患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畸零人“眼中的世界是如此奇崛灿烂,真令所谓“正常人“汗颜。


文/publicdomainreview
译/苦山
校对/斩光
原文/publicdomainreview.org/collections/hans-prinzhorns-artistry-of-the-mentally-ill-1922/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苦山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1921年,瑞士精神病学家沃尔特·摩根泰勒(Walter Morgenthaler)发表了一本专著,讲述了他的一位精神分裂症病人阿道夫·韦尔夫利(Adolf Wölfli)的人生和艺术作品。一年后,汉斯·普林茨霍恩(Hans Prinzhorn)出版了《精神病人的艺术》(Bildnerei der Geisteskranken),在精神疾病与创造力的相关性的研究史中,该书被认定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普林茨霍恩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在该领域实属首次,它在当时的先锋艺术圈得到了大量关注,引起了不少艺术家的兴趣,如保罗·克利(Paul Klee)、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等。20世纪40年代,杜布菲提出“原生艺术”(Art Brut)一词,与之相关的概念是“素人艺术”(Outsider Art),这两者自出现至今一直受到公众关注,时至今日,原生艺术本身已然变成了一个成功的艺术营销品类(有些人对此可能持讽刺态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普林茨霍恩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1886年,他出生于威斯特伐利亚州(Westphalia)。长大后,他先是在大学学习哲学和艺术史,然后赴伦敦学习音乐。1919年,他又转向医学,接受了成为精神病学家的职业培训。在海德堡精神病医院(Heidelberg Psychiatric Clinic)工作时,他不仅观察病患,更对他们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先驱性研究。他收藏了超过5,000幅油画、绘画和雕刻,这些作品来自海德堡市内和附近的多家精神病院,大多是由精神分裂症病人创作的。

《精神病人的艺术》一书正是脱胎于这批藏品,普林茨霍恩的论点也正是从中归纳发展而来。他指出绘画创作背后有六种基本动机:表达的冲动、嬉戏的冲动、装饰的冲动、建立秩序的倾向、模仿的倾向,以及对象征物的需求对普林茨霍恩而言,绘画创作是由我们留下痕迹的浓烈欲望所驱使的:

“当我们用涂鸦填满一张纸,当孩童在泥饼上排列彩色鹅卵石,当我们在花园里种花时,这些彼此大相径庭的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通过增加知觉元素来丰富外在世界。正如有意图的活动是人类的必需品一般,这是一个究极的、无可替代的心理事实——人类有这样一种冲动,他不想消极地淹没在周遭环境中,而想在有目的的活动之外,将自己存在的痕迹印留在环境上。”

该书出版时,不仅在医学界,更在艺术领域掀起了波澜。它反映了高雅文化自谓“文明”这一宣称的破产,揭露出位于现代生活核心的痛苦和混乱。这本书逆潮流而动,为此前被边缘化的人群发声:身陷囹圄者、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穷困潦倒者、未经训练者、格格不入者。

回头看看,这项研究早就带着一丝不祥的气息。普林茨霍恩从中辨认出了一种风格,10多年后,随着德国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起,这种风格被命名为“堕落艺术”(Entartete)。这类作品被认为有悖于“原型”——一种将所谓“德国性”具象化的虚构特征,一种想象中的充满力量、决心和健康的正常状态。当时举行了许多展览展出这些“堕落的”艺术作品,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1937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画展。展出作品的画家有数百名,包括保罗·克利、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等,甚至还有普林茨霍恩的病人。艺术史学家斯蒂芬妮·巴伦(Stephanie Barron)指出:“(展览)手册里四分之一的插图是这些精神病人的画作,都取自著名的普林茨霍恩藏品集。”在这里,疯子和先锋者被等同视之,他们都被看作是病态的。数百万名参观者蜂拥而至,随之而来的是审查政策的强制推行、迫害和大规模压迫。

但这并非故事的全部。普林茨霍恩庞大的绘画收藏证明了,有一种精神仍在不懈地为无声者发声。观看这些画作即是给予这些声音再次响起的机会,让这许多曾被遗忘、埋葬在历史中的情感和人生体验重新被听见。

我们在下面展出了普林茨霍恩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作品,包括著作第一部分中的一系列佚名作品(普林茨霍恩用它们来说明自己的理论),而在后面的部分,普林茨霍恩深入挖掘了十位精神分裂症艺术家的人生和作品,我们也从中选出了一些。

要想欣赏普林茨霍恩庞大收藏中的更多作品,详见1998年出版的《超越理性:普林茨霍恩藏品集中的艺术和精神错乱作品》,要想阅读英文版的《精神病人的艺术》,请点击1972年译本。

佚名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复仇天使》(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空气幻影”:幻觉》(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寓言-象征作品》(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试观此人》(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个脑袋》(粉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牧羊人向他的山羊致敬》(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抽象-装饰嬉戏》(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人物速涂》(钢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假发女人》(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旺多姆石柱》(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装饰性速涂》(半幅,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装饰-象征绘画》(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寓言画》(铅笔)


卡尔·布伦德尔(Karl Brendel)

1870年,卡尔·布伦德尔出生于图林根。他原本是砌砖工,1902年一次事故后截肢了一条腿,有幻觉、妄想症和狂热病史。1912—1913年间,他学会通过咀嚼面包来制作模型的原材料,之后又将热情转向了木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脑袋》(面包捏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个头足雕像》(正反面,木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恶魔》(木刻)


奥古斯特·克洛茨(August Klotz)

奥古斯特·克洛茨1864年出生于施瓦本,他依据一份复杂的“色彩字母表”作画,这份字母表让他得以通过数字密钥将单词转为色彩,他据此构造复杂的视觉作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沃尔肯元帅》(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扫烟囱者的雪》(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地窖、旅馆、沙龙、马厩》(铅笔和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虫洞等等》(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玩笑-装饰作品》(水彩)


彼得·莫格(Peter Moog)

彼得·莫格出生于1871年,他在艾费尔乡下长大,家境贫寒,未及成年就染上了酗酒的恶习。他的作品宗教色彩浓重,他曾对普林茨霍恩说自己“在镶嵌地砖或有斑点的墙上找到了数百张面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牧师和圣母在祭坛》(水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十字架和圣母怜子像降临》(水彩)


奥古斯特·内特尔(August Neter)

奥古斯特·内特尔于1968年出生在施瓦本,经常出现幻觉。在学校时,他曾在半小时里看到一万个人的幻影,这些形象直到成年也一直留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了他画作的主题,普林茨霍恩称他的画作“冷静而精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敌基督》(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世界轴和兔子》(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迹牧羊人》(铅笔)


约翰·克尼普费尔(Johann Knüpfer)

1866年,约翰·克尼普费尔降生在奥登森林的一处村庄里,在因乞讨被定罪六次后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的画作反映了语言和画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时而也会出现宗教主题和鸟类,克尼普费尔认为自己能理解鸟类的语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帝的羔羊》(钢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邦普顿》(钢笔)


维克多·奥尔特(Viktor Orth)

1853年,维克多·奥尔特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878年,他患上了妄想症,试图在火车上开枪自杀,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的作品只有几个主题:海景、人像、“紧张症绘画”和“鬼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夜间海上三大师》(水彩)


赫尔曼·拜尔(Hermann Beil)

赫尔曼·拜尔于1867年出生在萨克森,他的家人后来也被送进了疯人院,而他本人则饱受周期性躁狂抑郁症之苦。他因其多产而细致的画作为人所知,他会在视线内一切物品上作画,甚至连厕所卷纸也不放过。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偶像?》(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幅肖像》(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神圣的(偶像)形象?》(水彩)


海因里希·韦尔茨(Heinrich Welz)

出生于1883年的海因里希·韦尔茨是一位律师,他曾试图写一篇社会学论文,但患上了妄想症,他相信自己能够控制星体移动,还能和一位虚构的朋友“绿叶”交流。他在疯人院期间发明了一种理论:如果将拿破仑在欧洲去过的地点一一相连,得到的曲线形状会是一个字母“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拿破仑曲线》(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几何肖像》(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肖像画》(铅笔)


约瑟夫·塞尔(Joseph Sell)

约瑟夫·塞尔出生于1878年,他“在1907的一天醒来,下床点了一支蜡烛,之后做出了极其怪异的行为,乃至被送进了疯人院”。他相信自己能通过心灵感应在同一瞬间听到全世界发生的一切,他的作品具有光怪陆离和未来主义的风格。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监狱诡计》(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宇宙颠倒》(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因受触动而作的上帝画像》(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下一次世界轮回的种种》(蜡笔)


弗兰茨·波尔(Franz Pohl)

弗兰茨·波尔出生于1864年,是一位锁匠,他患有妄想症,同时有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的症状。他给自己的每幅画作都一丝不苟地记上日期,作品风格则游移于写实和幻想之间。普林茨霍恩一直承认,他的所有画面都反映出高超的技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装饰性设计》(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幻绘画》(铅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奇幻场景》(蜡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自画像》(蜡笔)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6#
发表于 2019-4-1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审美需求与审美实践的各自成因



简要的讲:审美需求是一种精神动机,审美实践是一种行为满足。两者关联但非同。

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同一的。然,表达这种同一本性的生物学形态(几何构型)而言,则是离散的(多样化或统一性的)。本性是本能的基础。

而生物本能恰恰是源出于个体在生物构型方面的群体一致性和个体独特性的。本能性反应是生物本性(群族)与个体本征性(个体)之间有机化的叠加效应。

个体形态学上的个性特征,限制了其本性实现方面的“完备化”之可能性。如此,也就形成了任意不同个体的构型张力,或说身心“压力”的成因之基础。作为一个离散体系(譬如人类群体)中的一员,这种“压力”通常是混合的,依据其来源,大致可划分为两类:内源性(结构性)的与外源性(作用性)的。

任何“压力”都是可转归、分解和分化的,且是多途径、多方式的。其“压力”效应,既可是“正性”的,亦可是“负性”的。


人类审美需求中的那个“美”,并非胎生于本性的“固在”之物。“美”是对“压力”的本能解读方式之一。换言之,“美”是人类无意识层面中所有“压力”或说所有“缺陷”的普适化的高级代(补)偿方式。再直白一些地讲:“美”本身是空无的,仿佛一个空泛无形却可含纳无数内容的巨无霸“皮囊”。皮囊之中,充填着各自个体的审美实践,


简而言之:审美需求出自群体本性;审美实践则出自个体本能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7#
发表于 2019-4-20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彭锋︱艺术的终结与禅[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From [color=rgba(0, 0, 0, 0.298)]文艺研究编辑部
文艺研究
[color=rgba(0, 0, 0, 0.298)]2 days ago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托
本文原刊于《文艺研究》2019年第3期,责任编辑张颖,如需转载,须经本刊编辑部授权。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终结论”的影响不断增强。西方学者,包括这种主张的倡导者丹托在内,都认为它是黑格尔美学影响的结果。然而,如果我们考察这种理论的形成背景,会发现60年代以来发生在纽约的艺术实践为这种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波普艺术的兴起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突破了艺术品与寻常物之间的边界。如何将它们区分开来,成了20世纪后半期艺术理论面临的一大难题。受到禅宗思想的启发,丹托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类似于“见山是山”与“见山只是山”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是非外显的。决定某物是否是艺术品的关键,不在它的外显特征,而在它引发的理论解释。由此,决定某物是否是艺术品的专家,不是鉴赏家而是哲学家。长期以来围绕审美来讲述的艺术的故事告一段落。艺术的终结,并非指不再有艺术,而是指关于艺术的故事讲完了。如果我们接受禅宗的启示,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故事的梗概就已经呈现出来了:丹托终结的是关于艺术品的故事,接下来将要发生的是关于艺术家的故事。
  “艺术终结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影响广泛的艺术理论,其始作俑者丹托经常用“终结论”来标签他的艺术哲学。在理论极其贫乏的时代,丹托及其同道倡导的艺术终结论,极大地提振了艺术界的理论兴趣。不可否认,对于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存在不同的解读,他本人的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了变化,对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辨析。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丹托为什么会提出艺术终结论?提出艺术终结论的为什么是丹托而不是其他哲学家?

  西方学者,包括丹托自己在内,都认为直接启发艺术终结论的是黑格尔。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讲演中曾经宣告过艺术终结,而且与丹托一样,都宣称艺术将终结到哲学之中。如果有人将丹托的艺术终结论视为黑格尔的翻版,估计丹托也不会辩解。然而,丹托公然凸显黑格尔的影响,难道他不担心人们会认为他在炒黑格尔的冷饭?在我看来,丹托对他的艺术终结论中黑格尔因素的强调,实际上是后来附加上去的。在1981年出版的《寻常物的嬗变》(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一书中,丹托已经奠定了他的艺术哲学的基调,但是全书只提到一次黑格尔,而且是在一般性地回顾艺术哲学的历史时提到的[1]。到了1986年出版的《哲学对艺术的剥夺》(The Philosophical Disenfranchisement of Art)一书中,黑格尔就成了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哲学家。丹托还明确指出,艺术的终结“确实是黑格尔的主题,这篇文章受到黑格尔的某些观点的启发,因为黑格尔非常明确地说过,就其本身而言,或者至少就其最高的使命而言,艺术真的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2]。考虑到丹托艺术理论的核心思想早在1964年发表的《艺术界》(The Artworld)一文中已具雏形,80年代中期才进入丹托视野的黑格尔,对于丹托艺术哲学的原创构想实际上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启发丹托提出艺术终结论的,更可能是60年代纽约的艺术实践和禅宗,而不是黑格尔。丹托只是后来在做进一步理论化的工作时,才将自己与黑格尔联系起来,将自己的思想置入西方美学的背景之中。

  笔者认为,正因为受到60年代纽约当代艺术的启发,受到禅宗的启发,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才独树一帜。正因为其学术生涯的黄金时间是在20世纪中期的纽约曼哈顿上城度过的,丹托才能够提出他的艺术终结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不是从黑格尔美学中推导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提出艺术终结论的是丹托,而不是其他研究黑格尔美学的专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托不止一次讲到,当他1964年在位于曼哈顿上城的斯特布尔画廊(Stable Gallery)看到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时,就意识到艺术终结了。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与超市里的布里洛盒子一模一样,但前者是艺术品,后者是包装箱。丹托由此发展出了著名的“不可识别性”(indiscernibility)理论和方法论,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他的艺术理论大厦。艺术终结论也是在不可识别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不可识别性在丹托的整个哲学体系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丹托对当代哲学的最大贡献。正如卡罗尔指出的:“对于丹托来说,不可识别性这种方法,不只是哲学美学的一种技法。丹托在元哲学上确信,一般而言,哲学是由感知的不可识别性问题引发的。这就是为什么丹托要坚持主张哲学问题不能由经验观察来处理。”[3]丹托自己也总结说:“运用假想的例子,将一对不可识别的东西并置起来,它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在表达它们的句子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标示这种区别,却以此区分真假,这种做法是哲学的特有属性。”[4]指出这一点很有必要,因为国内读者多半将丹托视为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而忽略了他还研究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科学哲学、哲学史,只是在1981年之后才集中到美学和艺术批评上来。由此可见,丹托的美学和艺术批评,并非心血来潮或者哗众取宠,而是建立在他深厚的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
  所谓“不可识别性”指的是:两个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东西,其中一个是艺术品,另一个不是,人们凭借感官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它们之间完全没有区别。如果它们完全没有区别,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就彻底消失了。但是,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依然存在,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被当作艺术品,超市里跟它们一模一样的布里洛盒子被当作寻常物。作为艺术品的《布里洛盒子》在1964年就可以卖到六百美元一只的价格,作为寻常物的布里洛盒子则几乎一钱不值。丹托艺术理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释为什么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是艺术品,而超市里跟它们一模一样的布里洛盒子则不是。根据丹托的理论,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之所以是艺术品,是因为它有一种由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构成的“理论氛围”(atmosphere of theory),能够置身于“艺术界”(artworld)之中。超市里跟它们一模一样的布里洛盒子则没有理论氛围,没有艺术界,因此只是寻常物。丹托进一步指出,这种理论氛围或艺术界是“非外显的”(non-manifest),是不能由感官识别的。因此,决定某物是否是艺术品的关键,不在该物可以被感官识别的特征,而在该物是否拥有理论氛围或艺术界。丹托明确说:“将某物视为艺术,要求某种眼睛不能识别的东西—— 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的知识:一种艺术界。”[5]理论氛围或艺术界是只可思考而不可感知的,是哲学思考的对象而不是审美欣赏的对象。因此,丹托得出结论说:艺术终结到哲学之中去了。在艺术终结之后,决定艺术身份的不再是审美感知,而是哲学解释。总之,丹托坚持艺术与非艺术之间存在不同,但是这种不同是非外显的、不可感知的。这是丹托艺术理论的核心,他的艺术终结理论、不可识别理论、艺术界理论等等,都是从这个核心发展起来的。

  显然,丹托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全然不同。在黑格尔那里,艺术之所以要让位给哲学,是因为理念发展到新阶段之后,不能被感性地表现,只能被理性地思考,从而超出了艺术的表现范围,进入了哲学思辨的领域。与黑格尔不同,丹托对艺术的认识来源于他的实际观察,而不是哲学假定。喜欢参加各种展览开幕式的丹托,将他看到的在画廊和美术馆中展出的东西都称为“艺术品”,不管它们是否符合某种预先的艺术定义。因此,丹托的艺术终结论是在对60年代纽约艺术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任何已有的艺术理论中推导出来的,包括黑格尔的理论在内。丹托对于已有的美学理论非常熟悉,他于40年代末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美学,1949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49—1950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赴巴黎访学一年,195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然而,对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美学,丹托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们与当时纽约轰轰烈烈的艺术实践完全脱节。丹托回忆说:

  我郁闷地跟着欧文·埃德曼(Irwin Edman)研究美学,跟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研究的美学更有哲学意味。但是,我从来没有能够将他们教给我的美学与20世纪50年代创造的艺术联系起来,我也从来没有发现任何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原本应该对美学有所了解。只有当我遇到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时,我才刹那间心领神会,明白如何用艺术来研究哲学。[6]

由此可见,启发丹托的艺术理论的,是安迪·沃霍尔的艺术,而不是当时纽约流行的欧文·埃德曼和苏珊·朗格的美学,也不可能是19世纪上半期在海德堡和柏林流行的黑格尔美学。在黑格尔讲授美学的时代,沃霍尔的艺术还是不可设想的。丹托不无自豪地谈到,对于研究艺术理论来说,身居20世纪中后期的纽约有多么重要:

  我认为生活在20世纪中后期的纽约就是生活在哲学家的乐园,因为当时的艺术界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最令人惊讶的概念类型的范例。如果某人这些年在哲学上对艺术有兴趣,却生活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这对他来说就太不幸了。我对自己那个时候生活在纽约总是心存感激。我觉得只有在那个时期的纽约才有可能做艺术哲学,这种可能性在历史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有出现……[7]

丹托在总结自己的艺术终结论时提到了三篇文章:1984年发表的《艺术的终结》(The End of Art),1985年以讲演的形式发表、1987年收入文集的《走向艺术的终结》(Approaching the End of Art),以及先以讲演形式发表、1989年正式发表于《格兰街》(Grand Street)、1991年收入文集的《艺术终结的叙事》(Narratives of the End of Art)[8]。尽管在这三篇文章中丹托都提到了黑格尔,但是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特别是追溯到60年代丹托艺术哲学开始形成的时候,就会发现黑格尔并不在场;对丹托影响最大的,除了当时的艺术实践之外,是分析哲学和禅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rthur Danto, After the End of Ar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就像丹托认识到的那样,艺术只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得依靠哲学。当然,无论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还是以朗格为代表的现代符号学美学,都无法回答沃霍尔等人的艺术提出的问题。要回答纽约艺术家提出的新问题,需要新哲学。丹托心目中的新哲学就是分析哲学和禅宗思想。尽管禅宗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对于当时的纽约思想界来说,至少对于丹托本人来说,却是新生事物。丹托甚至发现禅与分析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

  我认为分析哲学的经典著述……像禅师的哲学散文。我无法描述在哲学思想中发现“道”时的喜悦。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就像顿悟一样,不过这指的是对混乱的解除。……我认为,我的佛教阶段已经接近它的目标。不过,通过哲学分析来澄清思想的目标,我一直保持至今。[9]

由此可见,丹托有段时间研究过禅宗。他发现禅宗与分析哲学一样,追求清晰与简洁,没有传统形而上学的云山雾罩。丹托后来没有继续研究禅宗,是因为他认为他研究禅宗的目的已经达到,但他并没有放弃分析的态度和方法。丹托始终在追求通过哲学分析来澄清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明晰和简洁。或许我们可以说,丹托所接受的禅宗思想,后来融化到了他的分析哲学之中。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丹托学习禅宗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呢?

  1964年丹托发表了奠定其艺术理论基础的《艺术界》一文,这是他第一次尝试从哲学上来回答沃霍尔的艺术提出的问题。在这篇有些刻意追求分析的清晰性的文章中,丹托出人意料地全文引用了青原惟信的这段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0]

对于这段引文,丹托没有做什么解释,只是提示可以用青原惟信的这段语录所包含的理论模型来解答所谓的不可识别性难题。在丹托看来,新的艺术抛弃了“艺术身份证明”(artistic identifications),将艺术放回到“真实世界”(the real world)。于是,作为真实世界一部分的艺术,与真实世界中的事物,也就是所谓的“纯粹真实事物”(the mere real thing)之间的区别,就像“见山是山”与“见山只是山”之间的区别[11]。尽管丹托用青原惟信语录中的理论模型来解释他在艺术中遇见的不可识别性问题非常贴切,但是,如果不插入这段语录,该文的论证丝毫不会减弱。所以,虽然是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但在《艺术界》一文中,青原惟信的语录更像是天外来客,完全脱离了语境。如果不是读到了丹托带有传记色彩的《上西区的佛教》(Upper West Side Buddhism)一文,如果不了解丹托对于禅宗乃至整个东方思想的深入理解,读者多半不会严肃对待他引用的这段语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Buddha Mind in Contemporary Art
Jacquelynn Baas and Mary Jane Jacob (eds.)

  在《上西区的佛教》一文中,丹托详细讲述了铃木大拙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讲授禅宗的情形,特别论及禅宗对于他的艺术哲学乃至纽约艺术界的深刻影响。除了聆听铃木大拙的讲课和阅读他的书籍之外,丹托还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过“东方人文学科”(Oriental Humanities)课程,并且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如1969年出版《神秘主义与道德:东方思想与道德哲学》(Mysticism and Morality: Oriental Thought and Moral Philosophy)一书,1973年发表《语言与道:对不可言说的反思》(Language and the Tao: Some Reflections on Ineffability)一文。由此可见,丹托对东方思想,特别是佛教和道家,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铃木大拙

  丹托最初在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发现东方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抽象表现主义对于自动绘画、即兴表演、无意识释放的追求,会让人很容易想起道家推崇的解衣盘礴和禅宗推崇的不修之修。但是,丹托很快就意识到,与其说禅宗是一种表演行为,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态度。因此,丹托认为,真正受到禅宗影响的艺术是60年代兴起的波普艺术,而非50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丹托说:

  让我作为哲学家介入其中的,是波普艺术,尤其是通过沃霍尔的作品。……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例示了某些物体是艺术,它们与日常经验中方便运输的普通包装箱实际上毫无区别。艺术与生活从外观上来看完全一样,哲学的任务就是去解释为什么它们之间是不同的,它们以何种方式是不同的。正是在这里,我对佛教的研究(尽管没什么了不起),尤其是铃木博士的著述,开始给我提供帮助。[12]

现在回过头来看,丹托在1964年的《艺术界》一文中引用青原惟信的语录不是偶然。如果说丹托的全部艺术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识别不可识别者,也就是说,要将作为艺术作品的《布里洛盒子》与和它一模一样的、作为寻常物的布里洛盒子区别开来,那么,禅宗的思想资源在这方面的确可以有所贡献。在有关禅师修行的记录中,将表面上不可区分的事物区分开来的案例非常丰富。除了青原惟信借助山水所说的不同境界之外,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俱胝一指”的故事,说的是同样的道理。总之,丹托从非外显特征去找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明显受到禅宗的启发。外显特征是传统美学中所说的审美特征,观众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的审美享受多半来自外显的审美特征。非外显特征是丹托所强调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哲学解释,它们不是审美欣赏的对象,而是哲学思考的对象。

  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禅宗能够启发丹托回答20世纪60年代纽约波普艺术提出的问题?给丹托提供启发的为什么不是黑格尔美学,甚至不是丹托所钟爱的分析哲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艺术本身就是在禅宗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丹托用基于禅宗的理论模型来回答波普艺术提出的问题就显得特别得心应手。丹托说:

  直到60年代,我从铃木博士那里学到的东西——如果不是通过他的讲演,就是通过他的书籍——才找到了进入我的哲学的途径。在50年代的范例中,我没能够看到这种影响。艺术史自身的方向以一种我认为是激进的方式转变了。铃木博士是有助于引起这种转变,还是只不过对它有所贡献而已,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肯定地说清楚的。不过,做出这种改变的人,他们自己都以或这或那的方式是铃木的学生。无论如何,当我开始放大这种转变时,禅的意义出现了。[13]

根据丹托对纽约艺术的观察,60年代的波普艺术彻底改变了艺术史的发展方向,任何东西都可以是艺术,只要能够给这个东西以合理的哲学解释,只要能够给这个东西制造一种理论氛围,只要能够将这个东西置身于艺术界之中。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就其能够为我们的感觉识别而言,彻底消失了。在丹托看来,艺术史的这种转变是由禅宗引起的,具体说来就是由铃木大拙在哥伦比亚大学讲授禅宗这个事件引起的。禅宗不仅影响了丹托的艺术理论,而且影响了丹托的理论所解释的那种艺术运动。禅师们识别是否得道的方式,启发了丹托区分艺术品与寻常物。对于丹托来说,只要禅宗启发他回答不可识别性的难题,它的使命就完成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用分析哲学的态度和方法建立起一套哲学理论,来解决不可识别者的识别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丹托说他研究佛教的目的实现了。实际上也是如此,丹托后来并没有对禅宗做进一步的研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丹托在禅宗与波普艺术之间做的类比是合理的吗?从直观上来看,波普艺术对时尚、商业、流行文化的迷恋,与禅宗修行在气质上似乎相隔有距。当然,如果我们将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的流行文化视为后工业社会的“担水砍柴”,波普艺术与禅宗修行之间的差距也并非完全无法弥合。但是,丹托的艺术理论与禅宗思想之间仍然存在着关键区别,让我们做进一步的辨析和揭示。

  丹托非常看重青原惟信的那段语录,除了1964年在《艺术界》一文中引用之外,在1981年出版的《寻常物的嬗变》一书、1995年发表的《日本前卫艺术》、2004年发表的《上西区的佛教》和2013年出版的在世哲学家丛书《丹托哲学》中回应苏珊·费金(Susan Feagin)的文章中,也做了全文引用。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丹托着墨不多的解释,会发现他的理解是有所变化的。青原惟信的语录涉及禅宗修行的三个阶段或境界,丹托对于艺术史或者艺术自身的看法也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或类型,既然丹托认为二者在理论模型上类似,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相互匹配来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青原惟信的语录中,禅宗修行的三个阶段或境界可以简称为: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在丹托的艺术理论中,艺术也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或类型:一是纯粹的寻常物;二是艺术史之中的艺术;三是艺术史之后的艺术。我们也可以将纯粹的寻常物视为艺术史之前的艺术。鉴于在艺术史之前无所谓艺术,艺术史之前的艺术其实就是寻常物。有了艺术史之后,艺术与寻常物之间有了区分,这种区分是可以用感官识别出来的,艺术品具有的审美特征成为维持艺术身份的重要标志。这种艺术就是艺术史之中的艺术。丹托所说的在60年代纽约发生的波普艺术,彻底改变了艺术史的发展方向,将艺术史推向了终点,因此是艺术史之后的艺术,丹托本人喜欢称之为“后历史艺术”(post-historical art)。

  现在我们来看看禅宗的三境界与艺术的三阶段是如何匹配的。在《艺术界》一文中,尽管没有明言,但是丹托的匹配是非常明确的:“见山是山”匹配寻常物,“见山不是山”匹配艺术史中的艺术,“见山只是山”匹配后历史艺术。寻常物与艺术史中的艺术之间的区别是感官可以识别的,艺术史中的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就在于它们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感觉特征,让我们从中获得审美享受。后历史艺术放弃了艺术史中的艺术对感觉特征的追求,我们从感觉上无法将后历史艺术与寻常物区别开来,但是它们之间并非没有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类似于“见山是山”与“见山只是山”的区别,这种区别可以思考,但无从感知。在《寻常物的嬗变》中,丹托维持了这种匹配,同时做了这样的解释:

  他将山(只)看作山,不过这并不是说他像从前那样将山看作山,因为他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精神修炼以及不同寻常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之后,回到见山是山。当青原说山(只)是山的时候,他在做一种宗教陈述:通过将山变成宗教对象,山与宗教对象之间的对比消失了。[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rthur Danto,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

我在翻译这段文字时以加括号的形式强调了原文中两处本来不存在的“只”,目的是让读者意识到丹托谈论的是第三个阶段,而不是第一个阶段。在丹托看来,第一个阶段的“见山是山”是一个日常陈述,第三个阶段的“见山只是山”是一个宗教陈述。尽管从感觉上来看,“见山是山”与“见山只是山”并没有区别,但是它们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陈述,讲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以此类推,尽管从感觉上来看,后历史艺术与寻常物并没有区别,但是后历史艺术是艺术,寻常物不是艺术。

  1995年1月,丹托在《国家》(The Nation)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日本前卫艺术》。他明确将抽象表现主义视为符合青原惟信第二境界的艺术,将波普艺术视为符合第三境界的艺术[15]。在丹托的文本中,抽象表现主义意味着艺术史中的艺术的高峰,波普艺术则意味着后历史艺术的开始。因此,在丹托的文本中,在禅宗的三境界与艺术史的三阶段之间所做的匹配是合理的。

  丹托在禅宗的三境界与艺术史的三阶段之间所做的匹配或者类比,的确是富有启发性的。但是,丹托忽视了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中间阶段,即禅宗的“见山不是山”与艺术史中的艺术,它们之间的匹配是有疑问的。艺术史中的艺术与寻常物不同。比如说,艺术史中的艺术是寻常物的再现,而不是寻常物。这种本体论上的差异,在古德曼的《艺术的语言》(Languages of Art)中得到了明确解释。在古德曼看来,“一幅康斯特布尔的马尔伯勒城堡的绘画,与其说像那座城堡,不如说像任何另外一幅绘画”[16]。城堡是建筑,绘画不是。人们可以生活在城堡里,但不能生活在绘画里。但是,在“见山是山”与“见山不是山”这两个阶段或境界中,山并没有什么不同。艺术史中的艺术家改变了寻常物,但是禅宗修行并没有改变山。正因为如此,丹托不加辨析地将它们匹配起来是有疑问的。

  在《上西区的佛教》一文中,丹托对青原惟信语录的解释似乎有了变化:

  任何一个学习东方形而上学的学生对于青原的精神旅程都能感同身受。像我们大家一样,他从常识中的世界开始。然后他经历一个世界全是幻觉的阶段,就像在吠檀多(Vedanta)中那样。不过,他最终明白幻觉只是幻觉——常识世界就是形而上和宗教上的终极。轮回就是涅槃。没有什么将幻觉与实在区别开来,不需要任何东西来区别艺术品与纯粹真实物。这不是说它们之间没有区别,而是说它们之间的区别无需看见。这一点在美学文献中还没有成为一个问题,美学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艺术品作为艺术品,总有一个牢固的先行的同一性。[17]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丹托将第二阶段视为幻觉,将第三阶段视为实在,好像认为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关系是表面上看起来相似而实质上不同。同时,丹托似乎弱化了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区别,强调了它们的相同。如此一来,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这种关系就存在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或者存在于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鉴于丹托强调后历史艺术拥有理论氛围,而理论正是禅宗修行的第二阶段的幻觉之源,因此,后历史艺术与寻常物之间的区别,似乎更加类似于“见山不是山”与“见山是山”的区别。按照这种解释,三个阶段的山就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修行者对于山的感知或解释。

  或许,丹托本人并不会同意我这里的推测,但是,将理论解释导致的寻常物的嬗变视为后历史艺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更加合理。就丹托特别推崇理论解释来说,后历史艺术只达到禅宗修行的第二个阶段,似乎还没有到达“见山(只)是山”的境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遗憾的是,禅宗对于丹托的影响,在西方学术界不是被完全无视,就是被轻描淡写地对待。在卡罗尔最近面世的研究丹托的专著《丹托的艺术哲学》一书中,禅宗的影响完全没有被提及。在大多数分析美学家看来,丹托回顾禅宗对他的影响,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学术生涯显得更加有趣,禅宗对于丹托的哲学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丹托的哲学、尤其是他的“不可识别性”方法论完全是丹托自己的发明。我认为这里存在文化偏见。“不可识别性”方法论是禅宗的特色,它在任何哲学中都没有在禅宗那里表现得那么突出和重要,没有禅宗的启发,丹托不太可能自觉地将“不可识别性”作为自己的哲学方法论。令人欣慰的是,禅宗对丹托的影响,除了得到他自己的认可之外,也引起了少数哲学家的关注,笔者期待更多的中国学者能够加入这方面的研究。

  罗伯特·所罗门(Robert Solomon)和凯斯琳·希金斯(Kathleen Higgins)注意到丹托引用青原惟信的语录。他们认为,丹托借助禅宗来表达由意识引发的转变,这种转变就像黑格尔的“扬弃”那样,同时包含了否定和超越。正是通过禅宗的觉解,日常生活的寻常物被赋予意义,进而变容为艺术品。所罗门和希金斯认为,丹托借助禅宗表达的,除了由意识引发的转变之外,还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正因为如此,丹托极力主张艺术跟美无关。意识觉醒可以让所有事物变容,尤其是能够让那些平庸的、陈腐的、令人不快的乃至肮脏污秽的东西变容。丹托对于当代艺术引起的恶心的肯定,是众生皆有佛性的影响的结果[18]。

  加里·夏皮罗(Gary Shapiro)对丹托艺术哲学中的禅宗影响的关注,源于福柯对沃霍尔作品的解读。同丹托一样,福柯也将沃霍尔视为革命性的艺术家,但是他们对于沃霍尔的解读完全不同。丹托侧重的是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与超市里的布里洛包装箱之间在感官上的不可识别性,福柯感兴趣的是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总是成批出现。换句话说,丹托只关注一个《布里洛盒子》,福柯研究的是由众多盒子组成的《布里洛盒子》装置。夏皮罗敏锐地指出:“福柯看到了沃霍尔的批量生产在同一个形象的重复、倍增和滋生方面的意义:坎贝尔汤罐头、布里洛盒子、玛丽莲·梦露和杰姬·肯尼迪的脸,都以成排、网格或者矩阵的形式摆放,差不多可以无限地增加。相反,丹托只对这一点着迷:无法从视觉上将单个的沃霍尔《布里洛盒子》与超市货架上的布里洛盒子区别开来。”[19]正是通过重复,夏皮罗发现了沃霍尔作品与禅宗之间的关联。夏皮罗对禅宗的“阶段”的理解与丹托不同。在丹托眼里,禅宗最重要的启示是觉解,通过觉解引发世界意义的变化。借用丹托自己的术语来说,这种变化就是带有宗教意味的变容或者嬗变(transfiguration)。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就是借助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意识活动,将超市货架上的布里洛盒子变容为艺术品。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与超市货架上的布里洛盒子之间的物理区别,被完全忽略不计了。在夏皮罗看来,禅宗对沃霍尔的启发不是觉解而是“空”,通过不断重复而形成的“空”。这正是福柯从沃霍尔作品中所看到的关键之处。夏皮罗指出:

  与丹托用他的洞见也就是寻常图像被变容为艺术来回应沃霍尔的作品不同,福柯看到的是寻常意义被抽空了而不是被变容了。丹托在沃霍尔那里看到了饱满和充盈的意义,日常生活被变形和提升到一种新的(黑格尔式的)自我意识水平;福柯看到的是不断重复的图像在倒空和分解过程中造成的感觉衰减和闪烁。尽管福柯在他的著述中几乎没有说到佛教或者其他东方冥想实践,但是他对沃霍尔的形象描绘可以被视为一种佛教文本。它说的是一种这样的领会:由闪闪烁烁的重复(轻微的变化强化了这种闪烁效果)所显示的“中心即无”和“永恒幻象”。福柯好像发现了重复诵念咒语或者重复凝视图像的实践的等价物,在其中词语或者外观不再指向(refer)而是显示(reveal)“事件被剥去的形式”或者“永恒幻象”。[20]

同样发现了沃霍尔与禅宗的关联,但是丹托看到的是“悟”,夏皮罗和福柯看到的是“空”。如果侧重于“空”的话,就有可能将艺术的焦点从对象转向主体,即从艺术品转向艺术家。遗憾的是,夏皮罗并没有沿着禅宗的路向继续探索。

  舒斯特曼也注意到了丹托思想与禅宗的关系,而且看到了禅宗在将艺术作为生活方式来实践方面所具有的潜力,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由艺术品向艺术家的转向。不过,舒斯特曼似乎对禅宗做了过于简单化的理解,没有看到丹托所重视的不可识别性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舒斯特曼在报告自己的坐禅经验时,强调禅悟不仅能够将眼前的事物由丑陋的寻常物转变为激动人心的美,而且能够将修行者自己由寻常人转变成为艺术品[21]。如果舒斯特曼所言不虚,美学便又回到了传统的轨道,即通过外显特征来识别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而经过20世纪分析美学的洗礼,传统美学通过外显特征来识别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做法已经被证明困难重重。

  在《语言与艺术》一文中,苏珊·费金对丹托与禅宗的关系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在费金看来,丹托借助青原惟信的语录来阐明不可识别性是非常成功的,但是,禅宗并不支持丹托的艺术哲学,因为丹托艺术哲学的核心是理论解释,也就是说理论解释而非审美特征是决定某物是否是艺术品的关键,而禅宗在根本上是反理论、反解释甚至反语言的[22]。费金的批评相当中肯,禅宗并不能点石成金,凭借觉解将寻常物变容为艺术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丹托引入禅宗来解读艺术,当代艺术家受到禅宗的影响而创造艺术,打破了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让艺术抵达它的终点。这是艺术史上的一场巨变。丹托最早意识到这场巨变,并且对它做出了精彩的理论阐释。但是,丹托理论的局限也是非常明显的,他并没有走出决定性的一步,最终还是没能从以艺术品为中心的旧艺术体制之中脱身,没有揭开以艺术家为中心的艺术新时代的序幕。

  众所周知,在禅宗的修行中,山始终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人。如果丹托以为“见山不是山”是对山的改变,那么他对禅宗的理解就有相当大的偏差。无论如何,丹托执著于将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解释为艺术品是有问题的。如果他认识到禅宗修行改变的不是对象,那么他就不应该如此执著。事实上,丹托的解释并不成功。如果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与超市里的布里洛盒子真的毫无区别,那么丹托的理论就不仅能够将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嬗变为艺术,而且能够将超市里的布里洛盒子嬗变为艺术。换句话说,自沃霍尔和丹托之后,所有布里洛盒子都变成了艺术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与超市里的布里洛盒子区别开来,不能将艺术品与非艺术品区别开来。丹托之所以还热衷区分,除了对禅宗的理解有所偏差之外,资本主义对艺术品的拜物教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沃霍尔和丹托本来可以彻底破除人们对艺术品的崇拜,让艺术走向终结。但是,就像丹托本人反复申明的那样,艺术的终结并非指艺术的死亡,而是指有关艺术的故事的讲述告一段落;就像中国章回小说那样,到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丹托不仅没有宣判艺术的死刑,甚至没有阻止人们继续讲艺术的故事。他只不过是宣告西方艺术界几种主要的讲述方式都将艺术的故事讲完了,或者说有关艺术史的宏大叙事终结了。如果还要继续讲艺术的故事,就得重起炉灶,讲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但是,丹托坦承,他只是知道该讲的故事讲完了,并不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是什么,不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该如何讲。

  事实上丹托所谓的“讲完了”的艺术的故事,只是围绕艺术品讲的故事。如果他认真对待禅宗的启示,就有可能将关注的重心从艺术品转向艺术家。也就是说,接下来讲述的艺术的故事将围绕艺术家展开。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回顾艺术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对艺术品的崇拜也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家比艺术品更重要。正如贡布里希所言:“真的没有艺术那种东西。有的只是艺术家。”[23]

注释

[1][14] Arthur Danto, The Transfiguration of the Commonplace: A Philosophy of Art,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56, p. 134.
[2] Arthur Danto, The Philosophical Disenfranchisement of 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83.
[3] Noël Carroll, “Essence, Expression, and History: Arthur Danto’s Philosophy of Art”, in Mark Rollins (ed.), Danto and His Critics,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12, p. 120.
[4][7] Arthur Danto, “Replies to Essays”, in Danto and His Critics, p. 288, p. 290.
[5][10][11] Arthur Danto, “The Art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61, No. 19 (1964): 580, 579, 579-580.
[6] Arthur Danto, “The End of Art: A Philosophical Defense”, History and Theory, Vol. 37, No. 4 (Dec., 1988): 134.
[8] Arthur Danto, After the End of Ar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p. 17. 奇怪的是,丹托没有提到奠定他整个艺术哲学基础的《艺术界》一文。
[9][12][13][17] Arthur Danto, “Upper West Side Buddhism”, in Jacquelynn Baas and Mary Jane Jacob (eds.), Buddha Mind in Contemporary Art, Berkeley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p. 52, p. 57, pp. 55-56, p. 58.
[15] Arthur Danto, “Japanese Avant-garde Art”, in The Madonna of the Future: Essays in a Pluralistic Art Worl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p. 106.
[16] Nelson Goodman, Languages of Art: An Approach to a Theory of Symbols, Indianapolis: The Bobbs-Merrill, 1968, p. 5.
[18] Robert Solomon and Kathleen Higgins, “On the Use and Disadvantage of Hegel for Art”, in Randalle Auxier and Lewis Hahn (eds.), The Philosophy of Arthur Danto, Chicago: Open Court, 2013, pp. 659-660.
[19][20] Gary Shapiro, “Art and Its Doubles: Danto, Foucault, and Their Simulacra”, in Danto and His Critics, p. 200, p. 213.
[21] Richard Shusterman, “Art as Religion: Transfigurations of Danto’s Dao”, in Danto and His Critics, pp. 251-266.
[22] Susan Feagin, “Language and Art”,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hur Danto, pp. 583-594.
[23] Ernst Gombrich, The Story of Art, London: Phaidon Press, 1995, p. 15.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8#
发表于 2019-5-3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种杰出的思维[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From [color=rgba(0, 0, 0, 0.298)]Ben Shneiderman
原理
[color=rgba(0, 0, 0, 0.298)]Today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撰文:Ben Shneiderman(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

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之所以能成为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与他非凡的观察能力不无关系。他会去比较鸟类翅膀向上和向下的运动速度;注意到将血液从心脏运出的动脉和把血液运送回来的静脉之间存在差异,从而绘制出了人体循环系统的精确模型。他所作的肖像画是开创性的,因为他是第一个描绘出精确的面部和颈部肌肉组织的画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心脏血液循环。| 图片来源:达·芬奇

他除了将艺术家的感知能力应用于科学主题上之外,还在他所具备的地质、天气、水文、植物学等知识基础上,接受来自艺术和工程的挑战。达·芬奇自然的思想状态是将艺术、设计、工程和科学融为一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达·芬奇的弩。| 图片来源:Public Domain

这种整合的精神也启发了其他传奇性的艺术-科学家,例如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阿达·洛芙莱斯(Ada Lovelace)和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

到了20世纪,学者们开始分分专注于自身的专业,并对学科进行了细分。不过,最近的一些研究人员又开始重新思考这种整合的思维方式,他们试图呼吁人们要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以求为发现和创新带来灵感。

2018年,我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了一次会议,在会议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讨论了如何能像达·芬奇在他那个时代所做的那样,让艺术、设计、工程和科学等不同领域以共赢的方式合作。对于那些想要理解、教授以及受益于整合方法的人而言,有几个很好的起点。

艺术训练让科学家出类拔萃

达·芬奇敏锐的感知能力使他成为令人赞叹的艺术家,这种感知能力还提高了他的科学水平,使他能够准确地描绘出云的运动,以及在物体周围形成的水流旋涡。这个传统在奥杜邦的鸟类绘画和玛丽·利基(Mary Leakey)的人类学绘画中表现得很明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奥杜邦对卡罗莱纳长尾鹦鹉的描绘。| 图片来源:纽约历史社会博物馆

医学专业人员也可能发现,视觉艺术方面的训练对他们的工作会有所助益。例如,一些皮肤科医生在被要求研究博物馆的画作之后,发现他们描述皮肤病变特征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艺术训练还会提高临床技能,如检查病人和阅读医学图像。

同样,受过音乐训练的医生在使用听诊器时,更善于听到心跳里的细微差别。接受过音乐训练的护理系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出病人的胃、心脏和肺发出的声音。路易·巴斯德在肖像画方面接受到的训练,或许帮助了他理解手性的概念,也就是分子如何能以左手性和右手性的形式存在的机制。

长期以来,科学社会学家Robert Root-Bernstein一直在研究科学领域中巨大成功的根源,他研究了诺贝尔奖得主的业余爱好,结果发现,他们是博学多才的人,相比于其他杰出的研究人员或普通大众,他们对于创作艺术、雕塑、音乐、文学、诗歌、戏剧以及其他创造性活动都要精通得多。

艺术创新对科学家提出挑战

没有科学,一些创意是无法实现的。例如,工程师Karlheinz Brandenburg想要用一种简洁的数字化方式录制音频,使得歌曲能够通过慢速通信线路传输。他开发了非常成功的mp3音频格式,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压缩格式为数字音乐革命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使计算算法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艺术家Lillian Schwartz曾经仔细研究过达·芬奇的作品,她参加了上世纪60年代的艺术和技术实验团体。在贝尔实验室期间,她与计算机图形的创新人员Ken Knowlton合作开发了计算机动画技术,为好莱坞特效和计算机游戏产业奠定了基础。

玩艺术会拓展工程师的思维

艺术、设计和工艺方面的训练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工作得更好。许多设计学院以及大学的设计系的蓬勃发展都证明了,它们教授的技能可以加速许多领域的工作。这些学院的学生通过处理设计问题,通过用多种方法处理草图和初稿,以及得到反馈的过程中,学习到了重要的经验。这些课程提高了他们在科学和工程研究方面的表现。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基于实践的研究”的不断发展产生了新的知识,这能为进一步的发现和发明奠定基础。一种颇受欢迎的将艺术设计与科学工程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便度过早期的对新的语言和新的方法的学习阶段。一项针对118种此类合作的研究显示出,这种合作带来了充足的好处。

艺术可以启发其他学科的学者

我们似乎有理由假设,像绘画、雕塑、音乐或戏剧表演之类的艺术作品会促使科学家或工程师建立联系,或让他们对正在研究的问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思考。爱因斯坦曾说,音乐巩固了引导他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洞见。

受到埃舍尔将鱼在网格中排列的激发,纽约大学的化学家Nadrian Seeman发明了第一种基于DNA的纳米技术。他写道,艺术可以“产生或帮助阐明与DNA结构有关的(可能是新的)观点。”

超级明星工程师巴克敏斯特·富勒的张拉整体式结构的想法,在Kenneth Snelson的创新建筑中得到了应用,他将钢索和铝制的圆柱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视觉上引人入胜的大型公共雕塑。这些雕塑也帮助分子生物学家理解大分子的结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Kenneth Snelson所创建的”针塔“| 图片来源:Onderwijsgek/Wikimedia Commons

许多来自科学、工程、艺术和设计网站的鼓舞人心的事例,都讲述了这种跨界合作能如何发挥强大的作用。高中和大学教师如果能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他们就能更好地为成功的富有创造力的合伙关系做好准备。整合思维在日益受到重视的另一个迹象是,设计思维因其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面所带来益处而获得认可。

或许,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除了建立专门的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之外,也会看见更多的设计学院,并督促它们加强这些不同学院之间的合作与联系。这并非易事,但如果可以,则或许能恢复以达·芬奇为典范的整合思考能力的突出地位。

原文标题为“ Leonardo joined art with engineering”,首发于2019年4月15日的The Conversation。原文链接:https://theconversation.com/leon ... engineering-113967. 中文内容略有删减,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79#
发表于 2019-5-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十位艺术大师,谁笔下的女人最性感?

中国国际书画网
[color=rgba(0, 0, 0, 0.298)]2018-02-23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巴勃罗·毕加索 《梦》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毕加索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毕加索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森特·梵高 《麦田里的女孩》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年-1890年),荷兰后印象派代表性画家。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早期因为表达内心的悲痛,曾割断了自己的耳朵。梵高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困扰其多年的精神病发作自杀身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达·芬奇 《蒙娜丽莎》
  达芬奇全名为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克劳德·莫奈 《身着日本服装的莫奈夫人》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伦勃朗·梵·莱茵 《扮作花神的沙斯姬亚》
  伦勃朗·梵·莱茵,英文名: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俗称伦勃朗,出生于1606年7月15日,死于1669年10月4日。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台湾把伦勃朗翻译为林布兰。伦勃朗早年跟从荷兰历史画家皮尔特·拉斯特曼学习绘画,1625年在家乡开设画室。伦勃朗作品题材广泛,擅长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以及100多幅自画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亨利·马蒂斯 《阿尔及利亚人》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1869-1954)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他是现代派雕塑的先驱者之一,其雕塑作品追求简洁、结实的风格。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马克·夏加尔 《The Acrobat》
  马克·夏加尔,英文名:Marc chagall,生于1887年,死于1985年。马克·夏加尔是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拉斐尔 《亚历山大人圣凯瑟琳》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谢世时年仅37岁,但由于他勤勉的创作,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拉斐尔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手法主义的代表人物,也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保罗·高更 《手拿芒果的女人》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年)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陶艺家、雕塑家及版画家。高更同塞尚、梵高并称为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三大画家,尽管他们各自走上自己独立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保罗·高更厌倦欧洲文明和工业化的社会,对传统艺术的优美典雅也相当反感,他向往原始和自然的生活。保罗·高更希望在原始民族、东方艺术和黑人艺术中寻找一种单纯率真的画风,创造出既有原始神秘意味又有象征意义的艺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约翰尼斯·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约翰尼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1632年出生于德尔夫特(Delft)一个小业主家庭,1675年卒于同地。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他的画往往只有一两位人物,一般是从事着家务劳动的妇女。维米尔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维米尔在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他的绘画形体结实、结构精致,色彩明朗和谐,尤善于表现室内光线和空间感。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80#
发表于 2019-5-10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 ——关于康德的审美自律学说的再思考

哲学园
[color=rgba(0, 0, 0, 0.298)]Yesterday
[color=rgba(0, 0, 0, 0.298)]

[color=rgba(0, 0, 0, 0.298)]

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
——关于康德的审美自律学说的再思考
范大邯(FAN Dahan)
转自: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本文原文为德语单行本著作Die Problematik derInteresselosigkeit. Eine Studie zur Kritikder ästhetischen Urteilskraft(Kant-Studien Ergänzungsheft, De Gruyter Verlag, 2018)的一部分。中文翻译由作者本人完成,在翻译时做了相当程度的调整。作者,范大邯,清华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勘误说明:文章第三部分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必要”(以斜体加粗的方式标出)在纸质版中误写作“正确”,请以本推送为准;另,脚注9也以相同的方式将纸质版的“著”更改为“铸”。

摘要:在阐释康德哲学内部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力的关系、实践理性的自律与审美自律的关系时,Paul Guyer援引了康德的“实践理性优先性”的学说,认为实践理性和道德相对于审美判断力具有优先性。Guyer的这一观点在学界很有影响。我的讨论将从三个方面展开:1,我认为,不适于将“实践理性的优先性”这一表述引入关于《判断力批判》的讨论中并主张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与《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实践理性会与理论理性潜在地陷入争论不同,并不存在使审美判断力陷入与实践理性冲突的契机。2,虽然“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的表述不妥,我也并不就认为在康德处审美领域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价值。当我们追问其价值时,这一设问方式本身就会将我们带回到探寻其对于实践领域的价值的老路上去。3,《实践理性批判》讲到每一种心灵能力都有自己的关切,并明确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各自的关切(Interesse),却未提及审美判断力的关切。我将就康德在这一点上的沉默展开分析,并试图表明:康德之所以不言及审美判断力的关切,有其特别的考虑。

关键词:实践理性的优先性;审美判断力的关切;审美自律;审美价值

ThePriority of Practical Reason over Aesthetic Judgment?
Reconsideration of Kant’s Theory of Aesthetic Autonomy
Abstract: In interpre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tonomy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that of aesthetic judgment within Kant’sphilosophy, Paul Guyer quotes Kant’s doctrine of “primacy of practical reason” and argues for the primacy of practical reason in its relation to aesthetic judgment. Guyer’s point of view is influential. My discussion will be developed in three aspects: 1. I do not think it is appropriate to introduce the expression “primacy of practical reason” into the discussion on critique of judgment and to advocate the priority of practical reason over aesthetic judgment. Unlike in the Dialectics of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where practical reason and theoretical reason can get into dispute with each other, there will be no chance of conflict between aesthetic judgment and practical reason. 2. Although the expression “primacy of practical reason to aesthetic judgment” is not appropriate, I do not think that there is an intrinsic, independent value in Kant’s aesthetic field. When we ask about such a value, this mode of inquiry itself will bring us back to the old way of searching for value in the practical field. 3. According to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every mental power has its own interest. That Critique clarifies the respective interests of theoretical reason and practical reason but does not mention the interest of aesthetic judgment. I will analyze Kant’s silence on this point and try to show that there is a reason for Kant not to talk about the interest of aesthetic judgment.

Keywords: Primacy of practical reason; interest of aesthetic judgment; aesthetic autonomy; aesthetic value

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相对于思辨理性的优先性”的学说,由于其联结康德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枢纽性的地位,而成为他的哲学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其不但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德国唯心主义,即使在当代,当人们试图阐释康德哲学内部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力的关系、实践理性的自律与审美自律的关系时,也倾向于援引康德的“实践理性优先性”的学说,将这一学说运用到审美领域,认为实践理性和道德相对于审美判断力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优先性。这样的一种阐释倾向广泛存在,其为PaulGuyer以如下的方式明确地表述出来:“对于康德来说,审美领域的自律服务于实践理性的优先性”(For Kant, the autonomy of theaesthetic is in the service of the primacy of practical reason)[1]。他的这一立场被广泛援引,就我所见,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反对声音。这一观点即使在英语世界里另一位经常与他观点对峙的著名研究者HenryAllison处,也获得了积极的反响[2]。
相应的问题域牵涉众多,其首先涉及到的,是如何理解道德领域的自律与审美领域的自律的关系。既然是自律,从字面上即已经显露出来:实践领域的立法不受纯粹实践理性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干扰,这里的“其它因素”不单是经验性的自然规定性,也可以包含审美判断力的立法;而同时,当康德明确地提出审美领域判断力的自律时,他所排除的不单是经验性的感性因素对于鉴赏判断的干扰,也排除了道德因素的考量对鉴赏判断的规定。道德法则和审美的法则彼此是互相独立的,这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努力确立的;而另一方面,他又将两个领域强有力地联结在一起:在该《批判》的展开过程中,康德一步步地、有方法地揭示出审美判断(ästhetischesUrteil,包含鉴赏判断和崇高判断)如何以各种方式与道德相关,继而在接近结尾的第59节提出了著名的“美是德性善的象征”的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在终结性的第60节重新界定了鉴赏(Geschmack)的概念:“就根底而言,鉴赏是对于道德理念的感性化的评判能力(借助于对二者的反思的某种类比)。”[3](AA V356)如何既保持道德领域和审美领域各自法则和判断的独立性,又同时说明审美领域里的道德的高度相关性,成为康德研究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第二,此问题又与人们对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印象,即实践理性在人类的认识能力体系以及心灵能力体系中据有一个突出的、甚至主导性的地位,联系在一起。根据康德,不但人类的“一切关切(Interesse)最终都是实践性的”,思辨理性的关切也以实践理性的关切为条件(AA V121),康德甚至在《实践理性批判》要素论的最后一节中论述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之间的比例与人类的实践使命相匹配。那么,我们自然地会问:实践理性是不是会不单相较于理论理性、而且也相较于审美判断力有一种较优越的位置呢?
在本文中,我将首先叙述Guyer的思路,然后逐步地展开对他的批评。而这一文本并不只是以批评Guyer为目的,而是要以此为契机讨论相关的问题。窄言之,该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说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有优先性,以及审美领域是否有独属于自己的、内在的价值;广言之,该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道德自律与审美自律二者的关系。不过这个问题显然在本文中没有得到充分处理,这里呈现的只是初步思考。

一 PaulGuyer对康德的叙述

Guyer的阐释(1993)由这样几个要点组成。
1,他的出发点是:虽然鉴赏判断的普遍可分享性是“审美判断力批判”的基本问题,康德对鉴赏能力与道德的关系的阐发却并不是用来说明鉴赏判断的普遍可分享性的。那么,鉴赏能力与道德的关系何以在该书中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呢?Guyer认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阐发角度,才能理解这一问题何以对康德重要。而他要做的,就是创造性地提供这一个视角。
2,他认为,在一个关键点上道德自律需要来自审美领域的补充或者说支持,即:道德自律使得我们要求道德理念的感性化(Versinnlichung der moralischen Ideen),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感性化,我们才能认识到,道德的自律是可以运用在我们人类这样的一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身上的。而我们的对于美的无关切的愉悦(Wohlgefallenohne Interesse),作为一种对于自由的经验或者说体验,恰能够满足道德的这种需要。因为这种对于美的愉悦表明了,我们可以出于一种非经验性的原因而对于对象有一种纯粹的喜爱,这种喜爱中包含着自由,其指向了我们或也有能力单纯地出于对道德法则的认可而去寻求实现某些对象。Guyer的基本立场是:我们对于美的纯然无关切的愉悦,正由于其摆脱了一切关切,这其中也包括摆脱了道德关切,从而能够服务于道德的关切。[4]这里所说的道德关切指的是:实践理性自身是关心我们这样的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是否有能力实现道德法则的要求的。
3,无关切、无利害考量的鉴赏判断,如果仍然对我们人类有意义、有所谓,对我们而言能够构成关切(Interesse),而不是毫不足道的话,那么其之对我们有意义只能在于其能够服务于我们的道德关切。“从长期来说,无关切的审美判断之所以能够对我们保有意义,只能在于其自由地服务于道德本身的关切。”[5]Guyer认为,康德一方面相信审美的经验有内在的和独立的价值(intrinsicand independent value);另一方面又主张道德价值的无条件性。
他的基本结论是:审美领域的自律(在这里指审美判断的无关切性),正通过其自律或者说无关乎实践和实用的考虑,而能服务于道德的自律和道德的优先性。
Guyer的论证在细节上有各种漏洞,概念使用也颇不严格。而我之所以在这里仍然对其叙述和讨论,是由于其代表了康德阐释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既认可审美和道德两个领域各自的自律,又同时想要尊重康德哲学中实践理性优先性的“精神”,认为审美领域正由于其自律性而能服务于实践理性。
我接下来的讨论将从三个方面展开:1,我认为,不适于将“实践理性的优先性”这一表述引入关于《判断力批判》的讨论中并主张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与《实践理性批判》的辩证论中实践理性会与理论理性潜在地陷入争论不同,并不存在使审美判断力陷入与实践理性冲突的契机。在这一点上,审美判断力与理论理性是不同的。由此,谈论“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是没有针对性的,或由此而沦为没有意义。
2,虽然我认为“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的表述不妥,我也并不就认为审美领域有一种独属于自己的、独立的价值。当我们追问其价值时,这一设问方式本身就会将我们带回到探寻其对于实践领域的价值的老路上去。这是因为:“价值”这一概念与“好”联系在一起,而康德恰是要清楚地区分开“美”和“好”(或者说“善”,gut,康德的区分见《判断力批判》第2到第5节)。
3,Guyer的表述——审美自律正通过其自律而能服务于道德自律——听起来温和无伤、持论公允,并从而在康德研究界没有激起强烈的反对。我认为这样的对康德的讲述仍然有违康德的初衷。审美自律真的服务于道德自律吗?进一步而言,在康德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力以及艺术作品有属于自己的使命(Bestimmung)或者说目的吗?以及,我们可以为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力的存在设定一个目的吗?鉴赏能力和鉴赏判断虽然可以对我们形成“习惯性的道德的思维方式”(Habituelle moralische Denkungsart)有所帮助,我们却不能设定:这是鉴赏能力以及鉴赏判断的任务或者说目的。从康德《判断力批判》58节的学说出发,我们可以说:为鉴赏能力设定一个其存在的目的会破坏审美判断力的自律,从而违背康德的意图。

二 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

我们需要回溯到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上下文中去考察:何以会需要确立实践理性的优先性,并从而来进一步明确,谈论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在何程度上有意义。
第二批判之所以要确立实践理性相对于思辨理性的优先性,是因为如果不确立这一秩序,理性会陷入与自身的“冲突”(Widerstreit)之中。实践理性出于自己的关切所要求确立的东西,即灵魂的不朽、上帝的存在和意志的自由,却不能够被思辨理性所认识:思辨理性经过了理性的批判之后明确了,自己对于这些超越的东西是没有知识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思辨理性是否有权将这些理念摒弃掉呢?这三个理念虽然在知识的可能性的范围之外,却并不与思辨理性所能达到的洞见相冲突。在确定了实践理性相对于思辨理性的优先性之后,思辨理性出于实践的意图扩展了自己的运用,即它接受了这些理念并将这些理念与自己能达到的洞见结合起来,而没有将这些理念单纯地由于其超越性而拒斥掉。
那么我们可以问,有必要树立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的优先性吗?在什么时候这两种能力可能会陷入冲突,以至于我们必须确立一者的优先性以使二者能够联结和彼此协调起来?在我看来,这样的一种在实践理性和审美判断力之间的冲突,我们难以设想出来,正因为此而没有必要去谈论前者的优先性。
而审美判断力之所以不会像思辨理性一样陷入与纯粹实践理性的需要的冲突中,是因为:第一,审美判断力只是一种针对着对象的直观形式的评判能力,其不像思辨理性或者说理论理性一样要去达成知识。思辨理性之可能会与实践理性陷入冲突,正在于思辨理性会否定掉三个理念作为客观知识的实在性,从而在单纯出于自身的关切去考虑问题时,即在单纯地考虑知识的合法性问题时,会否定掉实践理性的要求。第二,审美判断力,作为一种单纯地就对象的直观形式进行判断的能力,它所产出的是审美的反思性判断;它不规定行动,不会像实践理性一样去要求行动以某种方式展开,从而它与实践理性不会就如何行动发生龃龉。而同时,实践理性也不会侵入到审美评判中去,代审美判断力发声。两种能力本是各司其职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建立一者相对于另一者的优先性。
以上是一般性的说明。进一步考察之,我们会发现:在两种情况下,审美判断力可能会“触及”行动。关键点在于,这种“触及”是怎样的性质,以及这种“触及”是否可能会引发审美判断力与实践理性之间的冲突。
第一种情况:当我们对一个东西做审美的观照时,这种观照既是审美判断力的运用,同时也是一个动作,或者说是一个在现实的世界中展开的事件。作为动作,它有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由此而区别于单纯的审美判断。后者作为命题,不具时间和空间的规定性。作为动作或者说事件,审美观照是有可能会和道德的或实用的考虑相冲突的。
我们可以设想如下场景:一个拮据的家庭面临着食品不足的困境,而现在这个家庭中的父亲想买票去看一场艺术演出,不过这样的消费会导致全家挨饿。人们可以设问:以家人挨饿为代价去看一场艺术演出,在道德上是否是允许的?对这个问题具体如何作答与本文无关。本文关注的是,假设他出于道德考虑而放弃了观看艺术演出的机会,这是否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他使自己的审美判断力屈从于实践理性的要求之下?又假如:这位父亲居然甘心让全家挨饿而自己毅然走入了艺术场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在他身上审美判断力与实践理性相比占了上风?我相信,对这两个问题,我们都须做出否定的回答。正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第2节中所谈的,我们对于美的愉悦,既不建立在关切之上,也不会产生关切。不产生关切意味着:其不会规定我们去在现实的世界中实现某个目标、采取某种行动。这位父亲如何决定,只取决于他的道德意识以及他如何安置艺术在自己的生活中的地位,而不取决于他的审美判断力如何评判。他的审美判断力可能会告诉他这样的艺术表演很美,却不会要求他去采取某个行动或者决策。
第二种情况:对于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某些人看来,可以作为一桩任务提出来,或者作为一项义务确立起来。比如,Allison[6]就讨论了在康德的伦理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否应该视为一项义务。
在上述的两种情况中,当采取行动时,与行动决策相关的都是实践理性,而非审美判断力。我在这里想强调指出的是,审美判断力并不规定行动,而是只产出审美的反思判断。而审美的反思判断则是独立于实践理性的。它单单考察对象的形式是否带来愉悦,而撇除开对象的存在或者说对象的实在性的一面,由此,它没有与实践理性陷入纷争的机会。

三 审美领域内在的、独立的价值?

在一般的哲学研究中(即不局限于对康德的阐释),为审美领域(das Ästhetische)寻求一种内在的、独属于自己的价值的尝试并不罕见[7]。不过当人们如此努力的时候,会面对一种窘境:我们或者将审美领域与认知价值联系起来(即认为审美活动有助于我们获得知识,抑或审美活动隶属于一种低等的知识,如美学的奠基者鲍姆嘉通所主张的),或者将审美领域与道德价值或实用价值联系起来;我们难以在审美的认知价值与实践价值之外找到一种单单地属于审美领域的价值。而在阐释康德的时候,我们会面临类似的局面:要确定康德哲学中审美领域对于人类的价值,我们或者去开发康德学说中审美活动与知识的关联(想象力和知性在自由游戏中指向“知识一般”),或者去挖掘他所论述的审美活动对道德的意义;我们难以在认知价值和实践价值之外开发出一种独属于审美领域的价值。
当Guyer 在《判断力批判》的背景下谈论实践理性的优先性时,他应该是在意指道德价值相对于审美价值的无条件性。他说,康德主张审美领域的内在的、独立的价值,同时又主张道德价值的无条件性,在此意义上实践理性相对于审美判断力有优先性。他这一主张的问题之处不单在于看起来不合理:一种内在的、独立的价值又如何以道德价值为条件?而且,他想当然地默认的一点,即在康德处审美经验有内在的、独立的价值,恰是我要质疑的。
下面我来考察一系列的情况,看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在表明康德处审美领域有独属于自己的、内在的价值。
首先,康德自己以如此的方式阐述鉴赏能力的重要性:“鉴赏能力仿佛使得从感官刺激到习惯性的道德关切之间的过渡不需要太剧烈的跳跃即成为可能。”(第59节,AA V354)
根据这一说法,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对道德关切的养成有所贡献。在这一视角下,审美领域的价值在于其对于道德的意义。一种内在于审美领域的、独立的价值在这一视角下是谈不上的。
这里要讨论的第二种可能性则格外值得关注。康德自己是明确地讨论了“审美价值”(Ästhetischer Wert)的。而问题在于,他所讨论的审美价值是否是一种内在的、独属于审美领域的价值?《判断力批判》的第53节中,康德评论了各种美的艺术(schöneKünste)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他认为,诗、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从心灵对其的感受来说,可以以两种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其价值:或者是根据其“对心灵的刺激和所引起的心灵的激动”,或者是根据“其提供给心灵的教化”(Kultur)(AA V329)。这两种评价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尺度都是审美的(ästhetisch,此处翻译为“感性的”或更合适)。前述的第一个标准关涉这一艺术形式在何种程度上使主体得到享受,其与艺术对象的质料的层面相关。而第二个标准则指向艺术作品的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康德在讨论各种艺术形式的高低之分时集中精力于此一标准,他从此标准出发比较了诗艺、造型艺术、声音艺术和修辞学等的价值高低。
康德的“审美价值”一词所标示的,并不是一种独为审美领域所具有的、不以其他价值和目的为中介的价值范畴。康德提出这一概念是为了就艺术作品如何在感性的(ästhetisch)方面使我们主体满意而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虽然康德处,他所谓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视为与“道德价值”(sittlicherWert或moralischerWert[8])相平行,不过这种平行关系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推出康德赋予了审美领域一种独有的、不依赖于道德的价值。在上述的审美价值的第二种标准中,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在多大程度上为心灵提供了教化(Kultur),而不只是对心灵刺激和使心灵感到由刺激而来的愉悦。这样的一种标准是教化或者说文化的标准。相应的,这种标准下的审美价值是一艺术作品的教化或者说文化价值。我们或可承认,文化价值尚不是道德价值,不过文化价值也远不是内在的、独立的价值形态。
我们在这里要考察的第三点是:在审美理念和认识能力的自由游戏中是否蕴含着一种独立于认知价值的、却又与智性相关的价值。认识能力的自由游戏,如康德所说,是认识能力的一种指向“知识一般”(Erkenntnisüberhaupt)的运用。这里的“知识一般”是与某一种特定的知识相对的。它甚至或许永远都不会导向一个特定的知识。尽管如此,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游戏所指向的“知识一般”仍然只能被视为知识或者说认识的一个变种。虽然它区别于特定知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有一种独立于知识的地位。
审美领域的独立的、内在的价值的第四种是:无利害考量、无关切的审美关照提供给我们一种生活方式的例示,即我们可以不单在审美时,而且也在一般生活中从行动和思考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居留在“自由游戏”的状态之中;在此“自由游戏”的生活状态中,我们既悬置道德的要求和实用的考量,又搁下对知识的追求和真伪的评判,在当下状态中本真地面对世界以及自己。审美态度所示例给我们的这样一种生活的方式,或许会使不少哲学家感兴趣;可是若要在康德哲学中发掘这样的一种“与实践性相反的可能性”(Gegenmöglichkeitzur Praktizität)[9],我们须说:从康德哲学来看,这种阐发方式既无必要也不正确。之所以说其不必要,是因为道德法则的约束并不是对于主体的压制,主体并没有由于道德法则的规定而损失其自由。相反,纯粹实践理性的规定使得自由的因果性成为可能。说这种阐述康德的方式不正确,是因为:在康德处,在鉴赏评判时,主体并没有悬搁意志的作用、使意志处于暂时休息的状态,主体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实践的关切中撤出,去单纯考察对象的形式;完全有可能在审美评判的时候,主体的行动准则(Maxime)仍然坚定地置身于道德法则的要求之下,从而主体的意志仍然在作用。
概言之:康德很可以承认,审美领域以及审美的观照和评判对我们人类具有意义。不过如果我们要更进一步,认为审美领域有一种本质上区别于道德价值的价值,除了行动本身以及意向(Gesinnung)之外还有其他东西也可以有内在的、独立的价值,这就会出现问题。我这里并不是要声称:对美的愉悦和对美的观照没有价值。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实践理性的优先性”一节的结尾处写道:“一切关切最终都是实践性的”(AA V121),我想我们可以承接康德的这句话,做如下表述:如果我们去追问审美经验的价值,则我们最终能找到的也只是其对实践的价值;审美经验的内在的、独立的价值,在康德处是找不到的。

四 审美判断力的关切?

在《实践理性批判》的“实践理性的优先性”一节中,康德以如下的方式表述心灵能力的关切以及理性的思辨运用和实践运用各自的关切:
人们能够赋予心灵的每一项能力以一种关切,亦即一条原则,它包含着唯在其下心灵能力的施行才得到促进的条件。理性,作为种种原则的能力,决定了一切心灵力量的关切,但它自己的关切自己决定。理性思辨应用的关切在于认识客体,直至最高的先天原则,理性实践应用的关切在于相对于最终的和完整的目的决定意志。(AAV119-120)
在这里,康德虽然将心灵能力的“关切”界定为“原则,它包含着唯在其下心灵能力的施行才得到促进的条件”,不过,理性的思辨运用和实践运用的关切,在这里实质上就是指这两种运用各自的最终目的何在。理性的思辨运用的目的即在于认识客体,一直认识到最高的先天原则;而理性的实践运用的目的则在于彻底规定意志,最终实现至善。
耐人寻味的是,康德在这处体系性很强、提纲挈领的表述中,没有提及审美判断力,而只是提到了理性的实践运用和思辨运用。在这里,我们可以问,理性,如康德所说作为一切心灵能力的关切的规定者,其与审美判断力是怎样的关系,其如何规定审美判断力的关切或者说任务?
“理性的审美运用”(Ästhetischer Gebrauch der Vernunft)这一表述是有问题的,因为严格来说,只有反思性判断力才有审美运用,理性是无法有审美运用的。不过另一方面,在“审美判断力批判”中,判断力有时候成为理性的代名词,而反过来,审美判断力作为一种先天立法的能力又可以视为广义理性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可以问,除了理性的思辨运用的关切和实践运用的关切之外,是否还有审美判断力的关切。这个问题也就意味着:审美判断力是否有一个分配给自己的、需要自己去实现的使命或者说目的?
我的看法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就审美判断力的使命或者说目的保持了沉默,并且他在有意地避免去对此作出规定。他虽然论及:鉴赏能力可以使得从感性刺激到习惯性的道德的思维方式的过渡以不太剧烈的方式完成,他也说到美的艺术(schöneKünste)可以扩展和增强心灵,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些作为鉴赏能力和美的艺术的最终目的(Endzweck)。也因此,我认为,Guyer的阐述方式:审美自律服务于道德自律,听来无伤大雅,实际上是倾向于将道德视为审美自律的最终目的,而这一阐释方向是与康德背道而驰的。之所以如此,我们可以在《判断力批判》的第58节“自然和艺术的合目的性的理念论之作为审美判断力的唯一原则”这一广被忽视的文本中找到原委。
关于审美判断力的立法,康德论述道,可以有两种解释方式。一种是实在论的,即认为审美判断力所立的法则不只是规定着鉴赏判断,这一法则同时也是自然对象的形式合目的性的规定根据。这意味着,审美判断力的立法成为了自然的构成性原则,自然对象本身的形成以合乎主体的审美判断力的需要为根据。比如,海底的种种炫美的景象也是为了合乎人对于对象形式的要求而如此存在的;另一种解释方式是理念论的。“合目的性的理念论”在这里的意思是:对象的主观合目的性不能被视为自然的目的,即不能被视为天造地设地特意如此,而只能被视为是以无目的的、偶然生成的方式而碰巧与判断力的需要相一致。
康德认为,关于对象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理念论是唯一可取的原则。为此,他列举了两方面的理由。第一,就种种美丽的自然现象而言,其如此精巧和恰巧合乎我们的判断力的需求虽然引起我们的惊讶,不过其尚不足以迫使我们在自然的因果性之外设定另一种因果性来对其进行解释,通过自然的因果性序列我们是有可能解释自然现象的主观合目的性的。第二,更重要的,康德认为,如果我们在这里放弃理念论,而采取实在论,则我们的审美评判本身会被扭曲。当主观合目的性被设定为自然的目的时,我们的鉴赏评判本身会不再是无概念的、从对象形式和我们的感受出发的,而成为有概念的;我们关于对象是否美的评判将不再是“从我们自身之中寻找美的先天的尺度”并让我们自己的审美判断力来确立法则,而是从此需要“向自然去学习”以知晓什么才是美的,由此而使得我们的鉴赏判断委身于经验的法则之下。康德说:这时候审美的自律会变为它律(AA V350)。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为审美判断力的存在设定一个目的,譬如,如果我们设定审美判断力是服务于实践理性的,那么这时候,我们的审美评判本身会被扭曲,它会不再是感性的判断(ästhetischesUrteil),而成为依据概念的:审美判断力服务于实践理性这一点会成为鉴赏判断所遵循的概念或者说原则,原本无概念、无关切的鉴赏评判这时候会获得一个关于鉴赏评判的“完善性”(Vollkommenheit)的概念,并且此概念会成为鉴赏判断的规定根据。
虽然第三批判可谓是一部关于合目的性的批判,康德在鉴赏能力存在的“目的”以及审美观照的“目的”上却保持了沉默。我认为,他的这一沉默恰恰是他的基本观点的合理后果。康德在该书的开篇即提出了鉴赏判断是无关切的、无目的的。如果鉴赏判断成为有目的的,那么这一目的会规定鉴赏评判,使得鉴赏判断不再是自由的,不再是自律的,而成为它律的。
因此,在我看来,“审美判断力的关切”这一概念应予以放弃。因为这一概念恰是关于审美判断力的目的的,即它何以存在。如果我们设定了审美判断力的目的,则这种设定本身会妨碍鉴赏判断,使得鉴赏判断从感性判断翻转为智性的判断(intellektuellesUrteil)。而随着放弃“审美判断力的关切”这一概念,我们也须放弃以服务于道德为审美判断力旨归的看法。审美判断力的自律并不是要服务于道德的,只有维护此才能使得鉴赏判断仍然保持为本然的鉴赏判断,它才能仍然倾听主体内部判断力的声音以辨别美丑,而不是转而去听从实践理性的声音。


参考文献

Allison, Henry.E., 2001: Kant’s Theory of Taste. A Reading of the Critique of AestheticJudgment.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yer, Paul, 1993: Kant and the Experience of Freedom.Essays on Aesthetics and Moralit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 2005: Valuesof Beauty. Historical Essays in Aesthetic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Prauss, Gerold,1981: Kants Theorie der ästhetischen Einstellung. In: Dialectica,35:265-281
Seel, Martin,1991: Eine Ästhetik der Natur. 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1]Guyer (1993:96)。
[2]见Allison(20001:195-196),Allison在此处首先表达了自己对Guyer的赞同,然后以自己的方式重述了该想法。
[3]对康德的援引,页码据德文的科学院版的康德全集;《实践理性批判》的引用据商务印书馆译本,康德其他作品的引用系自译。
[4] Guyer(1993:18, 96)。
[5] Guyer(1993: 96)。
[6] Allison(2001:220及其后)。
[7]一种较新的尝试见Seel(1991)。
[8] Sittlicher Wert和moralischer Wert的表述见《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第一节以及《实践理性批判》(AA V151)等。
[9] Gerold Prauss铸出这一表述,见Prauss(1981)。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5-2 21:43 , Processed in 0.8095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