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论坛

标题: 《老子》——道的诗 (1-17) [打印本页]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22
标题: 《老子》——道的诗 (1-17)
《老子》——道的诗 (—)

Original
2017-02-12
述者芃澜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聃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

道,
可道了,
就不再是永恒的道了。
名,
可名了,
就不再是永恒的名了。
那没名没姓的无,
就是万物的起始。
那有名有姓的有,
就是已分娩万物的母亲了。

所以,
恒,
假若你没有欲望,
就会展现出来他背后的玄妙;
恒,
假如你有欲望,
就会看到他应欲而生的幻化。

有名,无名,
有欲,无欲,
无论有还是无,
你所认识的这些,都来自同一个出处。
叫法不同,称谓一样。
都是那个玄之又玄的,
众妙分娩的子宫。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2、两个“恒”字,今本写作“常”,是避汉文帝的名讳。但这一改也使人看不到其时的话题。恒,是先秦的大命题。孔子讨论,老子也讨论。上博楚简有《恒先》,恒先说的还是道。今本《系辞》的“太极”,马王堆帛书写作“大恒”,也讨论的是道。

(3、今本亦无“也”字,因此有人曲解为“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古本发现了,也就清楚了,不是这样。)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

(4、今本万物,写作天地,古本出来了,也就明白不是这样。)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5、今本无“也”字,“恒”字又被改成了“常”,因此被有些注本读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味道大不同了。)

(6、徼,是要求的意思。前面应该有“所”。今本删去,意思也差了。这里讲的是人和恒之间的关系,人无欲,则看道恒,人有欲,则恒因人欲而化。)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7、今本作“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改字又加字,都乱了,也没了诗的韵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赘言:

       你可能问,为什么又开始出《老子》了。

       这要交代一下我接下来的计划。接下来三年,我都着力在《庄子》上。目前《庄子》试讲还在写作中,接下来要讨论的是《齐物论》。

       同时,我要指出,《庄子》和《老子》关系密切,如果用经传来分,那么《老子》显然是经,《庄子》显然是传。同时,庄子的想法也与孔子很有关系。所以,这三年里,我们在这个号看到,《老子》、《论语》,甚至其它先秦著作,并不需要感到意外。他们的思想都是相互纠缠着的。

        顺便说说我的方法,我把它称为“经学的方法”。由于清末以来的误读,把“经学”理解为古代政治学,特别是专指儒家教条的专制学,因此主张破灭经学,这是误会。经学本质是一种治学方法,是中国古代思想坚持了上千年的一个方法论,离开他,很多道理就会误读。这是我坚持用经学方法的原因,关于经学的方法,也自然需要去说明,以后也会逐步厘清,然后抛出来,供大家嘲笑。无所谓,这是我的选择。

       当然还有中医。应该说是《内经》一步一步把我带上了这条路,所以这里每一篇文章,都不能说与中医无关。只是“腔调”的意思,会有改动。过去,我想写一些中医腔调的东西,特别是活在生活里,或者曾经活在我们生活里的中医的状态,比如大家曾经在这个号里看到的那些近似流行美文的东西。现在,这个目的被撤掉了,腔调,从此,指的就是“经学”。而关于《内经》的文字还会继续,这个我准备再写十年。而《内经》引我所去的,我皆会呈现。

      关于微信平台,我以为,历史从没有这样的时刻,借助一个通讯工具,会如同一个发心,然后就能逢到回应。我们无趣的生命里,最有趣的事情,莫过如此。所以我更期待,这个平台能够开放给这些回应。

      现在,我等待这些回应,如同等待命运的给我的答案,这算“有欲,以观其所徼”。

如我坚持的,《庄子》的文字是一个道境,不同的人读出不同的感受,没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在道境中升发出来的感悟,是弥足珍贵的,将他描述出来,至少是有趣的。所以也欢迎一直关注的朋友一起探讨。

发来的文章,会登出。再次感激!


恒一|《老子》——道的诗(一)
恒二|《老子》——道的诗(二)
不上贤|《老子》——道的诗(三)
象帝之先|《老子——道的诗》(四)
天地不仁|《老子——道的诗》(五)
谷神不死|《老子——道的诗》(六)
天长地久|《老子——道的诗》(七)
上善若水|《老子——道的诗》(八)
功遂身退|《老子——道的诗》(九)
玄德|《老子——道的诗》(十)
有无|《老子——道的诗》(十一)
五色|《老子——道的诗》(十二)
宠辱若惊|《老子——道的诗》(十三)
道纪|《老子——道的诗》(十四)
善为道者|《老子——道的诗》(十五)
知常容|《老子——道的诗》(十六)
信不足|《老子——道的诗》(十七)


延伸阅读《庄子的童话》
第一章 《逍遥游》
一、《大鱼》,回复“大鱼”,收取。
二、《大年》,回复“大年”,收取。
三、《无极》,回复“无极”,收取。
四、《无名》,回复“无名”,收取。
五、《大樗》,回复“大樗”,收取。
第二章 《齐物论》
一、《隐几者》,回复“隐几者”,收取。
二、《辩者之词》,回复“辩者”,收取。
三、《我是谁》,回复“我”,收取。
四、《人籁》,回复“人籁”,收取。
五、《明》,回复“明”,收取。
六、《道一(上)》,回复“上”,收取。
七、《道一(下)》,回复“下”,收取。
八、《道亏》,回复“道亏”,收取。
九、《滑疑》,回复“滑疑”,收取。
十、《葆光》,回复“葆光”,收取。
十一、《你的那点利害》,回复“利害”,收取。
十二、《吊诡》,回复“吊诡”,收取。
十三、《另一个彼》,回复“彼”,收取。
十四、《梦蝶》,回复“梦蝶”,收取。
第三章 《养生主》
一、《好道的厨子》,回复“厨子”,收取。
二、《天然的瘸子》,回复“瘸子”,收取。
三、《老死的老聃》,回复“老聃”,收取。
第四章 《人间世》‍
一、《医门多疾》,回复“多疾”,收取。
二、《敢问其方》,回复“敢问”收取。
三、《心斋》,回复“心斋”收取。
四、《大戒》,回复“大戒”收取。
五、《养虎》,回复“养虎”收取。
六、《匠人石》,回复“匠人”,收取。
七、《大祥》,回复“大祥”,收取。
八、《德的支离》,回复“支离”,收取。
第五章 《德充符》
一、《谁是王先生》,回复“王先生”,收取。
二、《止与不止》,回复“止”,收取。
三、《桎梏》,回复“桎梏”,收取。
四、《我很丑,可是》,回复“丑”,收取。
五、《无情》,回复“无情”,收取。
第六章 《大宗师》
一、《知的养成》,回复“养成”,收取。
二、《真人》,回复“真人”,收取。
三、《天徒》,回复“天徒”,收取。
四、《生生世世的等待》,回复“等待”,收取。
五、《大宗师》,回复“宗师”,收取。
六、《撄宁》,回复“撄宁”,收取。
七、《四子之歌》,回复“四子”,收取。
八、《孔子说:我真是Low啊》,回复“陋”,收取。
九、《情不知所起》,回复“情”,收取。
十、《许我入那藩篱》,回复“藩篱”,收取。
第七章 《应帝王》
一、《万物生长靠自己》,回复“万物”,收取。
二、《师父》,回复“师父”,收取。
三、《浑沌死了》,回复“浑沌”,收取。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46
《老子》——道的诗(二)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那名为美的,
假若天下人都认识了,
以为就是美,
便是恶了。
那名为善的,
假若天下人都认识了,
以为就是善,
便是不善了。

有无总是相生,
难易总是相成,
长短总是相形,
高下总是相盈,
音声总是相和,
先后总是相随,
这就是恒。

所以,
古代的圣人啊,
总是坐在无为上,
倡导着不言的教义。
而,
万物就那样相生了,
但无人能找到究竟是谁最先出现;
仿佛是有谁做了什么,
但无人能自持有这力量;
一切就那样成功了,
但无人能说那是自己的功劳。

但,
就是因为不去占有这份功劳,
却使得自己拥有了这份教义。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
皆知善,斯不善已。
2、“恶已”。郭店简本和马王堆帛书本皆是。今本前面加了字成为“斯恶已”。
3、“斯不善已”。郭店简本作“此其不善已”,马王堆帛书本作“斯不善矣”,今本作“斯不善已”。帛书本的“矣”,使我们能够确认,已,是语气词,和矣一样。
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
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
音声之相和也,
先后之相随也,
恒也。
    4、长短之相形也。有本写作“相较”。失了韵,非是。郭店简本,马王堆帛书本都是“形”,合韵。
    5、高下之相盈也。盈,今本作“倾”,是避汉惠帝讳改。
    6、恒也。我们上次说了“恒”是先秦思想的大命题。这里再次强调“恒”,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帛书有此二字,与前段合,今本无,意思便少了。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7、圣人是道的继承者,也是道的传播者。
《论语》里有孔子这样说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见今本《述而篇》)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见今本《先进篇》)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见今本《雍也篇》)
里面提到了“恒”,提到了圣人、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再看本章,正是从美不美,善不善入手,还有“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是为“不恒”,再看本章“有无相生”句,到“恒也”,正见老子话有所指。
孔子因现实中难见圣人和善人,便从观察人世中种种不恒变化里,而能被坚守的有恒者的行为,推知善人之道,进而企图找出践行圣人之道的路径,这是孔子作为社会学家,做学问的严谨之处,由此总结规律而成其说。老子明显反其道而用,指出只看到“亡而为有”便以为“不恒”,却不知道“有无相生”正是“恒”,从而高屋建瓴,确立了自己的体系。所以,只有把孔子与老子拉在一起,才能够明白,老子的思想为何是从“恒”开始叙述的。也才知道,前后两章,真正的关键词不是“道”,却是“恒”。所以,假如让我给第一章和第二章叫个题目,便不会是《道可道》之类,而是《恒一》和《恒二》。
万物作而弗始也,
为而弗恃也,
成功而弗居也。
8、《论语》里面记录有这样两段话: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见今本《公冶长篇》)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 (见今本《阳货篇》)可见,孔子主张的也是“行不言之教”。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句,和这里“万物作而弗始”,精神可以互见。
一般大家都以为道家不同意儒家,其实,真了解,会发现他们的精神一致的地方。庄子也是这样。里面提到孔子,也并非一味诽谤。很多观点,其实与孔子相对而观,才能理解。
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9、对于上面提到的孔子的观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本公众号文章《孔先生的背影》,回复“四教一”和“知道五”可收取与本章相关的文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49
《老子》——道的诗(三)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
不尚贤,
使民不为名相互斗争。
不抬高难得之货的价值,
使民不因暴利挺身为盗。
不要利用可以满足的欲望来诱惑人们,
使民心不会蠢动而乱。

所以,
古圣人的治理,
在于
放空人们的心灵,
喂饱人们的肚皮,
降低人们的欲望,
强健人们的身体。
使人们长久地处在无知无欲的状态。

治理者啊,
假使你们知道
什么叫不敢,
什么叫弗为,
就没有不能治理的了。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2、这段的关键在说“可欲”。老子觉得人性当中,贪婪来自“可欲”,就是可以实现的欲望,不管这种欲望是名还是利,只要人看到可以实现的机会,就会去实现,实现的过程,往往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这就是争、盗、乱的由来。
治理者假若利用人性的这种弱点,那就会激发起这种蠢动,比如尚贤,或者贵难得之货,这些设计,就是“见可欲”,原本没这个想法,一但有了,被看见了,就再也不能当作没有了,人们就会起而竞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指挥棒”,调动起来的不仅仅是积极性,也有无法平息的欲望。
是以圣人之治也,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3、这里讲“圣人之治”。治的核心在于尊重生命和理解人性。这是老子主张的根本。
老子认为人分为两端,身体的一端在于腹和骨,心灵的一端在于心和志。身体要满足,肚子要能填饱,身体要能健康,这是基本的权利,即“生存权”。心灵的一端,老子不主张树立虚幻的价值追求,认为那只会让“民心乱”,在《老子》的一些传世版本中“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就写作“使民心不乱”。而认为,应该是心虚志弱。即保持心灵的放空和欲望的下降。这样,从治理效果来说,在满足了身体需要后,心灵上能够始终保持在一种“无知无欲”的状态,就能体现出一种恒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持久的状态。
道家的主张,不能等同为“愚民”的主张。老子的观念里,持久,即恒,才是人类的一种良性状态。这是由前面我们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的“恒”的规律而引出的。由此,老子认为,善与恶必然相随。正是由于治理者为了统治的目的,为“善”确立标准,并通过“尚贤”的社会设计而驱动人性,从而使人们竞争之心产生,就像“抬高难得之货”的价值,必然导致人们为了追求暴利铤而走险一样,最终也必然会出现由“善花开出恶果”的结局来。
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4、这句不是说老百姓的,而是给治理者自身的建议。在这一句上,过去往往以为是承接上面继续强调的,认为要愚民,就愚的彻底一点,使民只要知道不敢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就好了,那样就天下大治了。不是这样的。前面一句我们已经说过了,老子的思想没有那么反动。这句反过来是说治理者的,事实上,这一章,整个的都是在说治理者的。最后一句是总结,意思是,治理者,要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不敢的地方,就是要存有“敬畏之心”,对什么敬畏?对人性敬畏,对道恒敬畏,不能为了你的统治和你的利益,就任意设定所谓的标准,挑起人们去互相争斗,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对道恒规律的不尊重。结局非但不能达到治理的目的,反而导致人心大乱,社会大乱。就是庄子批评的,“佞人之心翦翦”,说的都很好听,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当权者的私欲或者集团的利益,而不惜利用人性的弱点,挑起纷争。所以老子告诫治理者,要学习古之圣人,尊重生命,理解人性,存有敬畏,不去扰乱民心,就是“弗为”,“无为”和“弗为”的意思还是不一样的,“弗为”是“不要去扰乱”,扰乱什么?人心,那么就可以达到“无不治”的目的。
这话,统治者不爱听。《老子》的本子后来被改成“使智者不敢不为,则无不治”,或“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这是真正的“反智”,是为他们的“愚民”策略背书的,不是老子的想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0
象帝之先|《老子——道的诗》(四)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象帝之先

道,
用小酒盅来装,
恐怕还装不满。

万物以他为宗,
投奔他,
就像众水投奔深渊。
纷纷,
销挫了棱角,
解散了分别,
一起同光,
一起同尘。

都沉没在他那里,
就仿佛存在着。

我不知道他是谁的儿子,
他比大千世界,众象之帝,
存在的还要早。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道,
盅而用之,
或弗盈也。
2、这里历来的断句有些问题。道后应断开,整个一章都是讲他的。这一章的诗性更浓。因为道无法言说,用诗的语言说他,最方便。
你说他有大小吗?没有。如果一定要说个大小。那么把他装在一个小小的酒盅里,也是放得下的。这里是拿水的意象来比喻道,是老子惯用的比喻方法。道存在的状态,最象水,而又不具备水的实象。因此,小可以装进一个酒杯,还装不满。那么大呢?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3、这是诗体。和上段一比较,诗的韵律也就是节奏感就更明显了。
上段是:                                本段是:
是以圣人之治也,                        渊兮似万物之宗,
虚其心,实其腹,                        挫其锐,解其纷,
弱其志,强其骨,                        和其光,同其尘,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湛兮似或存。
前面说道小,装不满一个酒盅。这里说道大,大到如同深渊。谁的深渊?众水投奔的深渊。只不过投奔道的,不是水,是万物。渊是众水之宗,道是万物之宗。万物在投奔道时,纷纷消解,原来的棱角(锐)没有了,万物之间的差别(纷)没有了,全部都变成了更为细小的,如光,如尘的状态。化到了道中去了。我们不知道道的样子,看不到,但能看到万物都存在着一个消解的过程,最后,全部和其光,同其尘,变得相互间没有差别。因此,我们感受得到存在着一个去处,感受得到那样一个地方。
“湛”,有深的意思,但本意是“沉没”,万物最后都沉没到了那里。那个去处,是感受得到的,因此是“似或存”。是什么说不不清,但存在,我们感知得到。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4、道是无父无母的,是宇宙的大本原,是终极。因此说不知是谁之子。
“象帝”的“象”,不是“象”什么的“象”,“象帝之先”,不是比喻句,比如“好像上帝的先人”。是“众象”的“象”。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垂象。帝,在古汉语里和“蒂”、“嫡”都有关系。“象帝”就是“万物之父”。“象帝之先”,是说道比万物之父还早。“先”是个时间概念。第二章讲“恒”的时候说,“先后之相随也”,有本子把“先后”传成了“前后”,“前后”是空间概念,因此不对,应该是时间概念。
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古今中外人类认知的原点,都确信有这样的一个起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天关于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的想法)

关于道的问题,追问的就是这个起点。万物从哪来,来自天地这个父母。天地这个父母,地是母,天是父。那么天帝来自哪里?要更先一些,但道比天还先。因此叫“象帝之先”。人类的知来自于观察万物之象,而对于象背后的部分,则只能依靠推想,推想的极致,就是确定有一个道的存在,而这个道比天还早。就是终极了,再向前,就不知道了。因此老子说“吾不知”。用否定句,传达终极的意思。
这一章,诗味很足,很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2
天地不仁|《老子——道的诗》(五)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天地不仁

天地不讲仁,
拿他生养的万物,
当草扎的刍狗。

圣人也不讲仁,
拿自己的百姓,
也只当草扎的刍狗。

天地之间,
不就象个橐籥吗?
虚空时,
便饱满充盈。
越是动他,
就越是出气。

所以治理者啊,
听到的越多,
就越是感到难以应付。
不如干脆就守中吧。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2、我们前面说过,老子的说法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什么?针对大家当时讨论的话题。这里说的是仁。
讲仁讲义,是孔子最先提出的。仁者,爱人。有点我们今天说的“同情心”的味道。是从每个人的私情经验引申出来的,父母爱孩子,可以爱的很无私。但这种爱是基于血缘之亲的。所以孔子希望把这种感情推广开来。“泛爱众,而亲仁”。特别是治理者,更应当是能够爱众人,所谓“爱民如子”。这种境界不是一下子就能来的,因此,孔子主张从爱父母兄弟开始,然后,爱本族人,再爱同乡人,再到爱不同族人,不同族的人就是百姓。这样逐步实践开来。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义”。因此,仁源于内在的爱,由爱而推广,而行,就是义。在儒家,仁和义中,仁是内在的,是本,义则是行,是外在的。因此贵的还是仁。而仁和义的施行,是不能只看好处(利)的,只见好处,就坏抹杀仁和义,所以“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就是被治理者,普通老百姓,他们往往只看中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奶就是娘”,而君子不能这样,则要从仁义去出发。君子和小人,圣人和百姓,就构成了不同。君子要讲仁,讲义,小人才能懂得规矩。否则,就乱了。推开来就是,圣人是讲仁的,天地是讲仁的,就象父母爱孩子一样。
墨家不赞同。这就好像辩论赛,儒家是正方了,墨家就坚决要去做反方。墨子的观点认为,既然每个人都爱自己胜过爱旁人,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推己及人?因此,这种小爱、私爱是不能长出公义来的。墨子并不反对“泛爱众”,只是怀疑儒家的实施方案。因此墨子不提仁,而叫“兼爱”,兼爱不是先爱自己再爱别人,而是一开始就懂得要爱别人,要把爱分配给别人。兼爱才能行义。只爱自己,不懂得放弃自我的小爱,就很难行义。他的逻辑是假如每个人都是看中自己的利益的,那么保证个人利益的前提不是先满足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先能利他。不能利他,也就保证不了利己。义和利是不分开的。兼爱的越多,就是把自己的爱分配给别人的越多,给别人的利就越多,义就越大。所以兼爱才有公义,公义,是为了为天下行大利。他为讲这个道理,把天下分成四个层次,第一种是小人,就是普通人。他们懂爱,但他的爱,也仅仅限于爱自己和家人。利的动机也就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在满足了自己以后,才有能力关心别人。第二种人是贤者。贤者兼爱他人多一点,因此,他给予他人的利也就更多一些。第三种人是圣王,就是圣人。圣人把自己的爱分配给自己的百姓,他给予别人的利更多。最后是上天,上天爱天下,爱众生。他给予的利最大。他所行的是大义。层次越高,就越是无私,兼爱也就越多,利人也就越多,也越受人爱戴。所以他的观点是圣人和天地,都是无私兼爱的,所以才能利天下。
儒家后来批评墨家,说他这种主张否定了人之常情,最后是无父无母,没有亲亲,两家吵得不可开交。
所以无论儒家还是墨家,都主张“天地、圣人是讲仁爱”的。老子结果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老子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分解一下。儒家觉得天地爱万物,和圣人爱百姓,就是象父母爱孩子一样。墨家觉得不同,天地爱万物和圣人爱百姓,是兼爱,是要平均分给很多人,是为了给天下人更多好处。
老子说,天地生养万物的本质,不能拿“仁”这个概念来描述。他没有人类父母爱自己孩子一样的那种感情,尽管他生养着他们,但他不是因为爱自己,才去生养万物的。他也无需要求自己兼爱,他生养万物,完全出自自然而然,不是为了什么利,既不为了众生的利,也不为了自己的利,没这个利。这是说他的“不仁”。所以,不能用人的想法去考虑天,不是这样的。
要明白这一点,你只要看看人类的祭祀就知道了,他们供奉起草扎的刍狗,向天地祈求四季的风调雨顺。可天地听到了吗?回答了吗?没有。在天地看来,万物包括人类的,他已经给了他们一切和所有。和这些刍狗没有关系。他不会因为他们就厚爱一点,也不会因为今天你祈求他了,他就厚爱一点。天地之间,四时风雨,他已经给了,并没有留着什么。这就是天地。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欤?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橐籥是鼓风的装置,并不能简单看作是一个皮囊加一个出气的竹筒。皮囊加竹管是无法鼓风的。要能进气,又能出气,才能鼓风。看农村里的风箱就知道,工作原理是一样的,但原始的状态是橐籥。橐籥不仅用于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冶炼所不可缺少的。汉代造像石中有它的形象,一个炉要连接好几个橐籥,同时鼓风。所以的橐籥的特征是,一放松,就中空,吸气,而不会塌缩,因此叫“虚而不屈”。一按压,就出气,叫“动而愈出”。
在这里,老子强调的是守虚,反对的是过动。
后人受老子这个比喻的启发,把天地运行理解为一个“永动机”,出出进进,永远不竭。(比如把“屈”,读为“绝”,理解为枯竭的意思。)进而把人体也看作是这样的,并且类比运用去阐发天人沟通的运作机制,那是后话。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4、这句是呈上而起的。仍然是给尘世治理者的意见。希望他们学习一下天地和圣人。
“多闻数穷”,对应的正是“动而愈出”。“越动越出,越闻越穷”。多什么数什么,多和数是一个意思,连起来是,越多怎样,就越多怎样。你越听到的多,你就越难应付。
这里为什么单单提“闻”,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前面一定要拿刍狗做比方。是顺着来的,一层一层启发,相互呼应。
为什么说“刍狗”?
刍狗,代表的是要求。谁的要求?万物的要求,百姓的要求。刍狗是人与天地沟通的方式,对于“天地”、“圣人”的要求,就体现在这个“刍狗”上。
这句庄子有一段发挥,他说“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繡,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讲的是人们用刍狗来与天地沟通的情景,陈时,装扮地很漂亮,举行隆重的仪式,等到已陈,刍狗就失去意义了。“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行路的人随便踩踏,做饭的人拿去烧火。这就是刍狗。庄子的发挥,是用刍狗来说明先王陈法,并不代表天意。用过了也就失去意义了。以此来批评儒家遵奉旧法,必然不能被当世接受。这是庄子的发挥。并不是老子取用刍狗比喻的初衷。
老子这里是用来说“诉求”的。人们对于天地有所诉求,而天地是不听的,他是自然运化,不会搭理这些祈求。只要他自然运化,就能生养万物。圣人也是这样,他不会因为刍狗而做出特别的行为,相反,他只是按照规律去行事。你用刍狗求他,他也不去听。因为“多闻数穷”。
后人误会,说天地不讲感情,不爱众生,把他们当成草扎的刍狗,看得很贱,都是因为不了解老子说这段的针对性,而从字面演化的曲解。
因此他给治理者的意见时,学习天地和圣人,不要去做那些多闻的事,而只要守中就好了。这与前面几章建议要“弗为”,“弗居”,是一个思想。这里重点说的是“弗闻”。从而与儒墨两家的建议都不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3
谷神不死|《老子——道的诗》(六)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六、谷神不死

那谷地的生机,
永远也不死。
是幽深的子宫,
就唤作玄牝。

玄牝的门户啊,
就唤作天地之根。

天地间的一切
绵绵出自其间,
证印着那地方的存在,
以生为用,永不停竭。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2、我们说过,老子喜欢拿天下的水来喻道。上次说天下的水都流到渊里面去了,这次说,天下的水都来自同一个谷。上次讲的是天下万物的去处,“渊兮似万物宗”,这次讲的是天下万物的来处,“是谓天地之根”。来处和去处,都是指的同一个地方,去处喻为渊,来处喻为谷。渊和谷都是特指的那渊和那谷。
关于神,我要告诉大家,在先秦的文献里,大多数时候,把“神”换成“生机”或“生命活力”,都会是上下文理解起来最顺畅的。而不是那个我们惯常容易联系的起来的“神啊鬼啊”的“神”。神,是生命的活力。生命体与死物(物质)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生命活力,有种生机在,因此才叫“生”。而物质不同,最稳定的物质存在状态都是“死”的状态,能量高的会迅速向能量低的状态耗散,温度高的会迅速向温度低的状态耗散,一直到都归于沉寂。生命现象不同,会把物质聚拢起来,会把能量聚拢起来,会把温度保持住。这样一种自动自为的力量综合起来,就是一种“神”的力量。因此,神的本质就是生命活力。在这个基础上,才存在应答、记忆、情绪以及人类引以为豪的知。《内经》在说到后者这些现象时,就指出,他们都“本于神”,都是在神的基础上建立的。
所以谷神,就是那山谷中的生命活力(生机)。谷神不死,这样一种生机永远都不死,因为不断有生命从那里分娩(生)出来。
山谷的比喻,不仅会与水源相比类,也很容易会与母体、子宫联系起来。古人讲公母,是牡和牝。也指生殖器。女阴为牝,男阴为牡。玄牝,就是深邃看不见的子宫、母体,是天地万物共同的本原。玄,有幽深,看不见的意思。那个生机不死的谷,从中涌出天地和天地间的一切,老子给它起名,叫“玄牝”。它的门户,就是指产门(阴道口),是天地之根,天地是从那里出来的,当然也包括天地中的一切。
老子是特别好的诗人,他特别能够打比方,特别能够起名字。他以后,道家就继承了这个传统,也喜欢起各种名字,然后用这些名字说故事,别人看不懂,叫做“隐语”,用特殊的名字来隐藏实际的意思。老子的橐籥、玄牝等等这些词语都在那个体系中一直沿用着。
绵绵兮若存,
用之不勤。
3、“绵绵兮若存”的说法,类似于前面我们说过的“湛兮似或存”。差不多,都是讲看不到但可以感觉得到的一种存在,就是道的存在,宇宙本原的存在状态。
“湛”是沉没,我们说过,那是讲万物的归处。这里说的是来处,用“绵绵”,“绵绵”就是“绵绵不绝”的“绵绵”。天地乃至世间的一切都从那里绵绵不绝的产出。
“用之不勤”,勤,任继愈先生的说法是当“尽竭”讲,举《淮南子.主术》中“力勤才匮”为证。甚是。“用”,道以生为用。“用之不勤”与“绵绵兮若存”,连在一起,就是说,生命从中分娩,连绵不绝,生生不息。
不是什么“要悠着点,不能过分使用”的意思。
我常说,古文看不懂,常常是现代文不够好的缘故。很多时候,把自己解释古文的现代文连起来读一下,假如很烂,前后都不搭,那肯定是自己的问题。古人写东西表述的思想绝不至于这样没有逻辑、跳跃闪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4
天长地久|《老子——道的诗》(七)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而且久?
        是因为,
生他们的不是他们自己,
所以能长生。

所以,
圣人会退开来,
在众人都纷纷争夺的时候,
结局却是退的人领先。
在众人都争斗不休的时候,
结局却是置身事外的活着。

无论是天地还是圣人,
不都是因为他们无私吗?
反而能够保全自身。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故能长生。
2、老子说“天长地久”。
天地在老子看来是一个“生命体”,所以才探讨长久的话题。我们前面说过,物质世界是耗散的世界,生命现象则是反耗散的,但却终不免于耗散,因此会有“长生”的想法。人类社会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命题,期望长治久安,都是这一想法的体现。
天地作为一个生命体,是长久的。这个长久是超越我们人类体验的。庄子对此有个发挥:
“早晨和着露水长出来的菌,等不到一天,便死去了,所以它永远也不知道原来世间还有所谓的第二天。蝉只有一个夏天的生命,他又怎么知道原来世间还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朝菌和蝉的生命连一个小年都及不上啊,他又怎么能够想象大年是如何的呢?在楚国南部有一种叫做冥灵的树,世间五百年,才算他的一个春天,五百年,才又算他的一个秋天。在遥远的古代有一种树,叫大椿,世间八千年,才算他的一个春天,八千年,才又算他的一个秋天。而人类呢?传说中,最长寿的彭祖,也不过只活了八百岁而已!居然每一个人的长生梦不过是想和彭祖一样长寿而已,这种想法是不是很可怜呢?对于那漫长的岁月来说,人类的百年寿命不过是弹指一挥罢了。即使是彭祖的八百岁充其量也就算个小年,但那已经是一般人们想象的极限了。”(可以参看《庄子的童话》,回复“大年”收取。)
庄子说“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如大年”。天地比起冥灵和椿来,更是长久了。
天地为什么可以长久呢?
这是老子的设问。老子说那是因为“天地不自生”。自生,就是天地的存在不需要依靠自己对外的谋求。天地间的生命都是靠自己爸妈来生,出生后还要靠“天食地给”。要在世间找寻食物。故此相互间因为竞争而产生了生克的关系。天地也是他爸妈生的,但天地的爸妈不是天地,而是道。天地也不靠和万物竞争而存活,而靠道的不断生化,因此“长生”,道不死,故此天地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3、老子还回到他的治世观,他认为古圣人的原则是效法天地不与万物竞逐,圣人治世是不与百姓竞逐。正是在能退身中,而处其上,能外其身中,而获得治世的权力。

不以其无私欤,
故能成其私。
4、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前面加上“不”后面加上表示疑问语气词“欤”,构成了双重的否定,表达了强调的语气。
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我不太喜欢哲学这个词,而更愿意用“道”来替代。日本人也喜欢讲“道”,但日本人的道里有种偏执的东西,那里面有很浓重的“寂灭”的味道,这与日本人的气质有关。
读老子你会明白,中国人的道,强调的是生,而非寂灭。合起来,老子说的是“不在乎曾经拥有,只在乎天长地久。”所以,无印良品的日本生活哲学到最后是“性冷淡”的调子,我和梁冬谈过,我以为中国人如果要做类似的设计,应该强调的是“生机”。所以我很欣赏他的那本书《处处见生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4
上善若水|《老子——道的诗》(八)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上善若水

最高级的善,
就像水。

水,
善利万物,
却能守静,
        在众人都嫌恶的地方也呆的住,
所以,
水是最近于道的。

人们称颂的那些善,
比如:
选择善地而居,
用心清净包容如渊,
选择善人来托付,
讲话守信,
为政善治,
做事善能,
行动时懂得把握时机。
都算是善了。

可惜,
都唯独缺了守静,
因此比不上水的善。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上善若水。
2、马王堆甲本为“始”,李零教授认为“借读为似”。乙本作“如”,今本作“若”。我取“若”。似,如(始),若,都是一个意思。这里有一点要说明,古人校读的方法与今人并无不同,且他们手中的版本要丰富过我们。不能仅仅凭借今人挖掘出的几个本子,就否定了古人的努力。考古的本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塑经”的过程,非一时一日。其间有很多调整,而这些调整都有他的道理。假如,今人手中的本子,在意思上没有太大差别,则无必要强调某一个本子。比如这里,还是用“若”吧。已经不是一个字的事,而是成为天下人共识了。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居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矣。
3、但也有例外。比如这里的“有静”,在甲乙本出来之前,大家都以为是“无争”。可是甲本是“有静”,乙本是“有争”。后人多半觉得“有争”不通,所以改成了“无争”。这就像两条路了,“有静”是一条路,“无争”是一条路。两条路,会导致这个一章的解释都变了样。“无争”的道理,大家讲得多了,所以,这里我选“有静”的道路走一走,果然风光不同。畅达的多。不再用添油加醋的曲折回护。
用“有静”是说,水的特征是,善利万物,而能静,因此可以在众人所恶的地方呆的住,所以几于道。这样,居众人之所恶,与上一句便构成了一个整体。当然“无争”也通,但是后面就会大不一样。

居善地,
心善渊,
予善人,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静,
故无尤。
4、一般的说法是把这七善,都归在水的品德上。可是第一句就讲不通,前面说,水“居众人之所恶”,后面却说“居善地”,那么水到底是“居善地”,还是“居恶地”呢?
最后一句,今本写作“夫唯不争,故无忧。”有了马王堆本我们知道,不仅是把“不静”确定成了“不争”(因此,要将前文也一并改作不争),还必须把“无尤”改为“无忧”,这样才能变成,“因为只有不争,才能够免除忧患”。“无尤”,是“比不上”。“无忧”则是“没有忧”,在意思上就差得远了。
这都且不说了。这里讲不争的道理,那么“动善时”,到底需不需要争呢?至于,居善地,予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这些个善背后,有哪一个是能够随随便便就做到的呢?就拿善人来说,孔子就说过,“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可见没有一善是易得的。要想前后讲通了,得格外下点功夫,添些话进去。
当然,不争的道理,原也是好的,但要说明不争,举这七善,便不是上选。文章这么做便有些别扭不是。
比较之下,走“静”的路子,就直白的多。这七善,原是人人以为的善,可老子却说,这七善,后面都是一个“动”字,因此叫“不静”,所以便不上水,称为上善。
您静静,品品。是不是这个理?
这便是经学方法中版本的用处了。
至于,甲乙本中原有脱字,甲本作“予善, 信”,乙本作“予善天,言善信”,“天”或者有可能是“人”之误,如我一开始所说,古人的校对比我们依据的版本更为丰富,这些地方并无太大分歧,还是依照前人的意见吧。
关于静,想多说一点。
水不仅利万物,而且有静,可以居众人之所恶,一个人居善地固然好,但能够居恶地,且安之若素,是不是更善呢?庄子所说的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间世》),《德充符》里面所说的,“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以及“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这些都可以说是“水有静”的理念的反复升华。
还有“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也出自《德充符》,这让我想起七善中的“心善渊”来,“渊”字甲乙本写作“潚”,是“清澈”的意思。庄子说过,“用心如镜”,心要善于清澈,比之于镜,是不是有“勤拂拭”的意味?正所谓“鉴明则尘垢不止”,你想它明白清澈,是不是很要花些力气呢?而止水的鉴,则在于其有静,能将尘埃沉淀掉。那是静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我想“静静”了。静静,你在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5
功遂身退|《老子——道的诗》(九)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九、功遂身退

与其满到溢出来,
不如就停下来吧。
        比着盖得更高,
        怕是不能长久保有。

金玉盈室,
到头都守不住。
        至于贵富而骄,
除了增加自己的罪过,
还有什么呢?

要知道,
功遂身退,
就是天道的循环呀。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揣而梲之,
不可长保。
2、持,帛书整理者认为是持。与今本基本同,取。关键是后一句,解释各异。主要是把“梲”(读zhuō)等同于“锐”。这就关系到如何理解“揣”,理解为锐的人,必须将“揣”理解为“锤”,这才能符合“将兵器捶打的非常锐利,但就是这个锐利却不能长保。”这么个意思。而实际上,不用费那么大劲改来改去。“揣”的本意是量度,而且量度高叫“揣”,量度深叫“仞”。可见“揣”,与高度有关。什么是“梲”呢?就是大梁上面再架的柱子。这句话合起来就是,比划着高度,非要在大梁上面再架柱子,不断盖上去,高是高了,但终究不能长保。其实意思还更畅达一些。与前一句合起来,也更顺畅。一个讲装水,不是越多越好,满了溢出去了,等于没有。一个讲垒高,不是越高越好,太高的,往往不稳。一旦倒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反正,我个人以为,比拿兵器比喻要好,因为兵器追求的就是锋利,所以会不断磨砺。

金玉盈室,
莫之守也。
贵富而骄,
自遗咎也。
3、今本”金玉盈室”作“金玉满室”。将“盈”改“满”是为了避汉惠帝的讳。
  整段话好理解。就是《红楼梦》里“好了歌”唱的道理。
  那里面跛足道人唱道:“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听了,还有个注解:“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辗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人心中,除了欲望还有什么?老子说——

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
4、“功遂身退”,后来常作“功成名遂身退。”
天地之道,是以“天施地受”,讲功是说天。但天不居功,就是孔子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一切最多只是一句“自然”。老子并不是叫人“见好就收”,而是叫人懂得“应运而生,不必妄求”的道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6
玄德|《老子——道的诗》(十)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玄德

同载营气与魄,
让它们相抱而为一,
能永远不分离吗?

抟气而行,
让筋脉柔软,
能始终保持得象婴儿一样吗?

时时勤拂拭,
涤除心镜上的灰尘,
能达到没有分毫瑕疵的地步吗?

你们说要爱民治国,
那么你们能做到不用自己所谓的知吗?

天门启阖,
对于天命的安排,
能做到如同大地雌伏般坦然接受吗?

你们说要明白四达,
那么你们能够做到不用自己所谓的知吗?

生命啊!
生着,
养着,
你既管不了他的生,
也主宰不了他的长,
这生生化化的力量,
自有一个名目,唤做“玄德”!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载营魄抱一,
能无离乎?
抟气致柔,
能婴儿乎?
涤除玄鉴,
能毋疵乎?
2、三句反问,层层推进。从生命现象,追问到人的认知,从形神的拷问,上升到心灵的拷问。
营魄,言生命现象。懂中医便很好理解。营就是营气。《内经》里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吃五谷,入胃以后,就转化谷气,在胸中与肺吸进来的五气汇合,其中一部分转化为了富含营养的营气。通过经隧输送到全身各处。是它的燃点,成就了生命的活力。什么是魄?魄就是燃点营气的“火苗”。举个例子,假如有形的物质是蜡烛,那么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的参与,于是蜡烛燃烧,燃烧的火苗就是“魄”。燃烧的是与氧气结合在一起的蜡烛化成的一种“气”,这种气就是“营气”。有了“燃烧”的“营气”就形成了我们生命的活力。没有燃烧,既不会有营气,也不会有魄,只有死物“蜡”。我们知道还有一个词语叫“魂”,什么是“魂”?是火苗外的光与上升的热。所以,从魂和魄来论,魂是阳,魄是阴,从营魄来论,营是阴,魄是阳,魄与营气分不开,是抱和在一起的,这才有生命的现象,有光与热,会动起来,叫“抱一”。它们分离了,就死了,只剩下死物蜡烛,生命现象就不存在了。人身,活着,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载营魄抱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是反问句,试问,这种状态,能始终保持吗?不能,人的生命终归有终结的一天,营魄有分离的那一刻。
“抟气致柔”,说的也是生命现象。这个气,说的是人体中的阳气。《内经》里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抟,是旋转聚拢。使阳气不离散,抟和起来,就能使筋肉柔软。人死,阳气便离散了,只剩下了躯壳,是死物,是硬的。而活着,阳气就养筋致柔,便能使筋脉、肌肉受到濡养,而变得柔软。婴儿阳气最盛,身体最柔软,随着年龄增长,阳气逐渐减少,筋脉就不再柔软。养生的功法,积蓄的就是这个阳气,修炼的就是“抟气致柔”,可是这种柔,还能始终保持象婴儿一样的柔软吗?不能。阳气终归要耗散掉,修炼最多延缓一些。
玄鉴,就是心镜。人的心灵象一面镜子,这是老子创造的意象。能够清楚地映射外部世界,这样就产生了知。而心灵的瑕疵,就导致认知的瑕疵,因此要勤拂拭,不使惹尘埃。可是就是日日拂拭,便能消除人类认知的偏颇吗?老子的回答是悲观的,也是肯定的,不能。
因此,这三个设问,是层层递推的,从生命的不可长保,推进到心灵的瑕疵不可涤除,人的生命尚且都不能保有,那么人所谓的知就一定可靠吗?从而为本章设定了基调。

爱民治国,
能毋以知乎?
         3、有了前面的基调,后面的疑问就有了落脚点。
         作为述者,我一直不愿意把“知”替换成所谓的“智”。后世“知”与“智”的分离,也就使得这里“知”的含义衰减了。
         承前,假如你的知是不可靠的,那么以你的知,去做所谓“爱民治国”,便真的行吗?“能毋以知乎?”是商量的语气,爱民治国,这话很好听,可要商量的是你的知,究竟是怎样的知。这便要问问你的内心了。“涤除玄鉴,能毋疵乎?”何况是从未涤除过,而以个人的是非凌驾民与国之上呢!因此,老子说,我们要商量商量,有没有可能不依靠你自己的知。

天门启阖,
能为雌乎?
4、天门启阖,这里就是《内经》所说的“万物生长之门”。天地生万物,天为父,为雄,地为母,为雌,天施地受,地因为居雌,而能生养万物。这里讲的是天命,是针对人而言的。人是天地所生。人的命运在天门启阖那一瞬间便确定了的,人能否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安排,就象大地守雌一样呢?就是这句话的意思。由此才有下面一问。

明白四达,
能毋以知乎?
5、明白四达,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知命的境界的。而知命的境界,不是靠自己的所谓的知来争取的,而得靠理解和接受。语气上同样是商量,是因为人难免在不知命的时候,以为是抗争而得来的。

生之,畜之,
生而弗有,长而弗宰,
是谓“玄德”。
        6、生之,畜之。畜是养。你看世间的万物,生它,养它的,是天地。它的命运是无法用自己的意愿而改变的。人也是一样。个人的欲望,个人的主观意愿,不能改变天道的循环,也无法改变生长的规律,这就是“弗有”和“弗宰”。就连天地其实也不是主宰它的,它们只负责生养,生养后便放在一个自然的命运中去了。这个能够生养万物的力量,唤作“玄德”。什么是德?我们知道“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个生,就是德。看到了德这个字,就要想到这个生。人需要明白,你的这个生长,是“生而弗有,长而弗宰”。如果能称得上德,那便是尊重这个生,尊重这个长。理解到不能靠你自己的知,想去主宰它,想去占有它。所以说,“人生而自由”,这个自由,不是指你自己可以乱来,而是天命不受任何人控制,包括你也包括任何人。干预控制别人的生命,就能不称为有德。但这句话的另一面,恰好也就是,却“无时不在枷锁中”,这个枷锁就是命运,无法变更。因此孔子说“知天命”,人最终能够明白四达,靠的是知天命,让自己的知回归和认同天命。庄子说,“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7
有无|《老子——道的诗》(十一)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一、有无

三十根辐条,
被装进同一个毂里。
当它们还没有相遇时,
有一辆华美的车早已在考虑着用它。

细腻的埴土,
和水慢慢地揉埏,
当它们还没有相遇时,
有一件美丽的埴器早已在考虑用它。

高高的原上,
凿起了门和牖,
当它们还没有相遇时,
有一个完美的家早已在考虑用它。

所以呀,
当一切已有了,你便只有所有的,
当一切还没有时,你正可以用它却创造一切!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卅辐同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也。
埏埴为器,
当其无,
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
当其无,
有室之用也。
2、三个意象叠用,反复陈述,“当其无,有之用。”
卅,读sa。辐是辐条,毂,外接辐,内接轴。都是车轮的构建。考古发现,早期埃及、西亚的车,轮装在车的尾部,辐条稀少,只有4辐、6辐。中国商代开始有车,轮装在车的中央,辐比较密,三十辐是常见的配置。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就是三十辐的。“卅辐同一毂”,今本是“卅辐共一毂”,“同”和“共”是一个意思。“共”还有“拱”的含义,中国人用三十辐,可能与术数文化象“月”有关。
埏埴,读shanzhi。埏是用水和泥。埴是细腻的粘土。中华文明是陶文化最悠久的文明。用粘土造器,直到今天。
凿户牖,凿出门窗。老子据说是春秋时期陈国苦县人,在今天的河南省,做过周的守藏史,就是图书管理员。陕西河南一带,很多地方今天还住窑洞。只有窑洞的建筑,门和牖是依着原凿出来的,所谓“凿穴而居”。和那里的地形(原)很有关系。砖石的房子,门窗是留出来的,不会是先盖了再从墙上凿出来。
    三个意象,都说的是一个意思,在还没有造出轮子、器和室之前,叫“当其无”,但先有了车、器、室的想法,因此是“有车(器、室)之用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3、然后有了这句总结。一旦一个东西做出来了,有了,它的用途也就确定了,这个用途,就是所谓的“利”,这叫“有之以为利”。而在它没有被做出来之前,也就是“无”,这时却可以做一切东西,就是所谓的“用”。
这里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要说的却是一个大命题,就是“有、无”的关系。有了,“利”就确定了,因此也就定型了。而“无”,正好有化生一切的可能,正好有思考用途的无限空间。
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无有相生,无的好处,正在没有负担,正可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文章中陶瓷的图片,来自好友创建的课植窑。课于形,植于心。看到过他们为每一个茶器手绘的设计图,也看到过做出来的成器。从无而生,从有而立。课植窑,懂茶的器。)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8
五色|《老子——道的诗》(十二)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二、五色

五色极变的花花世界,
让人失去了判断,双目皆盲。

驰骋田猎的刺激太强,
让人心跳过速,甚至发狂。

难得的货物,那些个奇珍异宝,
让人迷了本性,行为失常。

五味的追求,
到了最后,人已然口感尽丧。

五音的震荡,
到了最后,使人不觉耳聋。

是以,
圣人治理天下,
着眼在满足人们的肚皮,
而不是满足人们的双眼。
所以,
这也应当是你们——
治理者的选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一章,
诚挚推荐倍伟老师公众号“篆刻爱好者”:zhuankeaihaozhe,
不仅有篆刻,更有情怀。)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五色,使人目盲;
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
五味,使人之口爽;
五音,使人之耳聋。
2、五色,使人目盲。不是夸张的说法,是说五色之变极,花花世界,令人迷醉。《内经》里讲五色、五味,有一句话,“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驰骋田猎,是刺激的运动,直接的体验就是人心越来越狂。古人有句话,叫声色犬马,犬马就是驰骋田猎,管不住自己的人,就会陶醉其中。
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妨,是有害。而且特别就指术数中因时辰、方位等的“犯克”。我们讲过的《老子》第三章里面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难得之货,有让人铤而走险的诱惑,因此有害。杨上善《太素》里《阴阳杂说》一节中有“问曰:五脏应四时有放乎?”这个“放”其实就是这个“妨”,是生克中“有害”的意思。这一句在今本《素问》中《金匮真言论》里改成了“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上下文一读,就知不如“妨”问得真切。
五味,使人之口爽。爽,是丧的意思,当失去讲。比如我们现在还在用的“爽约”。五味过分,不仅令味觉丧失,而且还损伤身体。《素问》里面特别说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气通天大论》)五宫,就是五脏。五味不仅养五脏,过了还会伤五脏。
五音使人耳聋。也是一个意思。都是讲的“物极必反”的道理。
这些就是《心经》里面说的,“色声香味触”,都是人五感所直接接受的外部信息,过分了,就使人受到诱惑,而生种种烦恼,乃至伤害。
今本《老子》是有改造的,把顺序调整了,把五色、五味、五音放在前面,把“心”、“行”放在后面,看上去条理似乎更顺了。但如果用诗的节律来看,则不然。还是这个顺序好。

是以圣人之治也,
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就此。
3、前一句“是以”引“圣人”的做法,后一句用“故”告诉“治理者”要学圣人“去彼就此”。
老子和孔子不同,同样办学,孔子开的是“干部培训班”,教人怎么当好一个公务员,是培养下级的。老子开的则是“总裁班”,是培养老板的。所以孔子讲具体操守多,而老子讲大原则多。
“为腹不为目”,这里关键是“为”,不是“为了”的“为”,四声,而是二声,“以什么为目的”,或者“着力于什么”的意思。所以这句老子不是说,圣人“只顾人的肚皮,不顾人的感官”。而是说,圣人把关注点放在满足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上。
在这里,“目”代表的是“一切向外求的欲望”。“腹”代表的是“生存的基本条件”。圣人的职责是一定要解决好人们生存的问题,相反对于欲望的满足,则强调不必过分引导。因为过分的引导,反而有害。前面第三章,“不上贤”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提出要“虚其心,实其腹”。最后他建议治理者要学习圣人的做法,“去彼就此”,把握住关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来自网络:令人眼花撩乱的城市)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5:59
宠辱若惊|《老子——道的诗》(十三)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三、宠辱若惊

人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为什么要说“宠辱若惊”?
当宠来临时,
得宠,却怕失去,
失去,却怕得辱,
所以得时也惊,失时也惊,
这就叫“宠辱若惊”。

为什么要说“贵大患若身”?
其实,我之所以有大患,
是因为我有此身,
假如,我无此身,
那么我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所以呀,
假若有一人,
可以把己身看得比天下还重要,
那么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假若有一人,
把己身当做天下来爱护,
那么就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三章,
诚挚推荐倍伟老师公众号“篆刻爱好者”:
zhuankeaihaozhe,
不仅有篆刻,更有情怀。)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这句应该是当时智者言了,老子借来发挥。本章郭店楚简本也有,但在本句前有“人”字,或正是代表此为当时人所皆知的名言。
本来得宠,应该是欢喜的,而这句话却告诉你应当感到害怕——若惊。为什么?因为有大患会随之。只有一个人,能够从宠中,体味出大患紧随的危机,懂得宠辱相随,才会说出宠辱若惊的话,这样的人,是有很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所以是“贵大患若身”的人。就是把大患看得和己身一样重要。所以是智者言。

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3、接下来,老子借这句来阐发自己的观点。“何谓”,是“为什么要说”。
“宠之为下”,不是说宠不重要,居于下。而是说“当宠来临时”,“宠”是上对下的施舍,因此叫“宠之为下”。假若宠之为下,是说宠不重要,处于下,那么就必须指明什么是上,才算圆满,否则就是突兀。写文章不会这么写。当然没有。所以不是。
这句顺解,点出宠辱相随,因此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为后面翻新,做铺垫。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也;
及吾无身,
有何患?
4、这句翻新解。老子抓住的是“身”。他没有去顺解这一句,而是推新来指出,“贵大患若身”的说法不够透达。理由是,大患的存在是基于己身的存在,假若,己身不存在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担心的?潜台词是,身比大患重要的多,连己身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得啊失呀!于是可以反推,宠辱若惊,也并不算透达,真透达的人,是不会把宠辱当回事的,叫“宠辱两忘”。

故贵为身于天下,
若可以托天下矣。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以寄天下矣。
5、有了前面的翻新,才有了这句的作结。
这里鲜明地打出了“贵身”的价值诉求。
一个人把身看得和天下一样贵,一个人爱己身象他爱天下,那么就可以寄托天下给他。托天下,寄天下,是一个意思。
我前面说,老子办的是总裁班,其实是帝王班,总理班,总统班。是能够托付天下给他的人,这样的人,应该首先是懂得贵身的人。也就是爱天下,更爱己身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把天下托付给他。
“贵身”,自此提出,成为道家重要的思想。庄子也多次在寓言中提到,那些个圣人都是这样的。《逍遥游》里借连叔口说,“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这是把“要象尧舜那样治理天下”这种事看得象用尘垢秕糠捏个泥人一样。在《让王》中,他再次重申“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馀,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所以庄子更彻底,把治天下看得更轻,认为上天给予你生命是要你来成全自己的生命,完善自己的人生的,至于国家,或者治天下,都是副产品,做得好,自然而然会有所贡献。建议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生命用在治身上,剩下的残土,拿来治天下就好了,弄反了就把自己的生命整成了“弃生以殉物”的殉葬品。
更重要的是,他把老子的总裁班,办成了每一个个体必修的人生课,他举例说,“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夫生者,岂特随侯之重哉!”说一个人用稀世的珍宝,价值连城的古董——随侯之珠去打离自己千仞远的一只鸟,明明够不着,还偏偏用最贵重东西去换取,这种轻重不分的愚蠢行为,世人都会笑话他。而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要远远重要过随侯之珠。
什么是身?身不仅仅是生命的凝聚,是从生到死的人生路,更是一个人精神饱满,人格独立,追求道真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至为重要的是区分何者为重,何者为轻,不能做无谓的轻掷。王朔有句话这么说的,“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腰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话糙,才打动人。
我以为将老子与庄子合起来,才是将治天下和治身统一起来,将圣人与普通个体统一起来。治天下,不就为了成全每个个人的幸福人生吗?而个体能够不妄作牺牲,成全己身,即完身养生,不就是天下治的呈现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6:00
道纪|《老子——道的诗》(十四)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四、道纪

注目观察,却无法看到,这叫微;
侧耳倾听,却无法听见,这叫希;
伸手触摸,却摸不到,这叫夷;
三种特性,都无法探究,
将这三样混在一起,就叫做“一”。

要说这个一呀,
往上推,悠远难测,
往下推,不尽不灭。
绵绵而存,
但真不知该叫它什么,
还是属于“无物”。

这是说它既没有物的状,
        也没有物的象,
只能说它“忽恍”。

想要追随它,却找不到它的尾,
想要拦头迎上它,却找不到它的头。
    对付它的方法,
只能是把握住今天所有的,
去推想往古在一切还没有出现时的开始,
这就叫“道纪”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四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视之不见,名之曰微;
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
捪之而不得,名之曰夷。
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
2、这句讲三个特征,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各有一个叫法,微、希、夷。希,没问题。微,是隐微。夷,是平。今本将微和夷搞反了。捪,min,二声。是抚摸的意思。今本写作搏或抟。搏与摶(抟)经常搞混。《内经》里也是。北宋有位著名的道士叫陈抟,后人称他陈抟老祖。他名叫陈抟,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从名字我们就知道他喜欢《庄子》,名字来自《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及“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可见,抟,扶摇,图南,就是自比是大鹏。句说,陈抟与宋太祖赵匡胤,以及宋太宗赵光义关系都不错,后来赵光义召见陈抟,赐号“希夷先生”,这个号就明显来自本章了。而且可见,赵光义读的《老子》,“捪之而不得”,应是写为“抟之而不得”的版本。
这里老子说,“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微、希、夷这三种特性都是无法去实证的,叫“不可致计”,马王堆帛书写作“计”,今本多写作“诘”,“计”与“诘”其实还是有差异的。而这三种特征都具备的,即“混而为一”的这个“一”厉害了。

一者,
其上不谬,
其下不忽,
寻寻兮不可名也,
复归于无物。
3、皦,甲本作“攸”,是悠远的意思。乙本作“谬”,翏的古音与“皦”类。“忽”的确有昧的意思,今本就写作“昧”。将“谬”或“攸”改作皦,将“忽”改为“昧”,变成“不皦”,“不昧”,意思就变成了“不明不暗”。与后面的“忽恍”似乎很靠近,但韵味其实少了很多。而且前面说了不可见,又哪来的明和暗呢?
我们注意看一下,“其上”和“其下”,再注意一下上面的“不计”,“上”和“下”,不是空间概念,是时间概念。是说这个“一”,往前推,悠远而难测,往下推,不忽。我们想想“忽”这个词,其实,更多的是用于表达时间的一个概念,短暂,暗含终结。只有放在时间的维度去理解“不谬”和“不忽”,才有后面“寻寻兮”的归束。“寻寻”,今本写作“蝇蝇”,都是绵绵不绝的意思。这个在时间维度上,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向前(上)推,深远而难测,往后(下)推,永不终结,绵绵密密,不可名状,又归于“无物”,什么是“无物”,就是虚空。同时,“无物”也是“双关”,指其不属于物。于是启下文。

是谓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
是谓忽恍。
4、与物相比,这个“一”,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又给了个名字叫“忽恍”。我们现在人常说“恍惚”,指精神迷离。还是不分明,不清楚的意思。

随而不见其后,
迎而不见其首。
执今之道,
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
是谓道纪。
5、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这样一个“不可致计”,“不是东西”的“一”,该怎么把握它呢?看起来很难。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当然也无从追随,也无从逢迎。
“执今之道”,这句往往想多了,因为里面有个道字,今本改成了“执古之道”,以为后面一句,明明是要推知“古始”,怎么能叫“执今之道”呢?
这是没有上下连贯着来读的问题。其实“执今之道”和我们以为的“道”没有关系,这里的道,当方法讲,今天有个常说的话,叫“为今之计”,其实就和“执今之道”差不多。面对这么一个无从追随,无从逢迎,且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不可致计的“一”,我们该怎么办呢?为今之计,只能是,通过把握今天所能把握的一切的有形的事物,去推想,在往古这一切没有产生之前的无的阶段。即从有去推想无,从而可以把握到的确存在着这么一个一,从往古一路而来,从无中生一切的有来,这样一个规律,就叫“道纪”。你看,表示时间的词汇再次出现,古今。
这让我想起今天听刘长林教授讲《中医思维的三项原则》中指出“人类文化分成了两大源流。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偏向于以时间为主,讲求认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相融,西方文化的主流则偏向于以空间为主,讲求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中西两种性质不同却优美对称的文化形态。”那么从时间的角度去把握道,这样的观点,最早就是老子确立的了,他管它叫“道纪”。你看本章,离开了时间的轴,便不能上下通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6:02
善为道者|《老子——道的诗》(十五)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五、善为道者

古时善于为道的人,
真是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正因为是深不可识,
所以要描述他们呀,
只能勉强形容一下。

话说他们:
谨慎时,
就象冬天涉水,
犹豫时,
又象四面临敌。
严肃时,
就象出门作客,
        放松时,
又象冰雪消融。
天真时,
就像未修之木,
迟钝时,
又象一池浊水。
旷达时,
更象空空山谷。

他们崇尚
如浊水之静,
徐徐而清。
先安后动,
徐徐而生。

        他们能够保守道的关键,
全在不欲盈三个字。
正因为他们懂得不欲盈,
所以能够始终留在敝的状态,
而不在成的境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五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古之善为道者,
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2、本章讲“为道”。为,二声。《老子》中“为”很常用,比如前面我们说过的“为腹不为目”。这里是“为道”。讲了那么多道的道理,那么人该怎么做呢?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善为道的人前面都加一个古之,这是一种观念。《内经》里也常这么讲。这其实是先秦以来诸子共同的信仰。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
曰:
豫兮其若冬涉水,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
沌兮其若朴,
混兮其若浊,
旷兮其若谷。
3、前面说古之善为道的人,是微妙玄达,深不可识的,这里说,如果勉强要说一说的话,那么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给他们画个象。
于是一共列了七个比喻:
分别是,若冬涉水,若畏四邻,若客,若凌释,若朴,若谷。这些即古人所谓的象。中国的学问很多都要求人们在象中去体味。你看中医的脉象,也基本上是用相同的句式来表达的。象的体系中,强调的是主观感受。这是所谓“深不可识”的层面的,如果强要用语言来表达的话,那么就需要借助这样的一种语法来阐述。即对存在于主客互动、主客交融之间的某一个境界借助找寻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而加以描述。有了这种描述,学习者就可以借助这样的比喻,将自身带入这个情境中去体味,再把这种体味放到实践中,反复感受,反复印证,这样才能逐步理解,以至最终明白。
这里列举了七个象,分别是豫象、犹象、俨象、涣象、沌象、混象和旷象。为道的方法,无法用客观数据或者方案来表达,只能用象来描摹。每一象后面的解都是一个情境,然后学习者要把自己放进去,去揣摩。
豫象,我们现在说犹豫,一般是说在决断时,反复思量下不了决心。这里犹和豫是不一样的。豫象,叫做若冬涉水。有人说就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一定。冬涉水,未必是走在薄冰上。有一年冬天,在哈尔滨,一早起来,看到有人推着单车,就那么走过江去,后来居然看到辆车,也这么开过去。只是无论是走还是开车,都是缓慢的,小心翼翼的。这么一种状态,人应该是保持着一种察知的五识全面打开的状态,然后缓缓而前。所以为道时,是有这么一个阶段的。
犹象,若畏四邻。假设你立在四面强敌环伺的状态会怎样?那是一种高度警觉的状态,随时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应对。记得大学时,跳舞很是盛行,老师解说探戈中男士是一种佩剑而舞的状态,随时提防有人突然冲上来决斗。想象一下那样的韵律中,人的状态。舞仍要舞,但对于周遭的威胁,一丝也不放松。那么为道时,有那么一个阶段是要时时保持着警觉的。只是,为道者警觉的究竟是什么?
俨象,若客。古人是很讲礼仪的,去别人家做客,是要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收敛,端正,不妄言,也不妄答。要关照主人家的仪式,要参与,要听安排,还要回答的合情合理,不越矩。
涣象,若凌释。是大雪消融,冰川解冻之象。涣然而解。束缚没有了,一切流动了起来。
沌象,若朴。朴是未修治的木材。就是自然之象。历来就是说得道的状态。《素问》里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可以视为一解。
混象,若浊。是浊水。也有理解为拙的。我的理解,浊水是静水,是止水。心如止水。
旷象,若谷。谷是空旷的,因此有容。
    连接起来,就是为道的七个阶段,从豫,启动五识,小心翼翼,到犹,警惕防范,再到俨,一切随矩,庄严端正,再到涣然而解,然后进入沌,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于是进入混,心如止水,最终而旷,虚空一片。这不正是为道的历程。

浊而静之,徐清;
安以动之,徐生。
4、这一切都是徐徐而来的,前一句讲心,后一句讲生,落在生上。为道者,把握生命的过程全在心能静,能清,在生命的旅程上,在安,在徐生。两句很容易让人想到太极拳,那样一种状态,就是徐清,徐生。

保此道,不欲盈。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5、为道中,保持这样的状态,全在“不欲盈”,这一关键。
盈,即满。前面几章,讲了很多物极必反的道理。而保道,就在于控制欲望,不追求盈。敝,是不完美。成,是完美。不追求完美,是老子给的建议。从敝到成,是一个过程,老子希望你永远都在路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6:04
知常容|《老子——道的诗》(十六)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六、知常容

致虚,到了极处,
守静,就越发深笃。

天地间万物并作,
我只坐定了,看它的归处。

那些个云云众物,
各自纷纷回归到了自己的根本。
归根,就唤做“复命”。

复命,
就是回到了常。
重新认得了常,
便有了内心的光明。

不认识常,
便难免出入于妄。
妄一旦发动,
那就是凶兆。

而认识了常,
便回到了容中。
容就是公有的规律,
把握了公有的规律,
才能看到王位的所在,
知道了王位的所在,
便知道了天命的依归,
天命的依归便是道,
合乎道,
方得久,
才能没身不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六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致虚极也,
守静笃也。
2、极也,笃也。“…也,…也。”的句式,表示“怎样了,便怎样了”的递进。所以这句是“致虚极了,便守静笃了。”这是修道者入道后的状态。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
3、“吾以观其复也”,今本作“吾以观其复”,无“也”。郭店楚简本作“居以须复也”。“吾以观其复也”更有诗味,且合上句入道后的开头。讲入道后,以道眼来观万物,万物皆复。
那是一种什么的状态呢?
云云万物,纷纷各归其根。
在道眼观去,天下万物,不再纷纷扰扰,难以看清楚。而是纷纷回归各自本根,一切了然有序。

归根,曰静;
静是谓“复命”。
4、归根了便不复混乱,便静了下来。这种静的状态,是万物复归于命的状态。什么是命,即“天命”,也即万物的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

复命,常也;
知常,明也。
不知常,妄;
妄作,凶。
知常,容。
5、这里有四个词,相互关联。
一是复命。一是常。
一是知常。一是容。
在解读这些词语之前,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即,当一个词语,被应用到一个体系中时,它的确切含义,便不再仅仅只能依靠固有的一般的含义去理解了,而在那一刻,便会转变为那个体系里面的独有的含义。成为了一个某种意义上的专有术语。而要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就必须放回到原文设定其含义时的体系中去。换言之,一个词的含义必须服从于设定它的语境。
在此处,几个词语,相互关联,相互约束,相互定义。
复命,常也。复命与常就构成了相互关联。
而复命是由“归根”说起的。万物并作,为道者以道眼来看,皆归其根,此时的归根是与万物并作的动相互呼应的,皆归其根,这个根就是万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那个部分,因此是静。原话是“归根,曰静”,再由静引申出“复命”,原话是“静是谓复命”。这个静的部分,就是“复归天命”,是万物并作中的不变的规律。再由“复命”引出概念“常”。
在《老子》中,有两个后来被轻率更替的概念,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恒”与这里的“常”。这说明这两个概念是有相通的地方的。但这两个概念,却是有着明确的区别的,并不能替换。因为,显然“恒”与“道”相通,且是属于道层面的规律。而常则是物层面的规律。道恒,是超越天地死生的恒久不变的规律。常则是建立在物的死生盛衰中的不变的规律。如果以圆来表示的话,外面的圆是恒道,中间的圆则是天地,而里面的圆则是万物。万物的圆称为常。里面的圆服从于外面的圆,是由外面的圆而生的,即天命。
由此,为道者观察到了这样的原理,即能明白万物的天命。因此说“复命,常也”。
为道者,懂得这个常,便是明,即“知常,明也”。反之,不知常,便叫作妄。妄的提出,是相对于知常而确定的。即妄动,妄为,妄言,统称“妄作”。
“妄作”的结局是“凶”。
那么知常的结局呢?老子没有说吉。而是选了一个词叫做“容”。于是“容”这个词语,被赋予了自老子起始的新的含义。容,在这里不当容貌讲,也不当包容讲,是一个全新的含义,它的含义是被“知常”限定的,而且是同时被“不知常妄作凶”相对应的限定着的。从而成为了一个新词,一个专有的名词。
这个词可不得了了。它代表着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且服从于这种基本规律而动的选择。老子的传承者,法家的代表人物(传承老子的一是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一是法家)韩非子,就是直接引用这个词语的,他在解读《老子》的《喻老》一文中直接引用陈述说:“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容与常合在一起,称为“常容”,认为万物皆有常容,即基本的规律,而知常的表达,即不妄作的前提是,能够“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这样才静能建德,动能顺道。乘,是生克概念,这里很明确,万物之间的常容是什么?就是万物之间的生克之理。而不妄作的前提,正在于能够“因乘以导之”,这即是“因随物之容”,就是“知常则明”的具体体现。
什么叫“随物之容”,就是《内经》里反复讲到的方法论层面的概念,“从容”。黄帝反复说道“从容不出,人事不殷”,不明白从容的道理,就不明白人事的变化。在诊察疾病的时候,强调“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还有说到《诊经》时明确指出,《诊经》的原理在于“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经,是谓至道。”比类的作用,在于区分物类,从而能够识物,而从容的作用,则在于把握万物并作的基本规律,而加以利用和演化。二者缺一不可。我可以肯定的说,中医的核心思想,不仅仅是“援类比象”的所谓“象”思维,而更为重要的则是“从容”,这是历来没有被重视过的。说句自负的话,这个道理的阐述,足以在中医思想史上,乃至中国思想史上确立地位。
明白了这些概念,后面这句绕口令才有解。而事实上,这段绕口令,就没有被很通顺的解过。

容乃公,
公乃王,
王乃天,
天乃道,
道乃久,
没身不殆。
5、这里的“乃”字句构成了层层递进结构。
知道了容是什么,就知道为什么“容乃公”。“公”是指万物皆服从的规律。这个容把握住了就把握住了万物共遵守的规律,知道了公,也就知道了何为王。在万物并作的体系里,万物之间是有着生克规律的,在不同的节令时辰,不同属性的物,各自有着自己的王时,把握这个王,才能旺,才能相生,相长,因此,称“王乃天”,天即天命,而天则顺应的是道,只有时时处处把握住这个道,顺从于这个道,才能久,以至“没身不殆”!《黄帝内经》中这个道理还讲得少吗?几乎是时时处处在讲。
说句题外的话,很多人谈“术数“,以为和“数术”是一个意思,不对。数是天地常数,而术,则是指利用天地常数从容的方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Arcman    时间: 2017-5-6 16:05
信不足|《老子——道的诗》(十七)
腔调中医

《老子》——道的诗

原作老子
述者芃澜


       老子显然是一位诗人,他的《道德经》是用诗的语言写成的。
        诗的语言是长于意向的,读诗的语言,在于感悟,而不在于说破;在于意,而不在于言;在于境,而不在于辩;在于倾吐,撩拨思绪,而不在于用,吓唬小孩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十七、信不足

治理者与百姓的关系有四种:
太上,
老百姓知道有这么个人。
其次,
亲近并且赞美他。
其次,
畏惧他。
其下,
反过来不把他当回事,欺侮他。
越是往下,信越不足。

怎么就不信了,
这不由使我们怀疑贵言就能取信的说法。

真正的取信是,
成功遂事了,而老百姓还说那是自然的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倍伟老师手书马王堆帛书《老子》第十七章)


原文:
1、这里的原文全部根据马王堆帛书本《老子》甲乙本而定,与今本文字不同,应留意。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誉之;
其次,畏之;
其下,侮之。
信不足。
2、句读应如上。此为本章第一节。讲治理者与老百姓的关系,有四种情况,最上,是老百姓只知有治理者。第二种层次,是亲近他,赞誉他。第三种层次是畏惧。第四种层次则反过来侮他。到了反过来,治理者也就危险了。最后做结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信不足。这就引入了那时思想界关于治理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信”的问题。
关于“太上,下知有之”的境界,可以参考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来理解。那一章,老子指出,圣人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最好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做治理者的本份就是了,而不必特别表现出“多闻”的格外亲近。用本章的表述方式,治理者与百姓的关系,“太上,是以百姓为刍狗”,百姓以刍狗来请求他,他也不理。那本身就是一种,“下知有之”的状态。这里,老子则引入对另一个做法的探讨,即“贵言”。

焉有不信,犹兮其贵言也。
3、焉字句,是一种古汉语中很特殊的句式。现代汉语里很难找到对等的句式。有设问的语气,又表达的是肯定的强调。在下一章中,老子就大量使用了这种句式,我们会进一步讨论。总之,这里不应把焉断在上一句末。也不应与上一句合在一起,“信不足,焉有不信”,把焉当作乃来处理,表示顺承因果的关系。焉字句并不表示因果顺承,我们到后面一章会专门讨论。
贵言,是当时给治理者行为的一个建议。为各家尊崇。“上善若水”一章里,曾经列举七善,就有“言善信”,总之,信是与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治理者要贵言,即说了就要做到,这样才能取信于民。而老子则表示对这句话的怀疑。“犹兮其贵言也”。认为贵言并不能解决信的问题。前面列举的各种其次,正是信不足的缘故。不信的原因何在?恰恰不在于贵言,而在于不能“守于中”。守于中的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4、老子说真正的取信于民,并不需要言辞。而在于成功遂事了,老百姓却以为全靠自己和自然的力量而达成的。换言之,真正的盛世,是老百姓每个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黄帝内经》里面说“各从其欲,皆得所愿”,你看自然界,天下万物生长,哪一个不是自自然然的,哪一个需要你去做什么承诺?春华秋实,绵延不息。哪一个是因为某个人说了什么,才有的?
庄子在《应帝王》中,借老子之口说,“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那意思是说“明王之治是这样的:功盖天下,却不象是自己所为;化贷万物,而民却安享而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却丝毫也不彰显自己的声名,使万物充分享有自身的生长而欢喜。而他自己却立身在不测之地,遨游在无有之间。”(腔调|庄子的童话——万物生长靠自己
万物生长靠自己,就是明王之治。
这里也就是在第二章中老子指出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论语》里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见今本《阳货篇》)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真正的圣人行的是“不言之教”,而不是什么“贵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信。这种思想后来影响甚深。
        在汉代流传着另一个和尧有关的故事。
传曰:有年五十击壤于路者,观者曰:“大哉,尧德乎?”
击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尧何等力”?
击壤者的歌也有另一个版本,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这首歌叫《击壤歌》,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里面提到。)
务农的老人说,“帝力何有于我哉!”这就是“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的生动写照。而相反,把原本自然而然的事,也非要说成是自己的功劳,更有甚者,真的弄成离开你就不行,你让人家怎么信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欢迎光临 弧论坛 (http://www.arci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