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态学在19世纪第一次被确认为一门正式的科学时,一种普遍的假设是,自然遵循着简单的且容易理解的规则,就像一个由严丝合缝的齿轮驱动的机械钟。如果科学家能够测量正确的变量,就可以预测结果,比如,更多降水就意味着更好的苹果收成。
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混沌在自然中无处不在,天气系统中,水流涡旋里,行星轨道上……
混沌系统是一种在短期内或许可以预测,但长期无法预测的系统,它们由对事件的非线性反应所主导,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非常敏感。
在过去几十年间,生态学家也试图将混沌的概念引入生态学。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些评估自然界种群中混沌普遍性的元分析却表明,混沌在自然种群中似乎不存在,或者非常罕见,大约只有一成的种群似乎发生着混沌变化,其余的则是以某种稳定循环的方式变化,或者发生随机波动。这好像有些出乎意料。
近日,一项新的分析颠覆了原先的观点。更详细的研究认为,自然种群中的混沌比之前认为的要普遍得多。论文已发表在《自然·生态与进化》上。
有规律、随机还是混沌?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波动通常也很大。对种群变化来说,生态学家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这些波动是有规律的,也就是围绕一些理论上“稳定”的平衡点变化,还是随机、完全不可预测的,抑或是,它们是混沌的?
虽然先前的研究表明混沌在生态种群中非常罕见。但在新研究中,团队在评估后认为,先前元分析中的方法学假设对检测混沌存在偏见。这可能是由于有限的数据量,并且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原先的结论并不是来自生态系统固有的稳定性。
在新的分析中,科学家有了更多可用的数据。团队使用了更新的混沌检测新算法,并在模拟数据集上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测试。随后,他们将三种最好的方法应用于全球种群动态数据库的172个种群时间序列的数据集。
结果发现,在分析的生态数据库中,超过30%的种群存在混沌动态的证据。
这项新的分析还揭示了混沌动力学、寿命和体型之间有趣的联系。混沌在浮游生物和昆虫中最为普遍,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则最不普遍,鱼类相对居中。
也就是说,很多短寿命的物种倾向于有混沌的种群动态,它们也是倾向于有“大起大落”变化动态的物种。
预测的内在局限性
了解种群波动的模式,对预测种群大小,以及它们对管理干预措施的反应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生态预测可能存在着一种内在局限性。这也提醒了人们,在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中,不应该使用基于平衡的方法,特别是针对那些短寿命的物种。
比如,从渔业管理的角度来看,研究人员希望能预测鱼类种群,以便为渔业捕捞设定限制。如果人们没有意识到混沌的存在,可能就会失去使用适合混沌系统的方法进行短期预测的可能性,而对我们进行长期预测的能力过于自信。
#创作团队:
撰文:Måka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news.ucsc.edu/2022/06/ecology-chaos.html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hidden-chaos-found-to-lurk-in-ecosystems-20220727/
#图片来源:
封面图:毛尖尖
首图:Drazen Nesic, Pix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