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弧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量子世界的5种诡异现象

[复制链接]

5905

主题

6600

帖子

7160

积分

坛主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71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1 0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量子世界的5种诡异现象

Original 原理实习小分队
原理 Yesterda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曾说,“如果有人在第一次和量子理论打交道时没有感到震惊,那他一定无法理解它”。就连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这样的天才,都很有把握地说,“没有人懂量子力学”。
这或许是因为,对于生活在日常世界的我们来说,量子世界实在太反直觉了。量子领域出现了许多诡异的现象,让我们无法理解,甚至难以相信。但正是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理论,却成了目前最精准的理论之一,构筑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
这里介绍5种诡异的量子现象,让我们前往量子领域一探究竟。

一、量子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看起来都是连续变化的,比如从高处坠落的小球,一飞冲天的火箭,不断流淌的溪水……但从微观世界的粒子角度来看却并非如此。对微观粒子来说,变化的物理量存在一个“最小值”,这就好像爬梯子或者下楼梯,只存在一阶一阶的状态,而每一级台阶就是变化的最小量。 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发表黑体辐射公式,假设电磁波(比如光)的能量不是连续发出的,而是以离散的“量子”形式释放,提出了能量的量子化假设。量子化开始仅作为一种数学技巧应用,但它却能够解释许多物理现象,成为量子力学中的基础概念。

二、叠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35年,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为了质疑量子力学对叠加的诠释,提出了“薛定谔的猫佯论”。在他的思想实验中,他将微观的叠加态原理推广到了宏观领域。从直觉出发,猫处于“死”和“活”的叠加态听起来就十分荒谬。

然而有意思的是,它后来恰恰成了解释叠加的最著名例子。尽管我们从日常经验出发很难理解这个概念,但对微观粒子来说,同时处于不同的状态是可能的。如果我们把粒子比作玻璃珠,这颗玻璃珠放在碗中来回摇摆,在经典世界中,它要么出现在左边,要么出现在右边,而对粒子来说,它可能同时出现在左右两边,这就是叠加。
这一现象对量子信息技术非常重要。在经典计算机中,一个比特的状态只能是0或1,但量子比特却允许0和1的同时存在。利用这种原理,通过巧妙的算法设计,就可以达到快速计算的能力,这也是量子计算机的基础。

三、退相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实上,叠加的状态是非常脆弱的。如果用薛定谔的猫的例子来解释的话,人们在打开盒子的一瞬间,猫的“既生又死”的状态就会因为人的观察而不复存在——它要么是活的,要么是死的。

在量子力学最著名的双缝实验中,如果向双缝发射电子,在没有观测的情况下,电子会处于“同时穿过左缝和右缝的叠加态”,从而在屏幕上产生干涉条纹。然而当观测者存在时,干涉条纹也就消失了,因为观测本身干扰了系统,退相干的现象就此产生。
目前,一些高精度的探测器,例如LIGO中使用的干涉仪,都是建立在量子性上,而退相干现象的出现正是这类精密仪器共同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退相干的存在,量子计算机对运行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这也是量子计算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四、纠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量子力学中的另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诡异现象被称为纠缠,这是一种连爱因斯坦都无法理解的现象,他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

简单理解,纠缠就好像是把量子“连接”在一起,无论相距多远,即使你把一个粒子放在地球上,另一个粒子送去另一个星球,它们之间也能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并且瞬间共享它们的某些状态。
粒子在产生这样的相互作用后,它们之间就成了不可分的整体系统。这就好比,在课程表中只有语文课和数学课,那么它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纠缠”的,只要知道其中一门课程的时间,就可以推算出另一门课的安排。类似的,在纠缠的量子系统中,通过其中一个的状态,就可以知道其他纠缠的粒子的状态。因此这一现象在量子计算、量子通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隧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理解隧穿,我们可以把势垒想象成一座山。一个自身能量小于山峰势能的微观粒子位于山的左侧,按照经典世界的经验,这个粒子绝对爬不到右侧。但是当你过段时间再去观察这个粒子,你可能会发现它通过“穿山而过”成功抵达了右侧,这种“穿越”的现象就叫作量子隧穿效应。
隧穿是微观世界特有的现象,正如大卫 · 格里菲斯(David Griffiths)教授在他的量子力学教材中所写,“即使粒子也有被比自身能量低的势垒反射回来的概率,我也不建议你开车驶下悬崖指望量子力学来救你”。
因为隧穿效应的存在,放射性元素能够发生α衰变,从而带来了自然中的元素演变。除此之外,隧穿效应也是现代电子学技术的基础之一,促进了电子显微镜的发展,比如扫描隧道显微镜就是根据隧穿效应的原理而制成的。

#创作团队:
选题:杭州小张
策划:Takeko
文字:原理实习生 静桑、辰依酱、陈陌
编辑:Takeko、hzxz
图片设计:毛尖尖
动画视觉:毛尖尖
#参考来源:
https://www.nist.gov/topics/physics/introduction-new-quantum-revolution/strange-world-quantum-physics
https://www.livescience.com/33816-quantum-mechanics-explanation.html
https://jqi.umd.edu/glossary/quantum-superposition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quantum-physics-may-be-even-spookier-than-you-think/
Monroe, C. , et al. "A "Schrdinger Cat" Superposition State of an Atom." Science 272.
https://jqi.umd.edu/glossary/entanglement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entanglement-made-simple-20160428/
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news/explainer-what-is-quantum-tunnelling/4012210.article
https://www.cell.com/trends/chemistry/fulltext/S2589-5974(20)30215-X
(美)大卫·格里菲斯 著. 量子力学概论(第二版). 贾瑜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图片来源
封面:NSF
背景:tanakawho under cc by via flickr
地球:kristian fagerström under by sa via flickr
星球:Tyrogthekreeper under by sa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大道至简 万物于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小黑屋|国际弧学研究会    

GMT-7, 2024-6-14 11:39 , Processed in 0.4374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